基于规划量化分析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布局规划为例.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47633129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59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规划量化分析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布局规划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规划量化分析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布局规划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规划量化分析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布局规划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规划量化分析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布局规划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规划量化分析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布局规划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规划量化分析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布局规划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规划量化分析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布局规划为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规划量化分析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布局规划为例,张志远,崔晓光,摘要:研究运用 GIS 和大数据规划量化分析方法对南京市现状急救站(点)的分布、急救发起需求、急救 响应距离等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急救响应距离 5 公里以上占急救发起总比例的 40%,导致现状平均 急救反应时间未达到国家标准,不利于对病患及时救助。因此,对急救站(点)进行优化布局,其关键在 于降低急救响应的距离,减少急救在途时间,以提高整体急救效率。规划运用 GIS 和大数据量化分析技术 对急救站(点)进行科学选址,提高急救响应距离 5 公里以内的覆盖比例,同时与控详、相关专项规划校 核,注

2、重规划的可实施性。,关键词:医疗急救站(点)规划,规划量化分析,GIS,大数据,1 引言,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关系到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问题,近年来,关于公共服务设施布 局的可达性、均等化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布 局规划为例,使用大数据和 GIS 规划量化分析手段,分析现状急救站(点)布局存在的问题, 提出优化的方法并进行 GIS 模拟验证。,2“规划量化分析+城市规划”:以人为本的规划方法,以往的规划设计方法过度依赖行业标准和规划师个人经验,现状分析相对依赖设计人员 的直观感受,规划成果也往往局限于空间布局的展示,成果的科学性、合理性较难使用量化 的标准评

3、估。而大数据方法通过抓取用户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量化分析,清楚解析现状用 户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时间上的使用情况,辅助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问题,提出规 划解决方法,改善实际需求和现状设施点不匹配的情况,同时通过 GIS 分析校核,验证规划 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图 1),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图 1 技术路线图,3 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布局规划实践,3.1 规划背景,随着人们对资源分配公平性的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可达性、均等化成为重要 研究方向。在医疗设施建设方面,如何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急救体系,保障居民享有有效、 及时的医疗服务,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健全的医疗急

4、救体系是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 重要内容,能客观地体现一个城市公共管理的水平;从对社会个体的救治方面,体现着政府 的责任,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南京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现状急救站(点)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建立 完善的院前急救机构,科学合理布局城市医疗急救站(点),提高急救效率,是适应新时代 社会发展、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3.2 现状概况,3.2.1 定义和标准,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信器材、运 输工具和医疗等基本要素所构成的 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所 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 活动。急救站(点)是院前急救的重 要组成内容,可依托医院或者其他医 疗机构设立,接受调

5、度指令并执行急 救任务。,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提 出救护车活动半径 35 公里范围内 至少设置一个急救站(点),人口密 集的地区每二十万人口设置一个急 救站(点),其他区域每个建制镇(街) 设置一个急救站(点),构建市、区、 乡镇(社区)三级院前急救医疗网络 体系。救护车数量按照城市人口不低 于 4 万人/辆的标准配备。,3.2.2 区位概况,规划范围为南京市市域范围,南,京市辖玄武、秦淮、建邺、鼓楼、浦 图 2 现状急救站(点)分布,口、栖霞、雨花台、江宁、六合、溧,水、高淳 11 个区。规划总面积 6587 平方公里。2016 年,市域常住总人口 823.59 万人。 3.2.3 现状急

6、救站(点)概况,从总体数量来看,截至 2017 年,南京市共有 56 个急救站(点)(图 2、图 3)。其中, 52 个正常运行,4 个停止或暂停运行。现状在运行急救站(点)中,48 个有独立办公场所, 4 个无独立办公场所。急救站(点)的平均建筑面积约 39 。其中,建筑面积小于 50 的 急救站(点)占比约 75%。,图 3 现状急救站(点)调研照片,3.3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量化分析(GIS 和大数据)方法进行布局规划,提高急救车从急救站 (点)到达急救需求点的效率,增加急救站(点)规划的科学性。以往传统规划中,往往较 难分析大量的急救需求数据,而“大数据”的出现给分析和研究带来

7、了新的思维和方法。本 次研究,首先建立完善的空间数据库,内容包括南京市域道路网、现状救护车 GPS 数据、现 状急救站(点)位置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 GPS 数据分析,整理影响急救需求的 主要因素并预测急救空间需求;其次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潜在急救站(点)用地(如医院、 社区中心)为基础,通过 python 编程输入算法进行规划急救站(点)选址,同时考虑提升 急救响应效率;最后采用 GIS 最大化覆盖范围模型对急救站(点)覆盖范围进行校核,保证 覆盖范围最大化(图 4 )。,图 4 操作技术流程,3.3.1 急救空间需求预测,利用相关性分析确定急救发起概率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位

8、置”、“住宅数量”、 “公共设施数量”三个因素与急救发起概率密度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出“位置”为主要影响 因素,即急救的发起概率密度存在典型的空间自相关性,因此用位置的相关关系做预测可以 有较高精度。将当前急救发起水平利用聚类算法分成 20 档,同时考虑规划用地性质及其与 相邻用地的重力关系和增长能力,预测规划期末年各地块的急救发起概率密度档,最终回归 到各地理空间的潜在急救发起数量(图 5、图 6 )。,图 5 急救空间增长率分析,图 6 急救需求空间预测,3.3.2 急救站(点)选址,以预测的急救需求空间盲区为基础,以控 制性详细规划中潜在急救站(点)位置(按照 综合医院(A5)社区卫生服务

9、中心(Aa) 社区卫生服务站(Rc)的优先顺序)为选择对 象,通过 python 编程输入算法,从潜在急救站 (点)位置中选取最优急救站(点)位置(图 7 )。,3.3.3 急救覆盖范围,基于急救站(点)选址,采用 GIS 最大化,图 7 中心城区急救站(点)选址,覆盖范围模型代替传统圆形服务半径法对急救站(点)覆盖范围进行校核,通过最大化覆盖 范围模型检验急救站(点)的覆盖率。即以急救站(点)为源,在有道路可通达的情况下,,各急救站(点)都存在一个响应时间内最大服务范围,从而使每个地域都有一个归属。,3.4 现状分析评估,3.4.1 总体布局方面,从现状急救站(点)分布情况来看,玄武区、鼓楼

10、区、秦淮区、建邺区、雨花台区、栖 霞区、浦口区现状站(点)较多,分布相对密集;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六合区站(点) 较少,分布密度较低。现状急救站(点)总体分布呈现中心城区密度高,周边新市镇密度低 的情况(图 8 )。,图 8 市域现状急救站(点)分布密度示意图 图 9 急救需求分街道每平方公里发起率分布图,3.4.2 急救需求空间分布方面,以现状近一年救护车 GPS 有效流水单号 85332 个数据为基础,可分析现状急救每平方公 里的发起率分布,得出市内六区的发起密度远高于周边区县,从而得出急救发起呈现和城市 区位有关的特征(图 9 )。,3.4.3 现状平均急救反应时间方面,急救反应时间

11、是指急救中心(点)调度室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所需的时间。急救 反应时间由急救应答、人员出动和急救车辆在途组成。,根据现状急救车辆 GPS 数据分析,南京市目前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 16 分钟,高于国 家卫计委 15 分钟的急救反应时间标准。通过对在途时间分布的分析,急救车辆在途时间峰 值为 10 分钟,15 分钟以上的急救数量为 39.6%(图 10),在途时间过长导致急救延误数量 较多,亟需优化。,图 10 急救需求分街道每平方公里发起率,3.4.4 现状急救响应距离方面,分析现状数据,得出急救响应距离峰值为 2 公里(图 11)。距离 5 公里以上的急救响应 占比较高,约占 40%。急

12、救站(点)布局优化的核心要素在于降低急救响应的距离。从而解 决急救车在途时间过长的问题,缩短急救平均反应时间。,3.5 总体布局,3.5.1 本次配置标准,(1)选址要求,急救站(点)结合各级医 疗卫生机构设置,根据南京 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院前 医疗急救是政府主办的公益 性事业,是基本公共医疗服务 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规 划急救站(点)在弥补急救需 求空间不足的基础上应优先,考虑与建设条件较好、交通条,图 11 急救需求分街道每平方公里发起率,件便捷的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同时对接南京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建议规划三级综合医院建议设,置急救站(点)。 (2)服务覆盖,保证

13、中心城区、新城范围内急救 响应距离 5 公里实现最大化覆盖,外 围新市镇保证至少设置一个急救站 (点),提升全市整体平均急救反应 时间。,3.5.2 急救站(点)布局方案 (1)总体规划布局,结合预测的急救发起需求空间, 以控规潜在 2083 个潜在地块为对象, 按照综合医院(A5)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Aa) 社区卫生服务站(Rc) 的优先顺序,通过 python 编程输入 算法,选取对急救效率提升最优的组 合。同时检验是否满足急救响应时间 的要求。得出规划急救站(点)共 135 个,其中保留 48 个,新增 87 个(图 12、表 1 )。,图 12 市域医疗站(点)规划图 调整站(点),表

14、 1 市域急救站(点)分布情况一览表,保留站,行政区划,新增站(点),合计,(点),鼓楼区 玄武区,8 2,3 4,1 2,11,6 7,秦淮区,5,2,1,建邺区,3,3,1,6,雨花台区 栖霞区,1,7,2,8,3,10 18 7, 1,13 23 11 12 16 11 11 135,江宁区,5,浦口区,4,六合区,1,11 8,江北新区直管区 溧水区,8,2,9, 8,高淳区,6,5,南京市,48,87,(2)设置特殊站点,根据急救的特殊性,在规划站点中,选取 6 个站点作为特殊站点,以应对爆发性疫情。 其中,江宁区 2 个,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各 1 个。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

15、中心急 救分站、江北副城中心医院急救分站、六合区规划三级医院急救分站主要为中心城区服务, 其他 3 个分别为所在区服务。,(3)设置微型应急站,规划设置“微型应急站”(图 13),作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的补充,填补救护车到达前,图 13 微型应急站示意图,的空白,打通“急救最后一公里”。微型应急站是一个物联网和互联网相结合的智能自助急,救系统,占地七八平方米,安装了防雨棚和摄像头、柜子,柜子里放置了 AED、止血包、小 伤口处理包等急救用品和器械。可放置在公园、商场、地铁站、汽车站等人流量集中的场所。 使用者可通过急救 APP 向家人及附近的志愿者“一键求救”。目前,北京、广州、昆明等多 地进行

16、了微型应急站试点推广。,(4)用房及车辆、人员配置,根据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GB/T 50939-2013),急救站用房应设置车库、工作人 员办公室、值班室、辅助用房(图 14)。,图 14 急救站(点)用房说明,考虑中心城区、新城与周边新市镇地区的急救需求差异,差异化设置普通急救站(点)。 本次规划建议新市镇地区新增的普通站(点)一般设置 2 辆救护车;中心区新增的普通急救 站(点)一般配置 4 辆救护车。设置特殊急救分站,应对爆发性病情,配置 6 辆救护车,并 配置消毒洗车车库等设施。按照每辆救护车至少配备 1 名医生、1 名护士、1 名驾驶员、1 名担架员的标准进行人员配置(表 2 )。,表 2 急救站(点)用房标准,站点类型,办公室(m2),值班室(m2) 车库车位面 积(m2),辅助用房 (m2),合计(m2) 100,新市政普通急救站(点) (1 个班次 2 两车),25 35 50,30 45 60,30 60 90,15 30 60,中心城区普通急救站(点) (2 个班次 4 两车),170,特殊急救分站,260,(3 个班次 6 两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