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时工业革命精品学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620484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时工业革命精品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时工业革命精品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时工业革命精品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时工业革命精品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时工业革命精品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时工业革命精品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课时工业革命精品学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时工业革命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蒸汽时代”: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重大发明创造;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2“电气时代”:重大发明成就;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蒸汽”的力量1.工业革命(1)条件(2)表现(3)影响2打造“世界工厂”(1)原因(2)影响3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形成条件(2)形成标志: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及中国的“门户开放”。(3)成熟标志: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

2、的基本准则。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纺织技术革新推动工业的发展,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在动力方面,瓦特改良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利用蒸汽机作动力的汽船和火车,促进了人类交通发展。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可归纳为四个“一”巧记速记1.2.实录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发明过程为:纺织动力交通。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 ,走向整体的世界1.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概况影响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

3、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局面相对稳定;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大量资本的积累;科技的成果和创新中心发源地:美国和德国;标志: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发电机;应用:电灯、电话、电车、电影放映机推动了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的发展及农业的变革;新兴产业兴起,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2.瓜分世界的狂潮(1)背景(2)目的: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3)概况: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的强大竞争对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3世界连接为一体(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2)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4)影响学法点睛 本知识

4、点归纳为“一、一、一”史观史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和贫富分化的加剧。实录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生产技术革新的需要推动了新技术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科学技术研究取得突出成就,转化为生产力的结果。实录二 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争夺,实际上是对世界殖民地的一次重新分配,是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实录三 在世界市场中,欧美工业化国家是中心,而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蒸汽”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

5、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19世纪6070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角度1 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提示:(1)可能性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通过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扩大了资本积累,增加了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2)必要性:英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在争夺殖民地战争中取得胜利,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所以需要在工业生产领域进行革命。角度2 手工工场与工厂有何异同点提示:(1)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

6、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2)不同点生产工具生产规模生产分工劳动纪律手工工场手工生产较小较粗松散工厂制度大机器较大细密严格角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2010天津文综,5)下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英国的兴盛与强大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 B C 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等有关史实。观察图片,从图中信息“1851年”“伦敦”等,可以判断这是19世纪中期英国举办的首届世博会。迁移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关史实进行判断。19世纪中期,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

7、国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符合题意。从图中反映不出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排除,答案为C。答案C1阅读材料: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请回答:(1)材料中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有何变化趋势?(2)本材料在研究学习“英国的工业革命”方面有何实用价值?答案(1)服务业、工业就业人数直线上升,农业就业人数大幅下降。(2)以数据形象直观地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职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推动了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8、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角度1 全面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提示:(1)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2)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3)从道德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西方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宰割、奴役的产物,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他们变成发达国

9、家的经济附庸。角度2 世界市场的形成特点提示:其形成过程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全球的侵略扩张逐步实现的。(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完成。(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在世界市场中,欧美工业化国家是中心,而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角度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011上海单科,33)下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

10、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点拨漫画的主旨是阐明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顺带表明用助学美化自己,故D为最佳答案。A项忽略了助学芝加哥大学这一细节,B项夸大了助学芝加哥大学这一细节,C项则是对漫画主旨的误解。答案D2阅读下面材料:材料18541856年间英国出口贸易中,原材料占7%,食品占8%,工业制造品占85%。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工业制造品仅占6%。出口的工业品,从日常消费品到各种生产机械设备,几乎无所不包。制成品占领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其中,棉布占世界产量的1/2以上。请回答:(1)材料中一系列数据反映了英国对外贸易的什么特点?(2)本材料在

11、学习“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方面有何价值?答案(1)特点:英国对外贸易中出口的多是工业制成品,进口的多是原材料。贸易范围遍及全世界。在国际贸易中占绝对优势地位。(2)价值:说明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英国的实力,使其逐步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两次工业革命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显著标志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者技师、工人科学家、工程师起始部门棉纺织业(轻工业)重工业科技含量科学未与技术真正结合科学指导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重要国家英 国德国、美国生产组织工厂取代工场垄断组织产生角度 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提示

12、:(1)机器大工业产品丰富,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2)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规模扩大,因而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角度 工业革命的成果(2009广东文基,31)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点拨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答案A3阅读下面材料:材料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

13、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答案(1)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用工厂代替作坊。(2)产生了近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一层级考情感悟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特点、技术发明、对世界市场以及东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观念、社会风俗、自然环境的影响成为历年的重点命题区域江苏、上海、浙江、北京等多地出现非选择题命题形式,选择题各地近几年均有所涉及第二层级深层探秘从历史角度:是一场

14、近代化运动,实现了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从现实角度:形成了现代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时间意识、风险意识、变革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符合近几年高考的新动向,值得重点关注工业革命的力量工业革命的影响【示范1】(福州模拟)右图反映了1877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B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C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D手工工场的迅速发展答案A【示范2】(漳州模拟)下图为英国历史上申请专利数的变化状况。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工业革命的发展C大陆均势政策的推行 D标准化生产方式的出现答案B(5年14考)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层级考情感悟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属于课标、考纲规定的重点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特点、垄断的形成、对世界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