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620253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领会P2)(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从汉武帝开始)(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5)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识记P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在这一矛盾基础上建立的封建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具有两方面的特性: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地主阶级同农

2、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显现出来,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2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简用P3)(1)政治: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2)经济:人口大增长、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下降,无地或少地农民增多,流民增加。各项税务增多加重,农民生活困苦。(3)思想文化: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4)军事:军力衰败,军备废弛。(5)对外关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是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1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

3、建立(综用P4) 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等主要国家先后确立。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美国经过独立战争,1776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法国,经过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上。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纺织业上,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迅速发展。2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综用P4) 列强为开拓国外市场(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和摆脱国内危机,增加资本原始积累而实行殖民扩张。1825年,英国经历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36年,英国政府扬

4、言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 军事侵略 (1)发动侵华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识记P5)时间战争不平等条约1840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6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中、英、法、美、俄天津条约1860年中、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并签订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1884中法战争中法中法新约1894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900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2)通过不平

5、等条约,侵占领土时间条约割地内容1842.8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1849 葡萄牙武力抢占澳门半岛。1887年,威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1858中俄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0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4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1881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侵占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1895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糊列岛给日本 (3)勒索巨额赔款 (4)在战争中制造的惨案

6、:(识记P6) 1894,11日军:旅顺大屠杀惨案;1900俄国:黑龙江惨案 (5)在侵华战争中,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2 政治控制(领会P7) (1)控制中国内政 天津条约的一项内容,就是中国政府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2)操纵中国外交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班列六部之前”成了与外国列强打交道的专门部门 (3)享有领事裁判权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中国人如与英侨“遇有交涉诉讼”,英国领事有查案、听讼之权,其英国人如何判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扩大领

7、事裁判权,即在华美人的一切民、刑事诉讼,均由本国领事等官询明办理。各国援例而行。 (4)把持中国海关 (5)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当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即发生“教案”(识记P8)时,外国侵略者便指使清政府,惩办对人民镇压不力的地方官员。辛丑条约中,列强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惩办不力的即革职永不叙用。 (6)扶植、收买代理人3 经济掠夺(领会P9)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识记P9)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口为通商口岸。 1858年天津条约又开放牛庄(营口)、登州(烟台)、台

8、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琼州等10个口岸。 1860年,北京条约又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陆路方面,开放伊犁和喀什噶尔为商埠。 (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清政府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将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具体税率,用中英协定方式固定下来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进一步规定,中国以后要变更税则,必须得到对付议允,正式把协定关税的条款写入条约 (3)对华倾销商品 外国商品的大量倾销使中国民族企业的产品和传统手工业品受到排挤。直到19世纪末,鸦片依然占据进出口货物的重要地位。 (

9、4)对华资本输出 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 (5)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 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 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 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 给中国农业经济造成严重威胁4 文化渗透 (1)宗教渗透和侵略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领会P10) (3)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二、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识记P12) (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

10、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

11、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外国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2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简用P13) 产生: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由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 两部分: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简用P14) 形成: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广州、上海等地经营近代工商业,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 特点: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 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

12、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三、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1 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综用P14) (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矛盾) (2)关系: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贯穿了整个半殖半封社会的始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矛盾。 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

13、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2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综用P15) (1)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关系: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其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的和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