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620229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树郭橐驼传一、 导入新课:二、 简介作者及有关内容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柳宗元的诗文俱佳,就散文说,形式多样化,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寓言(三戒、传、罴说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都很出色。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体裁与背景】本文名“传”,实际上时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时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

2、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三、 读文思考:作者把一个什么道理寄寓于了个什么故事?郭橐驼“顺木之性,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学生讨论并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大意1.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2.转入正题,道出过

3、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3.郭橐驼谈种树经验4.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5.写问者的意外收获及做传目的。四、 分析文章【第一段】(1)本段传什么?(介绍人物身世)(2)介绍身世侧重介绍名字,“驼”并不雅,为何驼要自称?(豁达身残而自信)(3)驼自信什么? 【第二段】(1)橐驼种树本领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A、所带际遇争迎取养B、技术全面两种人均能满足;C、技艺高超不怕“移徒”,D、他植者莫能如也)(2)本段写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侧重于侧面描写)【第三段】(1) 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过树后应采取什么态度?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如何评价的?(2

4、)其他种树的人往往怎样做?结果如何?(3)本段用了什么方法传驼?(对比、映衬)(4)本段分几层意思?(讨论)【第四段】(1) “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2)橐驼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祸呼、鼓、聚、击、召)(3)“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第五段】1、指明学生翻译本段,师生订正2、提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传其事以为官戒)四、总结全文1、指明学生归纳主题:本文讲(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治道)2、怎么明理,用了什么方法?(写作特点归纳)(1)对比与映衬(2)婉约而多讽(板书)小结: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中国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治道,但文章却不是进行理论上的辨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通过驼介绍养树的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的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3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