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4.1.2《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单元测试(中图版必修2).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620157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学:4.1.2《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单元测试(中图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学:4.1.2《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单元测试(中图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学:4.1.2《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单元测试(中图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学:4.1.2《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单元测试(中图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学:4.1.2《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单元测试(中图版必修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 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一、选择题:来源:学科网ZXXK1.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 XB Xb: Xb Xb: XB Y: Xb 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A.13.2% B.5% C.14% D.9.3%2.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其连续自交三代,其后代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A .12.5% B.50% C.25% D.无法估计3.下列AA、Aa、aa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哪一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 ) A .0.25 、0.50、0.25、B .0.64、0.27、0.09 C .0.36、0.55、0.09 D

2、.0.29、0.42、0.294.从某个种群随机抽出12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BB、Bb和bb的个体分别为40、60和20个,则基因B和b频率依次是( )A.58.3%和41.7%B.41.7%和33.3%C.41.7%和58.3%D.60%和40%5.从一个种群中随机抽样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6%,基因型为aa 个体占4%,则基因a的频率为( ) A .24% B .80% C .42% D .96%6.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的比例为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

3、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 .1/6 B .1/9 C .1/8 D .1/4 来源:学.科.网Z.X.X.K7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频率 B. 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其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C.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 D.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的唯一因素8.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频率相等,如果由于环境条件改变,引起隐性纯合子不能产生后代,则会导致( ) A.隐性基因灭绝 B.降低隐性基因频率 C.提高隐性基因频率 D.形成生

4、殖隔离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B.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C.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不断变化10.有的螳螂成虫的翅展开时像鲜艳的花朵,若虫的足像美丽的花瓣,可以诱使采食花粉的昆虫飞近,从而将这些昆虫捕食,这是由于螳螂的祖先 ( ) A.突变后经人工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C.突变后经自然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来源:学+科+网11.自然选择能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能够提高种群的适应值 B.选择对隐性纯合体不利时,

5、对杂合体不起作用C.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对所有含显性基因的个体都起作用D.选择系数相同时,对不利生存的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的效果相同 来源:学&科&网12.果蝇有104对基因,每个基因突变率是10-5,对于每一个等数量的种群(108 )来说,出现突变率是210410-5108=2107个,这说明( )A.突变都是有害的 B.突变为生物进化产生了原材料 C.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很高 D.突变的有利有害不是绝对的13.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频率是指某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来源:Zxxk.ComB.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其基因型频率之和

6、也等于1来源:学_科_网Z_X_X_KC.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保持不变D.在自然状态下,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配子的比例就是基因频率14.下列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不包括( )A.自然选择 B.基因突变 C.随机交配 D.新基因加入15.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则( )A.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 B.会降低隐性基因型的比例C.对隐性基因型不会产生影响 D.会提高杂合体的比例二非选择题:来源:学科网ZXXK1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2)若该植物

7、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 。这时A、a基因频率是 、 。来源:Z_xx_k.Com(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 原因是 。(4)由此可见,生物进化的单位是 ,进化的原材料由 提供。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 ,进化的实质是 。 来源:学科网2. 一群体由AA、Aa、aa基因型组成,其比例为1:1:1,由此群体产生的后代数目相应为996、996、224,则三种基因型的适应值和选择系数分别是多少?拓展提高1.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游泳能力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

8、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不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若千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 8.请问:来源:学科网ZXXK(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个体占整个种群的比例是 ,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来源:学.科.网Z.X.X.K(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请简述理由。(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请简述理由。2(10分)用水蚤(一种水生小动物)进行如下图实验。请回答

9、:(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为_。(2)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_,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的(3)能在20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都是_的个体,而能在28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都是_的个体。因而,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的。(4)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8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体缺少_,就要被环境所淘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2. B 3. A 4. A 5. C 6. B 7. D 8. B 9. D 1

10、0. C 11. D 12. B13 .C 14. C 15. B二、非选择题1. (1) 55% 45% 来源:学.科.网(2) 42.5% 32.5% 55% 45% (3) 否 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4) 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的改变. 2. AA、Aa、aa的适应值分别是1、0.5、0.23 AA、 Aa、 aa的选择系数分别是0、0.5、0.77拓展提高 1.(1)基因库 64% 32% (2)自然选择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3)发生了进化,因为只要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就是在进化。(4)没有产生新物种,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2(1) 25 (2) 各种变异类型 不定向(3) 适应20温度环境 适应28温度 环境 选择 定向(4) 适应新环境的变异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