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620112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省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西省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西省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会员独享】.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普通班)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从哲学角度看,“刻舟求剑”寓言中的主人的错误在于( )想问题办事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把个别现象当成一般规律没有认识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道理 没有认识到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的ABCD2、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从哲学上看,这段话说明( )会做与不会做因人而异 会做与不会做的转化条件是做不做会做不会做取决于是否亲自去实践 会做与不会做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ABCD3、唐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中描写的景色表明( )事物的发展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

2、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发展过程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受具体条件制约ABCD4、胡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表示,欧洲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没有欧洲的经济复苏,就没有全球经济复苏,没有欧洲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就会受影响,材料表明( )A认识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部分对整体的发展产生影响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整体对部分有决定作用5、为加我国林木良种化进程,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国家决定2011年继续开展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工作,并为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促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条件( )意识浩劫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

3、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BCD6、美国已研发模仿人脑动作模式的芯片原型。未来采用“人脑芯片”的电脑,不但速度快,还能像人脑一样懂得从经验中学习,找出事物关联,建立假设,并记取结果与汲取教训,知错能改。这能使我们认识到( )意识活动纯粹是一种物理现象 意识将不再只依赖于人脑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BCD7、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现象。农村人口外流在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农业农村的发展缺乏务农劳力的“农民荒”以及相应的一系列问题,从辩证法的总特征看是因为( )联系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杨弃”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

4、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ABCD8、有句话这样说:“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A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然改造自然 B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9、“停在港口的船永远不会有风险,但船不是为停在港口而造的。”这说明( )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用辩证否定观看问题D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1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体现的哲理是( )A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B关键部分有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

5、一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11、下列诗句所蕴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辩证的否定观B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C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12、右边漫画助农启示我们( )A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C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13、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下列成语体现这个方法论的是(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ABCD14

6、、“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B规律是深藏在事物内部的C要注重事物间的外部联系D要有发展的眼光15、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C意识随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16、去年中国船员在金三角水域遭遇枪击事件,经过中国警方深入调查研究,案件基本告破,9名犯罪嫌疑人已抓捕归案。这说明( )思维与存在具

7、有同一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ABCD17、土耳其13岁的少年托卡伊,在地震后的废墟中被困108个小时后成功救出,托卡伊用石块砸墙自救求生,喝从废墟中渗下的雨水维持生命,始终没有放弃生的希望。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B意识有时候也能起决定作用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8、卫生部公布老人跌倒干预技指南提醒我们:老年人跌倒时,如果意识清醒,求助者应询问考年人跌倒的情况及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忆,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人到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这启示我们

8、要坚持( )A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B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C群众的观点和群众路线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9、“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20、某魔术大师说:“要成为一个魔术大师有很多东西要学,我不停地思考创新,就是为了让我的魔术表演更吸引观众。”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1、下列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同的是( )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B操千曲而后晓声,

9、观千剑而后识器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22、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物质和精神相互依赖 B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C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本身D画在纸上的是错误的认识23、农艺师打破“桔生淮南为桔,桔生淮北为枳”的观念,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情况D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是主观的24、某人成功常常是因为一次勇敢的放弃。这启示我们( )A把握联系,利用客观规律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

10、创新意识25、翻开老黄历,2010年10月10日,这一页上清楚地标注着“黄道吉日,嫁娶则婚姻美满!”如此好的日子,结婚的人多自然不在话下。这是( )A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B坚定了事物的人为联系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D肯定了联系的具体性二、非选择题(50分)26、据统计,我国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含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4.1%。然而由于相关科技落后、缺乏节约意识、片面追求GDP等原因,我国GDP每新增1元所消耗的资源是发达国家的十多倍,资源循环利用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针对当前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党中跨提出在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

11、一步指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唯物论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解决资源短缺问题?(9分)27、中美许多学者都认为,长期以来,中美关系中的许多问题,多源于误解和相互猜疑,建立对话机制将有利于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而战略对话就是要用一种至深至远的眼光来审视双边关系。战略也韵味着高度。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美两国只有用全球视野来看待双边经贸关系,才能有效地减少摩擦,找到合适的出路。中美两国之间的摩擦越小,世界经济受益越多。结合材料,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美关系。(9分)28、“包容性增长”从国内讲,首先是和谐增长、科学增长。其次是对低收入人群有利。财富分配应该是公平的,

12、让大家都在增长中获得利益。第三,这种增长应该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国际讲,“包容性增长”应该是一国的经济增长不应该去损害或者抑制另一国;国家跟国家之间的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增长,是共赢和多赢的。请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就实现“包容性增长”向政府提一些合理化建议。(12分)29.浙江省是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非常活跃的地区之一,这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浙江人重功利、讲实效的传统,但功利主义已不适应现代社会。今天,小型微型企业走出困境,浙江人提倡的是“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浙江人在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中提倡“浙江精神”的必要性。

13、(10分)30、(10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的发展战略构想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十六大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十六届六中全会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文化强国”战略十七届六中全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依据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想是怎样发展的?(10分)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普通班)命题人:左仁光 审校人:李蓉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50分)26、(9分)27、(9分)28、(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