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析及其信用担保机制研究——基于信贷配给视角的经济学考察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619626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DF 页数:67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析及其信用担保机制研究——基于信贷配给视角的经济学考察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析及其信用担保机制研究——基于信贷配给视角的经济学考察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析及其信用担保机制研究——基于信贷配给视角的经济学考察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析及其信用担保机制研究——基于信贷配给视角的经济学考察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析及其信用担保机制研究——基于信贷配给视角的经济学考察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析及其信用担保机制研究——基于信贷配给视角的经济学考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析及其信用担保机制研究——基于信贷配给视角的经济学考察(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析及其信用担保机制研究基于信贷 配给视角的经济学考察 姓名:彭磊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世界经济 指导教师:邢建国 20040401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析及其信用担保机制研究中文提要 中文提要 本文以信贷配给的双重均衡性为出发点,从信息成本的角度揭示了中小企业 融资的根本困境在于,其特定信息结构所对应的边际信誉成本高于大企业,而银 企双方单方面都难以突破这一内生的制度性约束。因此,解决的途径在于引人第 三方专业化的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补足信用和为信贷双方匹配信息。 本文通过准确界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概念与性质,考察了其运行机制特征 及其面临

2、的理论困境。并尝试在比较视角下,建立了基于“软信息”开发的企业 选择基准与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为其确立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还 比较了“中小金融机构思路”与“信用担保思路”的异同,指出前者只能弥补“信 贷缺口”并不能缓解“信贷配给”,而后者可以通过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的能力, 降低信息成本,改变信贷配给的均衡位置,促使信贷配给的局部均衡向总体福利 均衡收敛。 关键词:信贷配给均衡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作者:彭磊 指导老师:邢建国 T h e R e s e a r c ho f S M E sF i n a n c e D i f f i c u l t y t h e M e

3、c h a n i s mo f C r e d i t G u a r a n t e e A b s t r a c t T h eR e s e a r c ho fS M E SF i n a n c e D i f f i c u l t y & t h eM e c h a n i s mo fC r e d i tG u a r a n t e e T h eE c o n o m i c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B a s e do nt h eA n g l eo fC r e d i tR a t i o n i n g A b s t r a

4、c t S t a r t i n ga tt h ep o i n to f d o u b l ee q u i l i b r i u mc r e d i tr a t i o n i n g ,t h ee s s a ye x p o s e st h e b a s i cd i f f i c u l to fs m a l lb u s i n e s sf i n a n c ef r o mt h ea n g l eo ft h ec o s to fi n f o r m a t i o n T h a t i st h em a r g i n a lc r e d

5、 i tc o s to ft h es m a l lb u s i n e s sb a s e d0 1 3 t h e s p e c i f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i sm o r et h a nt h eb i go n e s ,a n db o t ho ft h eb a n ka n de n t e r p r i s ea r ed i f f i c u l tt o b r e a kt h r o u g ht h ee n d o g e n e t i ci n s t i t u t i o

6、n a lr e s t r i c t i o n S ot h em e t h o di st oi n t r o d u c et h e t h i r d p a r t yp r o f e s s i o n a lc r e d i tg u a r a n t e ei n s t i t u t i o n st oc o m p e n s a t et h ec r e d i to fS M E s a n d r e s p o n d 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f o rl o a n e r sa n dl o a n e e s

7、。 T h r o u g hd e f i n i n gt h ec o n c e p ta n dq u a l i t yo fS M E s c r e d i tg u a r a n t e ee x a c t l y , t h e e s s a ys u r v e y si t sc h a r a c t e ro ff u n c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a n dt h et h e o r yd i f f i c u l t y , t r i e st o e s t a b l i s ha ne n t e r p r i s

8、ec h o i c es t a n d a r da n dS M E sc r e d i te s t i m a t es y s t e mb a s e do n “s o f t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tt h e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g l e ,a n df i n d st h et h e o r yf o u n d a t i o nf o ri t A b a s e do n i t w ec o m p a r e st h ed i f f e r e n tf u n c t i o n sb e t

9、 w e e n “m e d i u m & s m a l lb a n k so p i n i o n ”a n d “c r e d i tg u a r a n t e eo p i n i o n ”,a n d p o i n t o u tt h ef o r m e rc a n o n l yc o m p e n s a t e “c r e d i tg a p ” b u tn o tr e l i e v et h ec r e d i tr a t i o n i n g H o w e v e r ,t h el a t t e rc a nc h a n g

10、 et h ee q u i l i b r i u m p o s i t i o n o ft h ec r e d i t r a t i o n i n g ,m a k et h ep a r te q u i l i b r i u mc o n v e r g e t ot h ew h o l e t h r o u g hi n c r e a s i n gt h ec a p a c i t yo fc o l l e c t i n ga n dd e a l i n g 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d e c r e a s i n gt h

11、e c o s to f i t K e yw o r d s :e q u i l i b r i u mc r e d i tr a t i o n i n g ;s m a l lb u s i n e s sf i n a n c e ; S M E sc r e d i tg u a r a n t e e 1 I W r i t t e n b y :P e n g L e i S u p e r v i s e db y :X i nJ i a n g u o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12、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 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q 研究生签名:盈幺日期:竺盛! 皇7 闫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卅f 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 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 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

13、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期: 期:删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析及其信用担保机制研究引言 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通常是一国经济中数量最多且最具活力的部分。 它们规模不大,但经营方式灵活,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证明,中小企业的健康 成长对一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 我国既有的资源禀赋结构同样决定了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我国中小企业对提供就业 所做出的贡献明显高于大企业。1 9

14、 7 8 1 9 9 6 年我国农业部门转换出2 3 亿劳动力, 中小企业是承接的主要载体。在全国工业部门1 5 亿劳动力中,有1 1 亿( 占7 3 ) 人在中小企业就业( 王延中,2 0 0 0 ) 。因而,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缓解我 国当前的就业压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次,中小企业符合我国的资源比较优 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增加国家税收。因而,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再次,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是社会创 新的发动机,是经济活力的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还是技术成果孵化、 转化的重要摇篮,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是高科技发展和促进高科技成果

15、产业化的 重要途径。因而,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将对我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重 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但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同样具有普遍性的是,融资难都已成为制约 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而在表现形式上,这一瓶颈主要表现为间接融资 难,即中小企业在向银行融资的过程中通常成为银行“界定”的对象。鉴于此,各国 都把如何突破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在金融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 课题,而围绕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析及其相关解决途径的研究已经成为理论界 的一个热点问题。 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现有的文献多是从中小企业自身局限性上加以考 察的,这集中

16、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押资产少,因而比较大企业, 在向银行融资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资产信用不足。二是中小企业经营变动性大, 信息披露水平低,比较大企业,银行在向其融资的过程中面临更大的信息不对称。 面对此问题的解决,传统思路主要是围绕“中小金融机构思路”展开的,强调中小金 融机构比大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融资上具有信息优势。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析及其信用担保机制研究引言 然而,本文认为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 题,只是研究的切入点。对信息不对称的考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罗列上, 而应该探究制约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深层机制。本文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其 解决思路置于信贷配给的框架下进行重新考察,指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源在 于其特定信息结构所对应的信用困境,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特征决定了银企之间 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银行信贷配给的强度以及信贷配给局部均衡与总体福利均衡 偏离的程度都高于大企业,而银行与中小企业任何一方都无力单方面打破这一均 衡。因而,立足于银企信用“双方”的传统银行思路始终无法摆脱这一固有的局 限性,这为引入“第三方”信用中介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