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619376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5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作者:鲁政委/杨秀云 摘 要: 由于其前期的理论没有能够成功地引导广大发中国家从贫穷 走向富裕,发展经济学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起,便受到严厉的批评, 学科本身则面临生存危机。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随着新制度经济学 向发展经济学的渗透,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短短的十 几年内,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已经引起了发展经济学者们的高度 重视,制度内生的经济发展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种流行的观 点。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以 19 世纪德国历史学派作为思想渊源的制度经济学,作为一个学派 产生于

2、 19 世纪 20 年代初。其产生之后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30 年代,以凡勃伦、康芒斯和米切尔等为代表的旧 制度经济学时期;20 世纪 30 到 40 年代,以伯利、米恩斯和加尔布 雷斯等为代表的从旧制度经济学向新制度经济学过渡的时期;20 世 纪 50 年代至今,以科斯、诺斯和威廉姆森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 时期。 1(p.3)而对发展经济学影响最大的是处于第三阶段的新制度经 济学思想和分析方法。 本文将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介绍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的兴 起,第二层次阐述制度分析引入后对发展经济学的改进,第三层次由 制度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看发展经济学今后的

3、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方法的兴起 随着二战以后一批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从其诞 生之日起,发展经济学就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休戚相关,其 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解释力和其政策主张的切实效果将直接决定该 学科的发展命运。20 世纪 4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的结构主义从发展 中国家的“结构刚性”出发,提出“资本化、计划化和工业化”“三 位一体”的“国家控制教条”(拉尔语),政策推行的结果尽管使一 些国家经历了初期的短暂增长, 但最终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使陷入了农 业停滞、工业萧条、寻租盛行、二元结构次级分化和经济发展乏力的 恶果。 不仅如此,结构主义在以发展中国家特

4、殊国情为基础,向理论宏观化 方向发展的同时,其理论基础却依然置身于传统西方主流经济学中, 自觉不自觉地将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作为参照来提出其思想和政策 主张。一句话,没有将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研究贯彻到微观层面,结 构主义最终造成了发展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不协调, 影响了其整体的 一致性和完善性。理论建构和政策实践上的双重缺陷,最终使结构主 义主导的发展经济学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在猛烈抨击结构主义中兴起的新古典主义,在制度既定、交易成本为 零和完全信息的严格假定下,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与发达国家的人 们一样会在理性的驱使下,对价格机制做出灵活的反应。发展中国家 只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5、,经济发展就会自动实现。既然 “价格市场”机制可以同时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那 么独立的发展经济学就无存在的必要。在新古典主义“单一经济学” (哈伯勒语) 主张的冲击下, 发展经济学面临着 “走向死亡” 的危险。 事实上,正如尼古拉斯阿尔迪托-巴莱塔所指出的,“过去经济学 家之所以不能够充分解释经济增长, 关键是第四个因素制度受到 忽视。”2(p.2)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其共同缺陷是都忽 视了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也未能看到发展中国家存 在着制度缺陷,这不仅损害了经济效率,而且也使持续的经济发展成 为不可能。 早期已有些经济学者意识到了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

6、用。 如刘易 斯在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中指出,技术进步是表层原因,而由土地 制度、 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等所激发的技术创新热情才是更为深层次 的因素。 他对二元结构的分析显著的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各方 面的不均衡性。缪尔达尔讨论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循环累计因果效 应,揭示了其制度根源,提出只有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才能摆脱 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库兹涅茨对大量低收入国家的历史统计和 罗斯托对“传统社会”的分析,也体现了政治结构、法律体系及社会 文化整合等方面的特征, 指出了制度缺陷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 源。但是,在这些学者看来,制度是很难进行严格分析的范畴。他们 只是描述、罗列了大量的现

7、象,并没在制度研究方面形成体系。 3(p.362)激进主义学派的发展经济学者也注意到了制度因素对发展 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但他们更多的是从阶级的视角来分析的。 制度分析方法真正对发展经济学产生巨大影响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 后。以 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 利用科斯和诺斯等人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以资源、技术 和人的偏好来解释经济增长的传统经济思想提出了挑战, 为发展经济 学提供了新视角。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已经引 起了发展经济学家们的高度重视, 制度内生的经济发展理论已成为发 展经济学的一种流行的观点。4(p.41)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给

8、发 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1、在方法论上 新制度经济学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对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人们在对新制度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论文的详细考察中发 现, “其研究方法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仅仅研究现实的经济现 象,不仅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而且模型的假定条件 也要符合现实;二是注重以个案为基础的小样本研究,重视归纳,但 不排除演绎;三是从边际上入手。” 5诺斯也强调:“历史至关重 要。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 的。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过去只有在被视为一个制度 演进的历程时才可以理解。 ” 6(P.2)这对后来运用新制度分析方法研

9、究发展问题的学者产生了深远地影响。V奥斯特罗姆、D菲尼、 H皮希特等人对“运用启发式研究”的推崇即与科斯、诺斯一脉相 承。他们期望“运用启发式研究来详细阐述选择行动的情况以及这 些情况内在的约束和刺激” , 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理论 “被 过度概括模型的危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对启发式研究如 何在特定环境适时并安置可变物进行详细说明而得到避免 。”在现 实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制度分析可允许我们“穿透”社会事实而不是 远离事实的分析模式来对发展问题予以说明。同时,通过“跨文化的 启发式研究”得到大量的个案积累,也“应该产生对不同的社会和文 明内在的行动倾向理解水平”。2(pp.351-

10、353) 事实上,不同国别发展绩效的差异,只用正式制度安排往往并不能做 出有效的解释, 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情况下对发展绩效会有更大 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个案研究方法的采用正是源于其对不同时空中 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具有的较大 异质性和特殊性的深刻洞见。 新古典主义的约束条件根本不足以表达 这诸多的复杂性。 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是在偏好既定的假定下将对经济 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意识形态等制度因素给排除了。从这个意 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过度简单化倾向, 而且还克服了其把经济理论置于抽象时空的历史虚无主义。 以赫希曼、 缪尔达尔为代表的早

11、期发展经济学家也曾就一些发展中国 家的情况进行过个案研究,但由于其主要是从总体上来把握有关变 量,因而充其量只是一些粗糙的描述和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倡导方法 论个人主义,认为“对社会单位的分析必须从具体成员的地位和行动 开始”,“社会、人民、企业或政党不是再被认为 是一个像个人一样行动的集体”。7(p.4)V奥斯特罗姆、D菲 尼、H皮希特等学者也明确指出,“采取这样的(启发式研究)方 法时,我们不必设想人类经验的世界需要被概念化为诸如国家和 社会、市场和经济集团或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这类笼统的东西。 我们可以取而代之地设想交换关系存在于所有社会 之中,市场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行动情况中的角色

12、既面临约束也 面临机会,约束和机会的存在依靠各种结构的环境所组成的要素之 中。”2( p.351)对特定环境下个体行为的重视有可能为新制度经济 学的理论建立坚实的微观基础, 克服结构主义微观基础建构不力的缺 陷和新古典主义过于抽象的不足。 虽然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引入制度作为分析对象的前提 下,基本保留了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内核”,具有与新古典主义一样 的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分析特征。但是,以诺斯和福格尔为代表的新经 济史学派,则通过对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历史的考察,更具有动态特 征。避免了新古典方法将静态方法用于分析发展这一动态问题的窘 境。 2、在发展的决定因素上 反贫困首先始于对制约发展

13、因素的探讨。 所以对发展决定因素的求索 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20 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的发展 经济学家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认为对发 展中国家来说,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决定因素,形成了 过分强调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唯资本论”。根据 这种理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稀缺。纳克斯提出贫困恶 性循环理论和纳尔逊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则进一步展示了资 本不足与发展停滞的恶性互动关系。 但“唯资本论”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在发展中国家资本不足的同时, 广泛地存在着资本低效配置和资本浪费现象。正如麦金农所指出的, “在所谓资本匮乏并且

14、某些特定部门遭受供给瓶颈限制的经济中, 普 遍存在的却是过剩的未充分利用的工厂和设备。 ” 新制度经济学指出, “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作用。制度至关 重要。”2( p.122)这充分说明,资本不足不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 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欠发达的结果。阻碍发展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 存在的制度缺陷。不少落后国家寻租盛行,不仅使生产经营者在提高 经济效率方面的动力消失, 而且还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大量耗费于寻 租活动,并且通过贿赂和宗派活动增加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所有 这些方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民经济的内在实力, 并且使得发展经济急 需的投资或者难以形成或者投资方向和结构受到

15、严重扭曲。 在猛烈抨击“国家控制教条”中起家的新古典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 存在严重的“政府失灵”,正是“看得见的脚”对“看不见的手”的 践踏应该对糟糕的经济绩效负责。只要政府放弃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让经济系统“获得正确的价格”,市场机制会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 配置,静态的最优必将最终转化为有效率的动态经济发展。而作为新 制度经济学基础的科斯定理告诉我们:交易是市场的前提。在交易成 本为正的现实世界里,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有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 不可能的。奥尔森也明确指出,兴盛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 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没有这些制度,也就没有人会积极地储蓄和投 资。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

16、则开门见山地指出:有效率的 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制度提 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的 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3、在发展政策上 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结构刚性和资本短缺的结构主义的自然主张是, 利用国家的力量扭曲资源价格进行资本积累, 组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 进行平衡或有选择的大规模投资,以期借此走出贫困陷阱。新古典主 义则认为, 只要政府 “使一切自由化, 使一切私有化, 然后呆在一边” , 经济就能自然地得到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制度系统。 因为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 规则,增加了资源的可得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因而减少了经济 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市场更好的运 行;制度通过明确界定产权,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鼓励 了创新和企业家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制度通过 建立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扩大了人类在经济、政治、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