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里文化”场所精神的文脉延续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里文化”场所精神的文脉延续探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里文化”场所精神的文脉延续探索,马晓菡,任利剑,运迎霞,摘要:里院作为青岛传统民居,融合了西方花园城市与东方围合院落的建筑特色,它所展现的不仅是里院 这一特殊的聚落形式,更代表了青岛 20 世纪以来的城市发展历程。本文通过对自然人文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场所精神概念进行概述,对里院的形成发展中殖民文化以及滨海山城的自然环境要素进行简要分析,探索 里院所蕴含的场所精神内在含义,即场所精神是场所空间与人的活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沉淀积累下来的 综合理念;对如何将这种历史文脉进行传承提出了大致方向,即在保护修复现状的基础上,引入自然因子, 加强人文精神传承,增加街区活力而不是意味的减少老城区的人员往
2、来;最终总结归纳出我们在进行历史 街区和传统民居保护时,所关注的重点应不仅是建筑房屋等客观实体,更重要的是在此特殊环境下的人的 行为活动和精神意识。,关键词:场所精神,青岛里院,里文化,历史文脉,精神延续,引言,当我们在说历史保护,文脉传承的时候,关注点更多的是在建筑环境中实体性的保护举 措,但是当我们谈起家乡说起老城,让我们产生更多感触的往往是老房子里的人和事,这就 是所说的场所精神所带给我们的精神层面的感知。,里院拥有极高的空间质量,只有有了高质量的空间秩序,才会获得活动的舞台,而这个 舞台,才是真正吸引人的东西。它浓缩了青岛近现代的发展历史,殖民文化、滨海山城文化、 民间艺术起源发展、青
3、岛城市发展变化等全部投影在了里院住宅中。多元共生的文化观念在 此交融,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在这个滨海城市吸收共融后创造出新的独特的里院场所精神。 在场所精神的支撑之下,城市历史文脉才能更立体更饱满,才能得以更好地延续和发展。,1 自然与人文协同作用下的场所精神,1.1 场所精神理论,场所包括场所以及在场所上发生的行为,脱离了行为活动即不能称之为场所。当物质环 境与人文环境结合形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城市环境空间,城市空间被赋予社会,历史,文化, 人的活动等特定含义之后才能称为场所1。,场所精神比场所有着更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和意义,诺伯格舒尔茨曾提出的场所精神的 两个层面导向感(Orientation
4、)以及认同感(Identification),在这两项都得到充分发展时, 人们才会对这一场所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即人通过在场所中所发生的心理上的认同感,能够 建立出一种或遗憾或赞美或失落或幸福的体会,产生该场所特定的某种回忆,可以抽象成为 一个场所的象征和灵魂。,1.2 传统民居场所精神的体现,传统民居场所精神的构成,包括了该历史,街区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文化环境,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诱导场所感产生的因子,,是该聚落所展现出的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是,人文修饰过的自然环境和地理要素的叠加,在,此动力机制之下,该民居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认,图 1-1 江南水乡特有的环境场所,同感。,1.2.1
5、场所精神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地理区位、环境气候、水文植被等要素,各个要素综合作用形成了场所总 体的环境氛围,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聚落初级形态的形成,如关中地区的窑洞。舒尔茨曾这样 描述自然环境的总体气氛:“统一的自然环境,明确而简单的环境现象大大地简化了环境的 层次和复杂程度。环境的特征是单一的,而不是复合的;环境的尺度是宏大的,而不是微小 的;普遍的一致性取代了多变的复杂性和神秘性。”,1.2.2 场所精神的人文环境,风土建筑更加注重与自然的结合,而城镇聚落则更加象征化体现了人的需求,人文环境 在自然环境所形成的基础上,通过建筑形式、历史脉络、城市空间形态以及不同形式的生活 环境来满足人的需
6、求2。,文脉场所不易像自然场所那样触知,而是通过内在的精神层面,跨越时间空间的维度,,以一种超出具象物质的界定边缘以及性质定义的内容,最终形成一种较为长期稳定的场所 感。凯文林奇将其概括为城市五意向,这些要素汇聚在场所内,深化了聚落的特点3。例 如特定的街道空间,地区的标志性建构筑物所给人精神层面带来的文化认同感。,2 青岛传统民居里院概况,2.1 里院住宅的起源,作为青岛城市中重要的居住类建筑,里院是青岛本土一种传统的居民形态,已有百年的 历史。20 世纪德国入侵青岛后德国人于 1900 年编制了青岛城市规划4,青岛原住居民 被迫北迁至现大鲍岛片区,在当时胶州铁路以及码头经济的繁荣的发展下,
7、“中国城”人口 密度增大,里院住宅应运而生,并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大规模建设。这种产生于殖民时期 的民居建筑类型是青岛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将中国的庭院建筑, 德国的花园城市和别墅的建筑形式,以及日本人擅长混凝土和许多面板形建筑融合在一起, 构成了城市的背景与基本脉络,是青岛近现代史活的博物馆。,图 2-1 1900 年青岛城市规划,图 2-2 1901 年青岛中心图,2.2 里院的空间组织形式,图 2-3 青岛大鲍岛历史保护区里院卫星图及平面图 “里”和“院”最初为两个概念,分别为商业功能和居住功能,1999 年在制订青岛,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时,才将两个概念
8、合二为一,并从建筑文化的角度将这类民居重新 进行了定义,它们造型各异、大小不一的散布于西部老城区,围合式的建筑空间孕育出独特 的都市人文景观。,由于里院作为多家庭聚居的场所,里院在平面组织形式上,大多继承了中国四合院式的 布局,沿轴线对称而建,平面类型大致分为“口”“日”“目”“回”等多种形式,这里称其 为回廊式空间模式5。里院依据街廓而建,呈现或规则或不规则的城市肌理,延续了道路走 向,不仅最大程度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也利于紧凑布局下的采光和通风。,图 2-4 里院典型格局示意图 2.3 “里文化”现状,里院之于青岛如同四合院之于北京,里弄之于上海,不仅是一处住宅,更像是老青岛的 一张名片,诠
9、释了近现代青岛城市发展的缩影。从殖民时期开始,长久以来形成了一种邻里 和睦的“里文化”。,图 2-5 辽宁路北侧城市肌理变化情况,随着经济中心的东移,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和城市的发展,高层现代化的小区逐渐代替 了往日里繁华的里院,其本身聚居邻里的特性也无法满足现代生活所强调的私密性与讲求居 住环境的舒适性要求。里院本就相对局促的空间也逐渐出现了私自搭建等情况。从卫星图的 城市肌理和里院住宅建筑的分布情况能够清楚地看出这一传统民居的衰退,“里文化”也在,逐渐消失,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只能通过阅读典籍了解这一传统民居的情况6。,3 里院场所精神,近代里院中居住多是普通公司职员、基层公务员、外来务工者
10、、小商贩等中等或较低收,图 2-6 2001 年里院建筑分布情况,图 2-7 2011 年里院建筑分布情况,入水平的市民,各行业各阶层的从业者聚集在一个大院内,观念文化相互碰撞,百年来逐渐 形成了一代代青岛人的集体回忆,浓缩了青岛 20 世纪上半叶的历史画卷。崂山、胶州湾、 历史街道、啤酒屋、小商铺等各类场所以及人们的行为活动相互影响,在西方德式文化建筑 和日式混凝土建筑等的影响下,形成了青岛特有的“里文化”场所精神。 3.1 传统里院空间场所,3.1.1 与自然环境的相适应,临海而建的青岛位于山东丘陵地带,城市道路坡度的高差形成了不规则的街廓,顺地形 而建造的里院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较大的地块
11、建造为院落群,不规则的小地块形成三角形、 多边形等院落,院落之间以连廊相连。,滨海山城的石料丰富,里院墙体基础以及立面装饰所使用的花岗石在山脉浅层表面即可 获得,也就形成了里院特有的建筑风貌。,图 3-1 形状不规则的里院住宅,图 3-2 花岗岩装饰立面的里院住宅,大部分里院位于大、小港附近的历史街区,山海之间的老城与原本的环境相互交融,低 多层错落起伏的建筑搭配红色的屋顶,异国情调与中式风格相协调,构成了青岛特有的红瓦 黄墙第五立面,在碧海蓝天的衬托下极富生机。 3.1.2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由于最初 1900 年的德国人所制定的,青岛城市规划设想是将青岛作为欧洲人,休闲度假的宜居场所,
12、城市风貌建设中融,入了浓厚的德式风格7。中国传统民居如,北京四合院、隋唐的里坊制度、入口的门,楼等多数为平房建筑,结合西欧三到五层,的临街住宅建筑,以及“出租营”式的建,图 3-3 多层围合式里院住宅,筑特色,相互融合,形成了里院围合式的,独院、二进院、不规则院、三进院、套院等多层住宅形式。,里院典型平面,大鲍岛里院历史街区 德国周边式住宅平面 图 3-4 西方城市规划对里院的影响,德国典型的街坊格局,图 3-5 中国传统街坊与大鲍岛里院街区肌理对比,3.1.3 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德国占领青岛之前,青岛已经是“货栈相连、商贾云集”的颇具规模的市镇,商业兴盛, 人口密集,广大基层民众的生活为
13、青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德国侵占青岛之后,从 1897 到 1910 年人口增加了 52.36%,人口城市化发展迅速,而外国人口占比例不足总人口的 5%。 普通市民人口迅速增多但用地并未增加,导致了人口密度的大幅增长,华驻区里院也就由此 产生8。,第一次日占时期由于资本引进官僚资本的发展,中日往来频繁,极大地促进了旅游购物 以及工商业的发展,台东镇、台西镇和小港码头北部也联动逐渐扩充,里院也在这一带得到 较大发展,形成了中山路、大鲍岛、胶济铁路等片区。抗日战争时期战争使得整个青岛出于 建设停滞状态。20 世纪 3040 年代所以留下来的里院也大多是砖混结构。,图 3-6 保留里院的典型沿街立面,
14、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返乡回国潮又迎来了新一波的人口高潮,但此时里院建设并没有继续 发展,原本生活在大院中的较大家族型家庭转变为更贴近于近现代生活的小家庭,院内单间 独立性增强,院内居住环境大不如前,里院发展开始走下坡路。 3.2 传统里院行为活动场所,除去前文所述社会层面,在 1949 年前的里院内部多为租赁式,或用作居住,或用作办,公,小商铺也混杂在其中,功能多样化、人员构成复杂化是当时的特点。由于院内空间为居 民共用,长久以来和睦多样的邻里文化使得庭院空间逐渐为居民进行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 演变成为民间艺术的发源地,院内设置有简易戏台、书场等。相声大师马三立,评剧表演艺 术家新凤霞,琴书名家李
15、金山等都曾在里院演出,可以说里院是青岛社区文化活动的雏形。 里院住宅独特的布局方式也促进了里院多元文化的产生。围合式所形成的内向性空间布 局使邻里间形成了家庭式的友好关系。居室(私密)、廊道(半私密半开放)、庭院(开放), 三种形式的空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连同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基础,促进了“里文化”的 形成与发展。,图 3-7 “里文化”场所精神的影响因素,3.3 里院场所精神:“里文化”,里院场所精神虽非经过建筑师精心设计,但在与老青岛、青岛文化一同经过岁月的洗礼 沉淀下来,或许正是这种“被动式”的场所提供,激发出场所精神的独特性和能动性,全方 位细致的展现出里院所营造的场所精神,“里文化
16、”如同浓缩了整个老青岛的文化内涵。 3.3.1 滨海山城与殖民历史的融合,青岛城市规划始于德占时期,最初的发展是依据外来文化所规划设计的,1900 年的首 次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岛今后的城市发展走向和城市基本特征。将港口设置在更加易 于建设的胶州湾的东岸而不是南岸,并结合铁路一同布置,规划紧紧围绕商贸与军事并举的 城市性质展开。,作为中国典型的滨海山地城市,虽是 依据德国人的规划发展进行建设,但其仍 旧充分利用了青岛的地域色特,不仅考虑 到工商业等经济的发展,而且规划中蕴含 了朴素生态的规划思想。规划中道路与地 形相结合形成的不规则路网,以及台东台 西镇城市东南-西北走向的路网布置体现出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图 3-8 红瓦黄墙碧海蓝天的滨海山地城市,与海边城市大连相比,青岛由山地片区发展而来;与上海相比,青岛多了与山海的互动 连通;与厦门相比,青岛有完整系统的规划,青岛大手笔的山海城格局,与城市形态有机结 合的整体风貌,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尤其珍贵9。,3.3.2 社会文化与地方传统的融合,德国的侵占将西方近现代文化带入中国,对当时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