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渗透型线性香港空间发展策略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渗透型线性香港空间发展策略初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渗透型线性香港空间发展策略初探,汪莲,摘要:1842 年,都市从中成长起来的香港岛以“不毛之石”而闻名:不到 80 平方公里的面积,地形陡 峭,四面环海,毫无资源可言,城市建设并没有多大的空间。正是在这样不平常的自然和人口背景中,土 地成为香港地区政府塑造区域经济和城市形态的主要工具,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的城市发展问题中。在此 篇文章中,通过对香港历史、香港城市规划历程的分析开始,再到香港线性城市形态的文脉研究,基于单 中心和多中心香港城市人口和资源分布情况,模拟未来香港人口增长模式,在香港新增 700 万人口的假设 前提下提出城市发展策略:组织多个新的功能城市新轴。首先是中环
2、现有住宅区的线性延伸,其次,通过 教育和行政轴建立与深圳的密切联系,三是串联发展海洋岛屿资源,四是寻求城市最佳景观观景点,五是 通过发展新的管理轴线尝试探索新的国家空间规划政策制定。,关键词:线性城市,单中心,多中心,增长模式,香港,1 香港城市发展历程,1.1 香港城市历史:从安静的水乡到现代大都会,现代的香港最为人所知的是其蔓延的摩天大楼,它是中国南部沿海的一个繁华的商业 金融中心,也是一个区域性的贸易通道,但这片土地曾经是一个安静的、闭塞落后的乡村 小村庄和渔业社区,山地地形支配着稀少的人居环境。香港作为中国的南门户,其独特的 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扮演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中转站的角色,天然良港
3、赋予它成为重要港口 的优越条件,少地多山成为制约它以水平方式推进城市发展的原因,但是却成为其近代逐 渐形成高密度城市环境的天然因素。这些文化和因素影响导致了一种创新的,垂直导向的 城市设计,以容纳亚洲最多样化的人口之一。香港城市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早在石器时 代:历史遗址和早期岩石雕刻展现了香港人的生活,并且在公元前 206 年至公元 220 年之 间,这个领土被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越来越多汉族人开始在香港定居,此外,居住在船 屋的社区也被认为起源于此;第二阶段为贸易繁荣:香港的避风港成为了来往于亚洲、非 洲和中东之间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船提供补给地,这些船只贸易从公元 7 世纪左右开始蓬勃 发展
4、,除了丝绸之外,中国还出口瓷器和茶叶,从香料到植物再到纺织品的所有东西;第 三阶段为欧洲到来:葡萄牙,荷兰和法国的商人在 16 世纪到达中国南海岸,葡萄牙在澳 门设立了一个基地,毗邻香港。但在 18 世纪,中国为了遏制其影响力而对欧洲人施加了 限制。香港从几千人的渔村转变而来,帕默斯顿曾这样描述:“一个几乎没有房子的贫瘠 岛屿”成为一个海军基地,以及一个自由港,香港从此进入现代化时代。第四阶段为近现 代时期:香港成为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的金融中心。香港近代一度受到战争的影,响,通过借鉴英国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政策,导入英国本土相对成熟的理念与技术,加速 了香港城市的发展。同时,香港的文化经
5、历了中西文化从碰撞,调和到交融的过程,具有 独特的二元次特质,形成中西合璧独特的城市形象,通过研究香港的历史身份,这有助于 我们理解,香港人基于其自身城市发展过程而产生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文化。 1.2 香港城市规划历程,回顾香港开埠至今,他的城市发展历程,挑战重重,难关处处。回顾过去一百七十四 年的时间,西方城市规划的理论及实践被引进香港,如凯文林奇(Kevin Lynch)将城 市形态与城市意象相结合,成为城市形态理论的新视角,简雅格布斯(Jacobs, Jane) 唤起人们对街道混合使用以及街道活力等问题重新审视,希利尔和汉森(Hillier and Hansen,1970 ) 对 空
6、间 秩 序 研 究 , 克 里 斯 多 夫 亚 历 山 大 ( Christopher Alexander,1966)关于城市是“有组织的复杂性”的新观点等,逐渐构建了与香港本土情 况相互适应的规划理念、策略及体制。,香港的城市规划大抵经历了六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起自 19 世纪下半叶,是规划的 二元性:一方面建立供水系统,填海造地,设立避风港,兴建道路及商埠的基本设施,奠 定香港商贸基础,规划地区主要集中在港岛中环区域;另一方面当地政府漠视来港避乱的 华人,对华人社区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城市的公共卫生及治安危机。第二阶段由 1898 年至香港沦陷,是香港版图的扩张:随着中国内地局势变化,
7、移入人口不断增加,城 市需要扩充规模,新九龙区域的划定,制定法例规划土地用途,扩展交通网络,开拓郊 区,使港岛北岸、九龙及新九龙成为重点发展的区域,香港版图得以扩张。第三阶段由 1941 至 1945 年,香港成为日军的资源港,香港在日本军政府的统治下成为所谓“大东亚 共荣圈”的经济资源港,作为日军的军港,香港无论是在人口、地区的功能,经济活动的 拓展方面,都与英国政府的规划截然不同,日本人对城市布局、农业及其他资源的开发方 面提出新的见解。第四阶段由 1945 至 1978 年,是香港高密度的发展规划时期,面对战后 人口剧增的压力,推行高密度的居住规划,一方面解决新增人口的居住问题,另一方面
8、为 加工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使香港转型为加工工业城市。第五阶段由 1979 至 1997 年,在自由贸易的经济体系中,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的经 济地位逐渐取得其他区域的认可,但是面对内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本地工业北移,经济 转型以及 1997 年香港回归等变化,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开拓以大屿山国际机场为核 心的玫瑰园计划,进一步扩充城市规模至大屿山,城市的核心区向西延伸,使香港与全球 其他国际大都会并列。由 1997 年香港回归至今,是城市发展的第六个阶段,从蜕变到可 持续发展的挑战:面对全球自然环境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市民公民意识的提高,香港 特区政府在提出
9、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同时,更修订了公众咨询的程序,使城市规划委员会的 角色日益吃重。作为大珠江三角洲的一员,香港要配合内地华南区的整体发展,城市规划 政策再次转型,引领香港寻找新路径。香港的城市规划在不同的年代面临不同的政策和环,境的挑战,在作出相应调整外,也创造了很多具有本土特色的风格。,2 香港线性城市的兴起,香港都市的起源: 1841 年后,城市便很快地成长起来,形成一个狭长的建筑带,沿 着山坡拾级而上。香港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线性城市,居住人口超过 700 万(根据联合国的 最新估计,截至 2018 年 5 月 22 日星期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现有人口为 7,421,627 人)。
10、人口主要居住在高层建筑以及高密度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有良好的地 铁网络和其他公共交通网络,地铁与密度之间的协作对香港的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 要。香港岛由一系列的山脉和丘陵组成,它们从海面陡峭地拔地而起,九龙岛和新界区的 地形看上去差不多。从一开始,政府通过填海的方式提供城市建设用地,通过平整山坡丘 陵并将废土推入海中,在香港岛的北岸建成了线性海滨平台。从维多利亚开始,城市发展 在新世纪里向东面和北面扩大和延伸,在这个阶段,两个地方的扩大都是线性的(沿着海 岸线),规模也差不多。,2.1 城市街道“全局”线性发展模式,英国人的主要定居点是围绕今天有名的商业和行政中心区所在地建立。最初的 6
11、个月 里,港英政府就把土地出售用以商业开发,在西至上环和东至湾仔(包括中心区本身在 内)的范围内建造仓库和办公用房,因此预示了一个狭长的港口城市。上环是允许中国人 建造它们第一个街区的地方,这个地方很快成为工作和生活都很拥挤的地区,它建立了一 种后来流传起来的模式,街道接着街道,西至今天的坚尼地城,东至铜锣湾,除了中心区 域。正是这个细长的街区形成了维多利亚的最初形态,它只是稍微扩大了南北向周长,不 过东西向却极大地延伸了,并且相当密集。这些构成维多利亚的中枢神经系统,并且用希 尔利的术语描述,为首尾相连的狭长的定居点提供了“全局”联系。其实,在受殖民统治 早期的年月里,维多利亚城的运动模式很
12、快就建立了,皇后大道采取了一条平坦的由等高 线决定的“最小阻力线”,它接近海岸线,在城市街区之间提供了“全局的”东西向联 系;与此同时,沿着斜坡向南的且与水面垂直的则是短而陡的“局部的”街道,实际上, 多数的都是阶梯而非街道,尽管只有少数才有名副其实的名字,例如上环的楼梯街。城市 街道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城市的基本结构,我们在今天看到的形式是稍微有点加宽并做了极 大延伸。,2.2 城市交通引导城市线性发展,进入新世纪(20 世纪)后不久,发生了两个影响城市建设的变化。一个是城市条例的 修订,另一个是在靠近海湾平坦的开垦土地上铺设电车轨道。最初在 1881 年提出的电车 轨道成了公共交通的长期支柱,
13、沿着 13 公里的海岸线。工程开始于 1903 年,第一辆双轨 机车于 1904 年 7 月开业,从坚尼地城到铜锣湾,不久,紧随铜锣湾围垦之后,一辆单轨 电车向东延伸至簸箕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它贯穿了整个城市,全程 5-7 个站,大约,每 225 米一个,这极大地拓展了早先形成的线性城市。由于香港地形狭窄、人口密集、线 性特点,此单条电车线位于多数人的步行距离范围内。这样,香港以公交为导向的线性城 市模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正是轨道交通对城市总的形态产生了更大影响,它鼓励店屋沿 着海滨(特别是向东部)进一步扩大范围和强度,因此,中区军事区以东的那些维多利亚 地区(湾仔,铜锣湾,北角和簸箕湾)
14、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变得密集起来,加剧了维多 利亚已经稠密和线性的形态。,3 香港城市系统的分类:从单一中心到多中心,尽管人们已经在广泛地讨论密度,但我们目前为止也只是熟悉这个术语,对其可能涉 及的状况却几乎熟视无睹。密度概念起源于物理学领域,它指每个单位体积重质的量。城 市生活领域用这个概念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或建筑物的数量。当它指人时,最通常的数 字指的是居住密度,即居住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量(如休斯顿、伦敦和香港的平均 密度分别是 9.5、42.3 和 300.5)。香港作为一个城市初创不久,1850-1861 年,中国就 发生了太平洋天国运动,这使不少人涌入该城。在不到 20 年的
15、时间里,香港人口超过 10 万,至 19 世纪末则超过 25 万。这种增长速度超过维多利亚时代的好几个城市,而那时正 是工业化最疯狂的年代。因为,城市很快达到了确保其自我维持增长所需要的人口。不 过,与 20 世纪中期的经历相比,这种增长又是次要的:在整个城市史上,很少有城市赶 得上日本投降至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之间数年里的香港的扩张:1945-1951 年,香港人口增 长了 2.1 倍,从 65 万到 202 万,此后,城市人口以每 5 年 50 万至 100 万人口的速度持续 增长,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Lo,1992)。只是到了 21 世纪的最初几年,我们才在内 地刚起步的从农村
16、向城市的大规模移民中看到差不多规模的增长。,3.1 香港单中心发展模式,城市最基本的发展模式是单中心模式,这种模式通常伴随着单一集中的经济活动中 心,从中心开始,经济活动和人口密度呈指数下降,香港的人口和就业的地理分布分析都 是以城市的单中心模型为基础的,单一中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位于西九龙,其次人口密度 最高的三个中心区是观塘、黄大仙和油尖旺区,同时就业密集区在西九龙、中环、铜锣湾 以及荃湾四个单中心区域。21 世纪初的香港,是探索城市空间结构和社区变化的一个重要 案例,原因有很多,与其他受到严格监管的土地市场不同,香港的城市空间结构非常适合 单一中心的城市模式发展。在单中心城市,就业主要集中在现代城市的中心区域,分散在 整个市区范围内的就业趋向往往是“多个中心”,而不是单一的中心制造商,越来越多的 办公公司从主要的城市中心移动到各个副中心。,3.2 香港多中心发展模式,香港目前建造区占地面积约 268 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 24%,加上计划中的发展 区和规划研究区,建造区将会扩展至 311 平方公里,比例上升至 28%。在其余 72%的土地,面积中,大部分包括自然资源,环境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