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47610620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历史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历史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历史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历史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历史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历史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5周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 巴黎和会召开 100 周年。20 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给人类社会发 展带来巨大灾难,也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 因此,“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必将成为今年历史中考一 大热点。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热点在历史中考中到底怎么考! 命题特点我来观 特点一试题类型多样 命题特点我来观 特点一试题类型多样。既涉及选择题,也涉及材料题,同时还涉及探究题和 历史小短文。 特点二素材类型丰富特点二素材类型丰富。文字材料、图片材料、数据图表、漫

2、画等素材均有所 涉及。 特点三考查角度广泛特点三考查角度广泛。背景、事件、影响、作用、原因、性质、属性分类等 角度均有考查。 特点四考查形式多样。特点四考查形式多样。既涉及单点考查,也涉及综合考查,同时对比联系考 查,结合热点进行考查的形式也会涉及。 掌握考情巩固练掌握考情巩固练 1.“战役进行的约两百天里,损失的德军及其仆从国军队总数有一百五十多万, 德军的有生力量遭到极大的消耗。对苏德战场,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 产生了转折性的巨大影响。”该“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 答案: 【解析】【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德军的有生力量遭到极大

3、的消耗”“对苏德战 场,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产生了转折性的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该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故选。 2.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19141918 年英国妇女从事劳动情况统计表 行业1914 年 7 月和 1918 年 7 月的雇 女性占所有被雇佣工人 的百分比 佣女性人数之差1914年7月1918年7月 金属+424000925 化学+640002039 服装-440006876 政府 机构 +223000347 A.英国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 B.英国社会观念产生重大变化 C.战争改变了政府机构的职能 D.战争导致大批妇女参与生产 答案: D【解析】【解析】材料无关英

4、国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也没有体现英国社会观念产生 重大变化,排除 A、B 两项;材料描述的是英国妇女从事劳动情况,无法体现政 府机构职能的转变,排除 C 项;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9141918 年从事劳动的英 国妇女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战争导致大批妇女参与生产,故选 D。 3.1941 年 11 月 7 日, 莫斯科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 斯大林发表讲话: “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 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红场阅兵所显示的信心一直鼓舞着苏军战士, 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据此判断,这次战役的意义在于() 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

5、神话 B.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C.彻底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D.德国法西斯陷入东西两线作战 答案: A【解析】【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1941 年 11 月”“莫斯科”“赢得这次战役的胜 利”结合所学可知,1941 年 10 月,德军逼近莫斯科,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 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 项正确;标志着世界反 法西斯联盟形成是 1942 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B 项排除;彻底扭转了苏 德战场的形势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 项排除; 德国法西斯陷入东西两线作战是 诺曼底登陆,D 项排除。故选 A。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的普遍参与。 20 世

6、纪 40 年代,美、英、 苏、中等 26 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依次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下列对有关 该宣言签署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加速二战的胜利进程迫使德军停止战略进攻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成 立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志 A.B.C.D. 答案: C【解析】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联合国家宣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 年, 美、英、苏、中等 26 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 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 利进程;1943 年,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迫使德军停止了战略进攻,排 除含的选项。故选 C。 5.从萨拉热窝事件到日本偷袭珍珠港

7、,从凡尔登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些 事件的共同后果是() A.突发性暴力事件威胁世界和平 B.扭转战局反败为胜 C.战争的残酷性给人类带来灾难 D.恐怖袭击害人害己 答案: C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日等战胜国通过巴 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有学者评论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主要是因为该体系() A.出于反苏的目的订立 B.依据各国现有实力而确立 C.建立在对殖民地的掠夺之上 D.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 答案: D 【解析】【解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 是建立在列强宰割战败国,损害弱小

8、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它虽暂时调整了帝国 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 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其实质 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故选 D。 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 1914 年之前曾说到,他那一代预期“全 世界的生活将会变得更为理性、更为人道和更为民主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 让人类变得更富裕所有这一切都会和平的发生。”(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 粉碎了这种梦想。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美)谢尔曼等 材料二材料二巴黎和会上,议定中的凡尔赛条约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了 日本,但在华

9、盛顿会议期间,美、英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中日 两国在会外达成协议,基本上恢复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 材料三材料三雅尔塔体制是指二战后期美、苏、英三国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 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 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 内容主要包括: 处置战败国, 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 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关于雅尔塔体制的评价,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充分肯定雅尔塔体 制作用;认为消极作用占主导;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1)材料一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

10、梦想”,请从全球化视野分析战争 爆发的主要原因。 (2) 材料二中, 在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问题上, 美、 英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材枓三中关于雅尔塔体制的评价, 您赞成哪那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连为一体。世界一体化导致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的 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世界 霸权加剧,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一战爆发)。 (2)态度变化:美英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原因:美英为扩张势力,反对日 本独占。 (3)实质: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 赞

11、成“肯定雅尔塔体制作用”;理由: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维护 世界和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相互借鉴,促进世界整体发展;为 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赞成“认为消极作用占主导”;理由:大国主宰,强权政治;重划国界、分 裂国家;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 赞成“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理由:综合上述两方面回答,言之有 理即可。 8.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 80120 字的小短 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内容 之间的联系) 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欧盟旗帜 答案: 题目:第二次世界大

12、战后的新变化 正文:日本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经济遭 受了巨大损失,为了恢复并发展经济,欧洲走上了联合之路,成立了欧洲联盟。 欧盟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的新 变化。 9.某校九年级三班同学以“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 参与。 【剑拔弩张】 材料一 【剑拔弩张】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输出过剩资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到 20 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 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 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

13、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在殖民地世界中,被 压迫民族正在逐步觉醒。 据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整理 图 A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示意图 图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双方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概述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并分析一战爆发前世界的主要 矛盾,图 B 与图 A 相比,意大利的立场有何变化? 【战后和平】 材料二 【战后和平】 材料二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 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 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 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

14、 护和平的作用。 20 世纪国际关系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国联成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联“在实 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的原因。 【战火重启】 材料三 【战火重启】 材料三 图 C罗斯福 “炉边谈话”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提出“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 伟大兵工厂”的主要背景,并分析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的影响。 【战后新秩序】 材料四 【战后新秩序】 材料四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 裁军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 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

15、决办法 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 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的祸殃。 摘编自伯恩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4)你是否赞同材料四所述观点,并说明理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就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谈谈你的看法。(3 分) 答案: (1)影响:世界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全球物质、政治、思想与文化的交流,客观 上是历史的进步。但是,扩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矛盾:列强之间的矛盾、 列强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变化:意大利原来参加同盟国,一战爆发后加 入协约国集团参加对同盟国集团作战。 (2)国联成立的原因:吸取一战的教训,建立一

16、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一些 资产阶级和平团体和当时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大力倡导等。没有起到应有作用的 原因:国联成立后,成为英法控制下争夺霸权、瓜分世界和维护其自身利益的 工具;为战胜国对殖民地的占领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 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 息纳粹。任何人都不能靠抚摸来 把老虎驯服成小猫我们自己 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这场战争的结局我们必须成 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推行绥靖纵容政策,客观上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背景:绥靖政策失败;纳粹德国在欧洲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法国败降; 英国坚持抵抗,急需帮助和支援;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法西斯对世界的 危害进一步加大;美国的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胁。影响: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取 得最后胜利;保护了民主国家和西方民主制度;增强了美国的军事实力,扩大 了美国的政治影响。 (4)观点:赞同。理由:联合国在成立后的 30 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大国 间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看法:反对 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