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文明建设讲座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759689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道德文明建设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道德文明建设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道德文明建设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网络道德文明建设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网络道德文明建设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道德文明建设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道德文明建设讲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道德文明建设讲座妙桥中学:王兴东各位同学: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上文明网,做文明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随之掀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随之掀起电脑网络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从事研究、传递信息、交流情感,互联网得到迅速普及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随之也衍生出一种互联网文化现象,这个时代也被誉为“网络时代”。但是我们也很不情愿的看到,互联网在加速信息交流、促进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尤其是对我们青少年影响尤甚。网上的腐朽文化,对我们青少年人生观

2、、价值观、道德观进行侵略;网上的黄色流毒,对我们青少年身心进行摧残;网上的暴力文化,对我们青少年行为进行误导。一些青少年受了网络的负面影响,甚至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活动,制造并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网上通过盗用他人银行帐号等方式谋取钱财、攻击合法网站、通过网络窃取他人研究成果所有这些,非常令人心痛,对我们青少年造成极大的危害。前不久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法院在不到一个月内审理了三个盗窃团伙案件,令人吃惊的是,这三个团伙的 26 名成员中年龄最大的 17 岁,最小的 14 岁,他们中,有中学生,但更多的是小学或初中毕业的无业人员,且全部是为了上网去行窃。一、案例分析:疯狂盗窃只为

3、上网 刚刚进入高中校门的王某,由于长期受网络诱惑,本来品学兼优的他成绩直线下降,整日里满脑子都是网络游戏,而父母给的那点零花钱即使舍不得买吃的和学习用品也根本不够上网的费用,于是他在网吧里结识的朋友指点下开始盗窃。白天,他向父母谎称到学校上课,晚上就与同伙一起上网、踩点行窃,这个逐渐形成的以王某为首的盗窃团伙,采取工具撬、钥匙捅等手段,从 2003 年 6 月到 2004 年 1 月短短 7个月时间,就在焦作市的烟酒店、超市、小卖部、双星服装专卖店疯狂盗窃 28 起,给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李涛今年 17 岁,小学“毕业”后一直游荡在家的他逐渐迷恋并沉湎于网络游戏,没有

4、工作也没有收入的他因无钱付帐就想到了偷,李涛每次到网吧上网时都带着螺丝刀、老虎钳、钢筋条等作案工具,上网上到无钱付帐时就与同伙带着工具去行窃。为了使偷来的东西在未出手时有地方存放,李涛等人还租了一间房子,几年来这一切都满过了家人。 个子瘦小、面色苍白的 15 岁少年田小宁在接受审讯时一直不停地用衣袖擦着额头的冷汗,他是在一次偷窃小卖部时,被主人发觉慌不择路误跳到法院院内被抓获的,抓获现场撒了一地的硬币和巧克力。在审判长陈述其犯罪事实时,田小宁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一手提着油条,一手拿着一把雨伞,任法警怎样相劝也不离开法庭门口,田小宁对自己参与盗窃 VCD、照相机、运动衣、运动鞋、电饭锅、现金以及玩具

5、枪、打火机等物品的罪行供认不讳并深感痛悔。审判庭内,田小宁冷汗淋淋,而室外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热泪长流. 在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检察院提供的几份起诉书中写道:被告人和军参与盗窃 13 起,总价值 55165.75 元;被告人荣华光参与盗窃 10 起,总价值 43644.25 元;被告人田亮参与盗窃 10 起,总价值 38762.75 元;被告人李涛参与盗窃 15 起,总价值 31463 元;被告人王明参与盗窃 10 起,总价值 12381.5 元,被告人王飞参与盗窃 26 起,总价值 8119.75 元;被告人李金胜参与盗窃 3 起,总价值 8119.75 元,而被告人谢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竟抢劫手机

6、 26 部. 法院在分别对这三起案件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和军、谢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被告人荣华光、田亮、李涛、王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被告人李涛、李金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这些被告人的行为均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均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下面我再为大家举几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例子,从中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下面我为大家举几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例子,从中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第一个例子:一个叫冬冬的杭州少年,因新闻媒体的介入在离家出走 14 天后被找到。找到之后他用简单的几个词形容

7、他这 14 个日夜:上网、吃饭、上网、睡觉、再上网、吃饭这十四个日夜,三百多个小时,他只玩一个以狩猎为内容的“传奇游戏”。14 天里泡过两家网吧,离家时从家里带出的 1000 元钱只剩下 300元。他说,那是一个自由的世界,网吧的椅子睡得很舒服,身边是和他一样的同伴。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永不回家”。但当在他快乐的游戏时,他的父母、老师、所有的亲戚以及其他认识不认识的人们都在到处得找他,为了找不到他而日夜难眠。第二个例子: 湖南益阳市琼湖中学一个 15 岁的学生小明,平时学习成绩优良,但自从迷上电脑游戏后,一发而不可收拾,经常连续十几小时的顶着电脑,学习成绩退步很大。最后因通宵上网玩游戏没钱

8、,两次将几门主课课本押给网吧老板,欠账 31 元。事后,因网吧追账,又怕老师追问课本下落,他一时想不开竟吃鼠药自杀,幸好被及时发现,避免了一场不应该有的家庭惨剧。最后一个例子 在一所一直以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引以为自豪的市级重点中学,校园网上的论坛 BBS 开通不到一个星期,踊跃的学生往 BBS 上发了大量帖子,大部分同学都积极发言,把 BBS 作为一个平等交流,各抒己见的场地,但是却有一部分学生发表的内容粗俗下流,恶浊不堪,甚至还有针对个别教师的恶毒谩骂和攻击。由于网络虚拟的特殊性,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人格表现不完全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

9、光明破坏神”的角色。 2.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1)在上网时言行随意放纵 由于网络缺乏监督性,所以上网的个体在具体上网时,往往会由于自身缺乏控制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而放宽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为此,有关部门特意在中学生中开展了有关于上网情况的调查,调查发现,有 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 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

10、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 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帐号上网。 2)对网络价值观念不够重视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 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 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 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 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 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 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

11、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帐号是不道德的。 3)在网络世界中人格冲突突出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制”、“表现自己另一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网络是虚拟的,神秘的,不信任、怕受骗、保护自己”、“尝试新的感受”、“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无聊”等等。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青少年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青少年学生还没有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

12、重道德标准。 以上讲了很多关于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出现比较普遍的问题,在学校里,我们也陆陆续续的发现有个别同学迷恋电脑游戏或者网上聊天等,经常一下课或者一有空余时间就通过教师的电脑上网,打游戏,有的同学还利用学校的电子阅览室,趁教师不注意进行联网游戏,不但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要耽误了自己的学习。也有的同学在休息日,进网吧打游戏,甚至通宵达旦。有这种现象的同学实际上已经缺乏了对自己的监督,甚至冒着违反校纪校规的危险,顶风而上。我们需要高速网络为我们带来的大量信息,我们也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同时我们也更需要清醒的明确如何正确使用电脑和网络。他们只是帮助我们学习、生活、娱乐的

13、工具,那么在上网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点什么呢?3.上网应该注意些什么?1) 适度上网长时间看着电脑,很容易造成眼睛的疲劳,在长时间伤亡,特别是打游戏时,人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时间久了会出现全身打颤、痉挛、摔物品,同时表现为健忘、头痛、脾气暴躁、注意力不能集中等。2) 警惕 “黄色”污染一些人利用 Internet 无国界、超控制的弱点,把“黄毒”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随着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色情站点向专业化过渡。色情站点泛滥的最严重后果之一,就是使未成年人过早地接触到不该了解的信息。3) 防止网络的不良影响一是丧失责任。一些“网虫”把网络看作是自己生活的全部,一些对网络一往情深的

14、青少年,甚至为上网而放弃上学。这不仅导致家庭及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而且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人格成长,尤其是影响青少年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二是网络犯罪。一些中小学生中,不乏有电脑奇才,他们一旦失去了法律的约束,就可能对网络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比如制造病毒、充当黑客等,危害网络安全。三是信息欺诈。人们上网聊天、交友多是不真实身份,使网络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虚假信息,易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约内容如下: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