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高考58篇名句默写补充练习试题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591743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山东高考58篇名句默写补充练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山东高考58篇名句默写补充练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山东高考58篇名句默写补充练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山东高考58篇名句默写补充练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山东高考58篇名句默写补充练习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 58 篇名句默写补充练习 (学生版,无答案) 屈原列传 【易错速填】 1疾痛惨 _,未尝不呼父母也。 2上称帝 _,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_而见义远。 4自疏 _污泥之中,蝉 _于浊 _,以浮游尘埃之外,不 获世之滋垢, _然泥而不 _者也。 【默写集训】 1 屈原列传 (节选)中司马迁对 “离骚” 一词的解释: _,_。 2 屈原列传(节选) 中司马迁连用“_,_”两个被动句写 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 做铺垫。 3 屈原列传(节选) 中司马迁对离骚的评价极高,他评价离骚的文字、言 辞的句子:

2、 _,_。 4 屈原列传(节选) 中司马迁认为离骚虽然内容细小但旨趣极大,所举的事例 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_,_。 5 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高洁品质的句子:_, _,_,_,_。 6屈原列传(节选) 中司马迁指出屈原 “怨”的缘由:_, _。 谏太宗十思疏 【易错速填】 1欲流之远者,必_其泉源。 2怨不在大,可畏_人。 3忧 _ _则思慎始而敬终,虑_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4仁者 _其惠,信者效其忠。 【默写集训】 1 谏太宗十思疏中“_,_”两句概括了历代 君王能创业却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2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中 , 写 诚 信 待 人 与 轻 视 他 人

3、会 产 生 迥 异 结 果 的 句 子 : _,_。 3 魏 徵 在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中 肯 定 民 众 力 量 的 句 子 : _ , _;_,_。 4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劝诫唐太宗要赏罚分明的句子:_, _。 5 谏太宗十思疏中,在选拔人才方面,魏徵提出了“_ , _ ” 的 策 略 , 表 明 这 一 策 略 能 使 百 官 各 尽 其 才 的 句 子 是 “_, _, _, _” 。 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_ , _。 六国论 【晚错速填】 思_先祖父 ,_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默写集训】 1 六 国 论 中 苏 洵 提 出 六 国 败 亡 原

4、 因 的 精 辟 论 点 : _ , _,_,_。 2 六 国 论 中 写 六 国 诸 侯 的 祖 辈 经 过 辛 勤 经 营 才 得 以 创 下 基 业 的 句 子 : _,_,_。 3 六国论中苏洵援引古人之语“_,_” , 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危害,印证了自己的结论。 4 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_” ;燕国灭亡的 原 因 是 “ _ , _ ”; 赵 国 灭 亡 的 原 因 是 “_” 5 六国论中苏洵借古讽今,把北宋与六国相比,劝谏统治者要吸取教训的句子: _, _, _ 。 游褒禅山记 【易错速填】 1而世之奇伟、_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2后世之 _其传而莫能名者,何

5、可胜道也哉!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_取之也。 【默写集训】 1 游褒禅山记中“_,_” 两句与“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相近。 2王安石在 游褒禅山记 中借仆碑抒发感慨,得到了 “_, _”的结论。 赤壁赋 【易错速填】 1举酒 _客,诵明月之诗,歌_之章。 2浩浩乎如 _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3舞幽 _之潜蛟,泣孤舟之_妇。 4山川相 _,郁乎苍苍。 5_千里, _旗蔽空, _酒临江,横 _赋诗。 6驾一叶之扁舟,举_樽以相属。 7寄 _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8相与枕 _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默写集训】 1 (201 9全国卷)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

6、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2 (2018全国卷) 苏轼赤壁赋 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 _。 ” 3 (2016全国卷)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下,朗诵诗 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 _。 ” 4(2014 全国卷)在 赤壁赋中, 苏轼用 “_, _”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5.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两句“_ , _”写出了月亮从东山升起前江面的自然景色,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6.苏轼的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 _,_。 7.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两句形容小船 像一片苇叶任意飘摇在宽

7、阔浩渺的江面上。 8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泛舟江上让人感到十分飘逸,像长了翅膀一样,脱离人世, 升人仙境的句子:_,_。 9 赤 壁 赋 中 写 船 桨 之 美 和 主 客 陶 醉 于 月 下 美 景 , 划 船 前 行 的 句 子 : _,_。 10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两句写箫声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出了箫声的感人。 11 赤壁赋中苏轼用“_,_”抒发其思慕“美 人”而不得的迷惘惆怅之情。 12 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手法,感叹个人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_,_。 13 赤壁赋 中,客人表示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天地,同明月相拥而永世长存的名句:

8、_,_。 14苏轼在 赤壁赋 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 天地万物的句子:_,_。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易错速填】 1_春者,春服既成。 2浴乎 _,风乎舞 _,咏而归。 【默写集训】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明志向,而是用温和自 谦的话循循善诱,他说:“ _,_。 ” 2 子 路 、 曾 皙 、 冉 有 、 公 西 华 侍 坐 中 公 西 华 认 为 自 己 仍 需 学 习 , 他 说 : _, _, _, _。 3 子 路 、 曾 皙 、 冉 有 、 公 西 华 侍 坐 中 曾 皙 用 “ _ , _”几句描绘了一幅在

9、大自然中临风一路酣歌的美好图景。 报任安书 【易错速填】 1古者富贵而名_灭,不可胜记,唯_非常之人称焉。 2 诗三百篇,大_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_旧闻。 4亦欲以 _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_色。 6则仆偿前辱之_,虽万被 _,岂有悔哉? 【默写集训】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列举多个事例说明古代圣贤郁结发愤后的成果,其 中以左丘明为例的句子是“_,_”以孙子为例的句 子是“ _,_。 ”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自言创作史记的宗旨_ , _,_。 3.司马迁在信中向任安诉说,如果自己能忍辱著成史记,使其广为流传,那么 “_,_,_?”体现了他的勇敢与坚定。 过秦论 【易错速填】 1九国之师, _巡而不敢进。 2_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销锋_,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 之民。 3锄 _棘_,非 _于钩戟长 _也。 4一夫作难而七庙_。 【默写集训】 1 过秦论(上) 中运用排比、夸张的手法,铺陈渲染秦孝公有统一四海、独占天下 之 心 的 句 子 : _ , _ ,_ , _。 2 过秦论 (上) 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