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中考物理考点强化训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591628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0中考物理考点强化训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备战2020中考物理考点强化训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备战2020中考物理考点强化训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0中考物理考点强化训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0中考物理考点强化训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 2020中考物理考点强化训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 C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 D用不同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2.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 行交谈,其原因是() A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B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C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D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可以传声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D “禁止鸣笛

2、”是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 B. 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C. 教室内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D. 分辨出合奏中的各种乐器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5.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 的舞台上, 用一个“啊”字唱出了 “整 个春天”。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 A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6.下列实验活动,不能探究声音

3、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 雨天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B. 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够听到清脆的声音 C. 把一个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D. 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7.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 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 这是因为() A.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B. 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C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D. 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C. 只要物体振动,我

4、们就能听到声音 D.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9.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 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A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C.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D.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0.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 用来探究 ( )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D.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11.以下现象中,用以说明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是() A.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 B.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跳动

5、 C.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 D.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声音会逐渐变小 12.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A. 防止声音发生振动B. 增强回声C. 减弱回声D. 为了装饰剧场 13.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A. 锣的声调变低 B. 声音已传向远方 C. 锣面的振幅减小 D. 锣面停止了振动 1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B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C. 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D. 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6、 二、填空题 15.小红在黑板前给学生们讲题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_产生的,学生们听到她的声音 主要是通过 _传播的 16.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 象说明发声体在 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 料球弹起, 这个现象说明 _ 能传声, 同时还说明声波能传递 _(选填 “信息” 或 “能量”) 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_ 如果这个实验在月球上做则 _ ( “能”或“不能” )看到小球被弹起,理由是 _ 17.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 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填“

7、会”或“不会” )发生变化。 18.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1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诗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 声,这是由于寒山寺的大钟受撞击发生了_,在_中以 _形式传入人的 耳中,引起人耳的_振动 三、实验探究题 20.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 (2)在实验中用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

8、代替),把 _的振动转化成了乒乓球的振动, 便于观察;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 21.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 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 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_(选填“能”或“不能” )听 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是:_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_ 22.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

9、将会逐渐_。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 23. ( 2019安徽, 2)如图, 水面上两船相距15 km , 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 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 , 通过水里的 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 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 m/s 备战 2020中考物理考点强化训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 C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 D用不同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答案】 B

10、 2.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 行交谈,其原因是() A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B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C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D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 D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可以传声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D “禁止鸣笛”是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 B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 B. 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C. 教室内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D. 分辨出合奏中的各种乐器主要是

11、依据音调的不同 【答案】C 5.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 的舞台上, 用一个“啊”字唱出了 “整 个春天”。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 A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 D。 6.下列实验活动,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 雨天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B. 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够听到清脆的声音 C. 把一个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D. 扬声器播

12、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答案】 C 7.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 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 这是因为() A.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B. 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C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D. 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答案】 A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答案】 D 9.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 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

13、,它说明了() A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C.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D.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 C 10.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 用来探究 ( )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D.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 A 11.以下现象中,用以说明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是() A.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 B.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跳动 C.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 D.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声音会逐渐变小 【答案】 D 12.

14、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A. 防止声音发生振动B. 增强回声C. 减弱回声D. 为了装饰剧场 【答案】 C 13.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A. 锣的声调变低 B. 声音已传向远方 C. 锣面的振幅减小 D. 锣面停止了振动 【答案】 D 1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B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C. 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D. 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答案】 A 二、填空题 15.小红在黑板前给学生们讲题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_产生的,

15、学生们听到她的声音 主要是通过 _传播的 【答案】振动;空气 16.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 象说明发声体在 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 料球弹起, 这个现象说明 _ 能传声, 同时还说明声波能传递 _(选填 “信息” 或 “能量”) 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_ 如果这个实验在月球上做则 _ ( “能”或“不能” )看到小球被弹起,理由是 _ 【答案】振动;气体;能量;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不能;月球上没有空气 17.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 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填“会”或“不会” )发生变化。 【答案】振动;会。 18.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