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复习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590753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中考复习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中考复习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中考复习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中考复习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中考复习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如图 1 为人体某一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图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细胞内有 23 对染色体 B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 C体细胞内有 22 对常染色体和 1 对性染色体 D该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44 条 XX 2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 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图2 所示的白化病遗传图解,请说明11 号个 体可能的基因组成是( ) AAa或 aa BAA Caa DAA或 Aa 3现有精子、卵细胞、女性体细胞、男性红细胞各一个,这些细胞中的X染色体加起来至少有( ) A5 条 B 4 条 C 3 条 D 2 条 4某夫妇打算生第二胎,他们第一胎生的是

2、个女孩,则他们第二胎生男孩的概率为( ) A0 B 100% C50% D 75% 5有人预测,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可能会加剧,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 你不认同的是 ( ) A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B人的性别是在胎儿发育后期才决定的 C自然状况下,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D人的性别取决于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6二孩政策引起许多家庭的关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B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XY C女性只产生一种决定性别的卵细胞 D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7如图 3 表示染色体中蛋白质、DNA 、基因之间的关系。则甲、乙、丙依次是( ) 图 1 图 2

3、 A基因、 DNA 、蛋白质 BDNA 、基因、蛋白质 C基因、蛋白质、DNA DDNA 、蛋白质、基因 8无花果有红色和黄色之分,如果红色由显性基因(T) 控制,现用两株红色无花果进行杂交实验,结 果如图 4。该实验亲代的基因型分别是( ) ATT、 TT BTT、 Tt CTt、 TT DTt、 Tt 9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 A44,XX B 44, XY C 22,X D 22,Y 10禾本科植物中的簇毛麦生长繁茂,抗病性好,对小麦条锈、叶锈、秆锈病均有抗性。其体细胞中染 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 叶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4、14 条 B. 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7 条 C. 各种抗病性状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D.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11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 A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只含X或 Y染色体,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只含X染色体 B正常情况下,体细胞内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C一条染色体上虽然含有多个基因,但不是每个基因都要将遗传信息表达出来 图 3 图 4 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12学习了性状的遗传后,同学们议论纷纷。甲:“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一定相同。”乙:“性状表 现相同,则基因组成一定相同。”丙:“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被隐藏起来。”丁:“生物的变异都能 遗

5、传给后代。”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乙、丙 C丙、丁 D甲、乙、丙、丁 13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 DNA分子上都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基因 B父母都是有耳垂的,生下的子女不一定都有耳垂 C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 D凡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都不可遗传 14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人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数目是相同的 C男性的精子中只有X或 Y染色体,体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 D堂兄妹和表兄妹婚配后产生的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所以禁止近亲结婚

6、 15下列对生物遗传变异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一只白色幼虎,可能是基因突变 B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C花生果实的大小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转基因鼠的获得是基因控制性状的典型实例 16每个人从生命的诞生到个体的发育,都与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密切相关。 (1) 如图 5 表示基因、染色体、DNA 、性状和细胞核等生物学名词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将其填写完整: 是 _;是 _;是 _。 (2) 请据图 6 回答问题: 中的性染色体是_。 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 17人类的直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是3 个家庭遗传的情况。 组别父亲母亲子代

7、家庭 1 直发直发儿子直发、女儿卷发 家庭 2 卷发卷发女儿卷发 家庭 3 直发卷发儿子卷发、女儿直发 回答下列问题: (1) 这对相对性状中的_是显性性状。 (2) 如果用A、a 分别表示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家庭3 子代中,卷发的基因组成 是_,直发的基因组成是_。 (3) 如果家庭2 再生育一个孩子,生男孩的可能性是_%,出现卷发孩子的可能性是_%。 18科研人员利用农场里不同性状的小麦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小麦属于禾本科植物,在生物分类中,比“科”小一级的分类单位是_。 (2) 小麦的生殖方式为_,这种方式繁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3) 小麦有多种

8、性状,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和_共同作用的结果。 (4) 科研人员利用纯种抗锈病小麦和纯种感锈病小麦进行杂交,子一代全为抗锈病小麦;子一代之间相 互交配,子二代既具有抗锈病的,又具有感锈病的。已知该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理论上子二代抗锈 病小麦中有 _( 用分数表示 ) 含有感锈病基因。 (5) 某同学想确认抗锈病小麦对小麦锈菌的抗病能力比普通小麦强,方案为:选择多株抗锈病小麦,接 图 5 图 6 (2) 请据图 6 回答问题: 中的性染色体是_。 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 17人类的直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是3 个家庭遗传的情况。 组别父亲母亲子代 家庭 1 直发直发儿子直发、女儿卷发 家

9、庭 2 卷发卷发女儿卷发 家庭 3 直发卷发儿子卷发、女儿直发 回答下列问题: (1) 这对相对性状中的_是显性性状。 (2) 如果用A、a 分别表示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家庭3 子代中,卷发的基因组成 是_,直发的基因组成是_。 (3) 如果家庭2 再生育一个孩子,生男孩的可能性是_%,出现卷发孩子的可能性是_%。 18科研人员利用农场里不同性状的小麦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小麦属于禾本科植物,在生物分类中,比“科”小一级的分类单位是_。 (2) 小麦的生殖方式为_,这种方式繁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3) 小麦有多种性状,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和_共同作用的结

10、果。 (4) 科研人员利用纯种抗锈病小麦和纯种感锈病小麦进行杂交,子一代全为抗锈病小麦;子一代之间相 互交配,子二代既具有抗锈病的,又具有感锈病的。已知该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理论上子二代抗锈 病小麦中有 _( 用分数表示 ) 含有感锈病基因。 (5) 某同学想确认抗锈病小麦对小麦锈菌的抗病能力比普通小麦强,方案为:选择多株抗锈病小麦,接 图 5 图 6 (2) 请据图 6 回答问题: 中的性染色体是_。 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 17人类的直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是3 个家庭遗传的情况。 组别父亲母亲子代 家庭 1 直发直发儿子直发、女儿卷发 家庭 2 卷发卷发女儿卷发 家庭 3 直发

11、卷发儿子卷发、女儿直发 回答下列问题: (1) 这对相对性状中的_是显性性状。 (2) 如果用A、a 分别表示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家庭3 子代中,卷发的基因组成 是_,直发的基因组成是_。 (3) 如果家庭2 再生育一个孩子,生男孩的可能性是_%,出现卷发孩子的可能性是_%。 18科研人员利用农场里不同性状的小麦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小麦属于禾本科植物,在生物分类中,比“科”小一级的分类单位是_。 (2) 小麦的生殖方式为_,这种方式繁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3) 小麦有多种性状,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和_共同作用的结果。 (4) 科研人员利用纯种抗锈病小麦

12、和纯种感锈病小麦进行杂交,子一代全为抗锈病小麦;子一代之间相 互交配,子二代既具有抗锈病的,又具有感锈病的。已知该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理论上子二代抗锈 病小麦中有 _( 用分数表示 ) 含有感锈病基因。 (5) 某同学想确认抗锈病小麦对小麦锈菌的抗病能力比普通小麦强,方案为:选择多株抗锈病小麦,接 图 5 图 6 (2) 请据图 6 回答问题: 中的性染色体是_。 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 17人类的直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是3 个家庭遗传的情况。 组别父亲母亲子代 家庭 1 直发直发儿子直发、女儿卷发 家庭 2 卷发卷发女儿卷发 家庭 3 直发卷发儿子卷发、女儿直发 回答下列问题:

13、(1) 这对相对性状中的_是显性性状。 (2) 如果用A、a 分别表示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家庭3 子代中,卷发的基因组成 是_,直发的基因组成是_。 (3) 如果家庭2 再生育一个孩子,生男孩的可能性是_%,出现卷发孩子的可能性是_%。 18科研人员利用农场里不同性状的小麦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小麦属于禾本科植物,在生物分类中,比“科”小一级的分类单位是_。 (2) 小麦的生殖方式为_,这种方式繁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3) 小麦有多种性状,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和_共同作用的结果。 (4) 科研人员利用纯种抗锈病小麦和纯种感锈病小麦进行杂交,子一代全为抗锈

14、病小麦;子一代之间相 互交配,子二代既具有抗锈病的,又具有感锈病的。已知该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理论上子二代抗锈 病小麦中有 _( 用分数表示 ) 含有感锈病基因。 (5) 某同学想确认抗锈病小麦对小麦锈菌的抗病能力比普通小麦强,方案为:选择多株抗锈病小麦,接 图 5 图 6 (2) 请据图 6 回答问题: 中的性染色体是_。 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 17人类的直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是3 个家庭遗传的情况。 组别父亲母亲子代 家庭 1 直发直发儿子直发、女儿卷发 家庭 2 卷发卷发女儿卷发 家庭 3 直发卷发儿子卷发、女儿直发 回答下列问题: (1) 这对相对性状中的_是显性性状。 (2) 如果用A、a 分别表示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家庭3 子代中,卷发的基因组成 是_,直发的基因组成是_。 (3) 如果家庭2 再生育一个孩子,生男孩的可能性是_%,出现卷发孩子的可能性是_%。 18科研人员利用农场里不同性状的小麦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小麦属于禾本科植物,在生物分类中,比“科”小一级的分类单位是_。 (2) 小麦的生殖方式为_,这种方式繁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3) 小麦有多种性状,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和_共同作用的结果。 (4) 科研人员利用纯种抗锈病小麦和纯种感锈病小麦进行杂交,子一代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