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心理知识竞赛题库[参考]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7571596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年心理知识竞赛题库[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4年心理知识竞赛题库[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4年心理知识竞赛题库[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4年心理知识竞赛题库[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4年心理知识竞赛题库[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年心理知识竞赛题库[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年心理知识竞赛题库[参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Knowledge conteston知 识 竞 赛精品文档可编辑版一、单选题1. 当人的愿望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A补偿B 分离C 幻想D 升华 2. 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正常还是变态,首先必须考虑以下哪个要素()A家庭B职业C 信仰D 文化3. 妄自尊大并总是需要得到别人注意和赞美,这些特点是哪一种人格障碍类型的表现() A自恋型B 反社会型C 偏执型D 控制型 4. 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A 恐怖症B 一般性焦虑障碍C 抑郁症D 强迫症 5. 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

2、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A 刻板印象B 社会吸引C 从众D 服从6.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A 自觉性B 果断性C 自制性D 坚持性7. 考试焦虑主要属于()方面的问题。A 情绪B 气质C 性格D 行为8. 在下列影响人际关系相似性的因素中,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A 兴趣B 性格C 知识水准D 价值观念9. 下列陈述不能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是()A 避免类似情境B 总结经验教训C 调节抱负水平D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10. 追求完美、自尊心脆弱、控制欲望强、自视甚高、将不完美等同于不可爱、不值得爱的是()A 自卑者B 自负

3、的人C 完美主义者D 偏执者11. 人的气质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以及()A 独立质B 严谨型C 兴奋型D 胆汁质12. 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A 刻板印象B 首因效应C 光环效应D 近因效应13. 利他主义的表现()A 人不为我,我不为人B 人为财死C 辛苦我一个,幸福十万家D 逃避责任14. 不是积极心态的作用的是()A 内心的平静B 信心C 成功的意识D 浮躁15. ()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维持、调节功能。A 注意B 记忆C 表象D 想象16. 某生学习成绩

4、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A 升华B 补偿C 退行D 转移17. 智力是以()为核心。A 观察力B 思维力C 注意力D 记忆力18. 勤奋、懒惰、谦虚、骄傲,这些反映的是()特征。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情感19. 情绪的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是错的?()A 具有两极性B 具有比情感更强的强度C 具有不稳定性D 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20.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A 家庭内部B 社会环境C 人际关系的处理D 自身的内部冲突21. 人在危险紧急意外事件出现时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化称为()A 激情B 心境C

5、激越D 应激22. 幻觉是指()A 虚幻的知觉B 正常知觉现象C 错误的知觉D 歪曲的知觉23. 认为有人在议论他,街上的人及汽车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这可能是()A 超价观念B 关系妄想C 幻觉D 错觉24.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A 自我实现B 和谐人际关系C 保持人格完整D 保持协调情绪25. 人在欢乐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悲痛时捶头顿足,这是()A 声调表情B 身段表情C 面部表情D 激情表情26. 人们遭遇不良情绪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为()A 喝酒B 吃大量的东西C 压抑负性的情绪D 和朋友倾诉27. 错觉是()A 对错误东西的知觉B 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知觉C 错误的东西引起的知

6、觉D 变了形的感觉28. 当天识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A 24小时内B 第二天C 第三天D 第二周29. 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关键在于各自能否()A 改善交往情境B向对方施以恩惠C 增加交往频率D 向对方作自我表露30. 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法,称为()A 否认作用B 合理化作用C 投射作用D 幻想作用31.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A 前摄干扰B 倒摄干扰C 消退抑制D 超限抑制32.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 多血质B 胆

7、汁质C 粘液质D 抑郁制33. 通过催眠,以下哪一项最有可能达到()A 超常的体力B 止痛C.增强记忆力D 睡眠样脑电波34. 吴明认为自己再班级中属于“尖子生”,这种对自己在群体中地位的意识成为()A 胜利自我B 社会自我C 心理自我D 理想自我35. “对自己近阶段的表现感到欣慰的满意”,这属于自我意识结构中的()A 自我认识B 自我监督C 自我评价D 自我体验36.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A 感觉登记B 注意C 组块D 复述37. 凭借经验,解决的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A 爬山法B 算法式C 逆推法D 启发式38. 在那些从初始状态出发虽可以有很多种

8、走法但只有一条路能达到目标状态的问题解决中,较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A 爬山法B 逆推法C 尝试错误法D 手段目的法39. 阅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时,头脑中形成“阿Q形象”的过程称为()A 再造想象B 创造想象C 无意想象D 想象表现40. 人脑对自己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A 联想B 综合C 类比D 想象41. 人们提起天安门就会想到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这种联想主要属于()A 接近联想B 类似联想C 对比联想D 因果联想42. 短跑的技能迁移到足球,篮球的跑动技能上称为()A 两侧性迁移B 逆向迁移C 负迁移D 动作性迁移43. 不属于个性心理体征的是()

9、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智商44. 动机的产生式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上()A 能力B 气质C 个性D 需要45. 回答“正方形有几条边”这一问题,主要远用()A 陈述性知识B 程序性知识C 策略性知识D 常识性知识46. 为了在学习中更好地加强记忆,教师可能指导学生远用有关记忆的()A 陈述性知识B 程序性知识C 策略性知识D 常识性知识47. 就知识与智力的关系来看,在智力形成和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 陈述性知识B 程序性知识C 策略性知识D 常识性知识48. 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学习理论,对“举一反三”最适合的解释是()A 上位学习B 相关下为学习C 派生下位学习D 并例结合学习49.

10、衡量人际关系好坏的最主要指标是交往双方的()A 交往次数B 心理距离C 行为表现D 互惠程度50. 在人际关系的三种成分中,最主要的是()A 认知成分B 情感成分C 意志成分D 行为成分51. 有的学生希望通过交往与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得到翔接纳,其想要满足的人际需要时()A 情感的人际需要B 控制的人际需要C 包容的人际需要D 利用的人际需要52. 学校的领导方式会影响一个班的课堂学习管理的效果,最好的领导方式是()A 控制式的B 自由式的C 专制式D 民主式的53. 当班级规模过大时,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就弱,不易建立群体规范,最适宜的班级集体人数为()A 510人B 10-20人C 304

11、0人D 5060人54. 一个考试作弊的学生,为了减轻由此带来的自责而相信同班大多数同学在作弊,这种防卫机制称为()A 转移作用B 幻想作用C 投射作用D 否认作用55. 所谓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下列哪种防卫机制的表现()A合理化作用B 转移作用C 投射作用D 幻想作用56. 一个学生平时在集体场合中不敢发言,当他一旦主动发言时,教师就表扬他,这种影响学生行为的改变的方法,称之为()A 代劳币奖励法B 行为规范法C 行为塑造法D 强化法57. 人们常说的“眼不见为净”,是下列哪种防卫机制的表现()A 转移作用B 幻想作用C 投射作用D 否认作用59. 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是()A

12、社会关系B 朋友关系C 层次关系D 亲子关系60. 人的最基本实践活动是()A 学习B 社交C 劳动D 思维61. 不是人际关系的作用是()A 幸福感B.心理健康 C.身体健康 D.自我表现62.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A 替来访者做决定B 有条件的尊重来访者C 为来访者保密D 对来访者的行为作道德判断63. 强迫观念指()A 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B 外部强加于自己的错误观念C 头脑中反复出现,但又难以摆脱的固定观念D 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信念64. 人类最基础或最原始的情绪没有()A 激愤B 愤怒C 快乐D 恐惧65. 儿童做了好事之后,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这在行为主义中被称为()

13、A 反映B 刺激C 联结D 强化66. 我们曾经去过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看过天安门后,至今在头脑中还能浮现出天安门城楼的形象,这是()A 运动表象B 一般表象C 记忆表象D 想象表象67. 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法,称为()A 否认作用B 合理化作用C 投射作用D 幻想作用68. 学习者在观察旁样后马上采取行动,然后再观察,再采取行动,这种示范行为方式()A 象征性示范B 创造性示范C 行为示范D 参与示范69. 几个人骑车回比一个人骑车快,这种现象称为()A 社会助长作用B 从众心理作用C 模仿作用D 服从心理70. 足球比赛时,若一方球队失利,有时球迷们一哄而上做出扔东西,闹事等不理智的行为,这种想象为()A 去个性化想象B 群体极化效应C 社会促进作用D 模仿作用71. 小兰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她感到痛苦,这种想象的产生是因为学校群体对其成员具有()A 群体功能B 归属功能C 期待功能D 塑造功能72. 人在做梦时,大脑处于()状态A 快速眼动睡眠 B 非快速眼动睡眠C 快速眼动睡眠与非快速眼动睡眠同时存在D 两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