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12-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568332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12-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沈阳市12-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沈阳市12-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沈阳市12-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沈阳市12-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12-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12-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14届)语文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卷 (选择题 共36分)一、语言基础(本大题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丰稔(rn) 自给(j) 盘桓(hun) 田畴(chu)B.东皋(go) 载欣载奔(zi) 台隍(hung) 潦水(lo)C.涸辙(h) 帝阍(hn) 秀闼(t) 鹤汀凫渚(zh)D.捧袂(mi) 怙恶不悛(qun) 不稂不莠(yu) 逸兴遄飞(chun)2.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

2、分)A.不为已甚 沧海一粟 对薄公堂 耳濡目染B.匪夷所思 纷至沓来 风糜一时 好高骛远C.甘之如饴 功亏一篑 过犹不及 固步自封D.积腋成裘 竭泽而渔 脍炙人口 梁上君子3.下列词语中解释有误一组是( )(3分)A.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矫厉:造作勉强B.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止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霁:雨后初晴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贫穷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3分)A.当然过于夸大的道义规范会导致空虚迂腐而又不合常理的行为,不论它看来有多么美好,也不足为训。B.改革开放,使广告从刚刚开启的国门挤进中华大地,并以前无古人的速度在这古老土地上扎根,开花,

3、结果。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D.这次征文的来稿多是些不刊之论,很难公开发表。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A凡事预则立。为了消除校车的安全隐患,辽宁省新近出台了不少举措,旨在通过严加管理来促进校车制度的规范与安全。B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其设计充满了想象力。C美国民众在纽约发起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政府的权钱交易和贫富差距日增等问题,如今已成为席卷全美的社会运动。D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宇宙飞

4、船,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国人无不为它所骄傲。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裁。 。 。 , 。 ,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它景物也十分简练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

5、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 B C D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之源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个距今6500年以上的黄铜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铜制品。而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1977年在甘肃东乡出土的一把公元前3000年的铜刀,据激光光谱分析为锡青铜。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这些似乎都可以表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体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一直延续至更后期。1885年,英国伦敦大学的拉古别里

6、提出了中国文明“西来说”。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根据他发现的仰韶文化彩陶,指出中国史前彩陶与中亚、东欧史前彩陶类似,于是“西来说”获得了考古资料的支持。但不久之后,中国考古学者在山东龙山城子崖和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了中国本土文化史前时代的遗物。这时若再说中国史前时代皆一片空白,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便很难成立了。所以1930年以后,许多外国学者多采用折衷的说法,即中国本土有人长期居住,但远在史前时代就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而产生文化的进展,这其中当然也即包括我国古代文化重项:青铜文化。“西来说”,多是外国学者提出,而其主要支持力量也来自于中国域外,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恐怕不会比中国本土的

7、多数学者深厚,多数也未亲见国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学说建立的基础也难免不扎实。他们起初抱有一个结论,但是新的考古材料的出现完全否定了他们的论断后,他们很快就作出了调整,大意不变,只是很识时务的避开了矛盾,这就显得有点可笑,他们的论断是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呢?对“西来说”我们有两点学术上的质疑。首先,既为西来,则肯定是由西向东由早渐晚。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洲的东部。中国的东部及东南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南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西部有天山山脉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这一切使古代中国成为一个基本上与外界

8、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但再具体细究,基本上有三处方位可勉强称为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至于其他地区,我们结合当时的人类技术当可轻易否定。路径即已找定,那么青铜文化的出现在几条所谓的路径上是否由西向东就都比中原早呢?科学的考古学材料告诉我们:很遗憾。北方地区早期铜器发现于朱开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早于公元前2000年的铜器尚未发现。新疆地区青铜器的出现更是已经晚至公元前十六世纪以后,而且据研究,其青铜文化是从东方的甘青地区西传去的。云滇地区青铜文化的形成也已在公元前十三世纪以后,而且从北方南传的信息因素甚多。其次,青铜文化既为西方传来,则我国,特别是文明最先诞生的

9、中原地区,就应该存在着不说全部但也有较主要的一些西方文化面貌,如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青铜雕像、欧贝德文化标志神权和王权的权杖、西亚早期文明艺术中的金面罩等等,但这些因素在中原青铜文化中都不存在,文化面貌完全不同。“西来说”疑点多多,且兴起于上世纪初资料匮乏的条件下,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愈难自圆其说。中国古代文明是在本土以中原为核心和领头,多元积累,一元出现和成熟起来的。7下列关于“西来说”的表述,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3分)A“西来说”是伦敦大学拉古别里在1885年针对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提出来的一种理论,瑞典人安特生的考古发现成为这一学说重要的考古学证据。B“西来说”坚持认为

10、中国大陆史前时代是一片空白,中原地区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而不是在本土产生的。C“西来说”的赞同者多是外国人,其中多数人未亲见国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而且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没有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D“西来说”兴起于上世纪初资料匮乏的条件下,而且至今存在很多疑点,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它愈难自圆其说。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的源头到底在哪里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到目前还得不到解决。B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的黄铜片是我们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铜制品。甘肃东乡的公元前3000年的铜刀,是我们目前所知中国

11、最早的青铜器。C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D古代中国处于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只可能是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量的考古资料说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呈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而且一直延续了较长时期。B事实证明,我国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不仅不是西来的,而且从本土产生以后还向周围传播,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C各种不同的古代文化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面貌,这些面貌是后世研究者识别他们并区别不同文化的重要依据,D中原地区的

12、青铜冶炼技术早于世界其他地区,青铜文化也远比其他地区辉煌,所以青铜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项。三、文言文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小题3分,共9分)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

13、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

14、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B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徙:迁移C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11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 )(3分)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诚未得高枕而治也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A B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