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1届高三复习模拟检测加详细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755148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1届高三复习模拟检测加详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11届高三复习模拟检测加详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11届高三复习模拟检测加详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11届高三复习模拟检测加详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11届高三复习模拟检测加详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1届高三复习模拟检测加详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2011届高三复习模拟检测加详细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教版 2011 届高三复习模拟题(九)地 理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第卷 (选择题 共 50 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4.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2008 年 3 月 29 日,新西兰和斐 济当地时间晚上

2、 8 时率先开始 “熄灯,让地球睡一小时”活动。随后世界上 38 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城市按照时区依次熄灭灯光,参与这一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发起的活动。据此回答 13 题:新西兰 惠灵顿时间与北京时间 24 小时时差对照表北 京 时 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惠 灵 顿 时 间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0 1 2 31新西兰和斐济开始此活动时, 北京时间是( )A4 时 B18 时 C16 时 D24 时2全球率

3、先开始“熄灯一小时”时,下列位于东半球和昼半球且昼夜等长的是 ( )A0150E B20W150EC20W 160E D0 160E3全球开展“熄灯一小时”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光污染 C能源紧张 D土地沙漠化解析该题组是以“熄灯,让地球睡一小时”这个事件为情境,考查地球运动和全球环境问题等知识。第1 题,由图新西兰斐济采用的是东十二区的区时,与北京时间相差 4 小时,早于北京。选 C。第 2 题,全球率先开始“熄灯一小时”时为新西兰时间 3 月 29 日 20 点,只有吃到昼夜等长,赤道上昼半球的范围是 6 点到 18 点的范围,为东半球为 20W0160E。选 B。

4、第 3 题,全球的电力主要是煤电,熄灯可以节省电力资源减少对煤炭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产生。选 A。下图所示区域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读图完成 46 题。4.图中公路线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了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5.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6.图示区域多发性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 B寒潮 C泥石流 D洪涝【解析】该组题目以横断山区交通景观图为情境,考查区域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交通)等内容。第 4 题,读图即可得知交通线是在谷地中,大致沿同一高度分布和延伸。选 C。第 5 题,据题设“所示区域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5、之说,说明该地有明显的垂直地域分异。选 D。据此,第 6 题,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选 C。【答案】4. C 5.D 6.C读下列“某类 型企业迁移动因图”,完成 79题。7影响该企业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政策和动力 B原料和市场 C交通和劳动力 D燃料和原料8 该企业类型可能是来源:Zxxk.ComA建筑材料业 B啤酒工业 C电器装配工业 D 有色冶金工业9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考虑,该企业类型可以开发的原料资源是A生活污水 B工业废碴 C煤矸石和煤渣 D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气【答案】7D 8D9B【解析】该组题目是以“某类型企业迁移动因图”为情境,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类型和循

6、环经济等内容。第 7 题,读图可知,影响该类型企业的最大的两种区位因素分别是燃料和原料,故选 D。第 8 题,既需要靠近原料产地,又要靠近燃料产地,这是有色冶金工业的典型区位特征。故选。第 9 题,有色金属矿产的品位低,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故选 B。读下图,完成 1012 题。10.图中所示的区域,应是A盆地 B河谷平原 C流域 D低地11.形成该区域的作用,主要是A地质作用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流水侵蚀12.图中字母 N 表示的地理事象是A分水岭 B山脊 C刃脊 D等高线【解析】该题组是以河流素描图为情境,考查河流流域、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等相关内容。第 10 题,图中所

7、示的区域为河流的集水区域,即流域。选 C。第 11 题,图示区域的地表景观与河流密切相关,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选 D。第 12 题,大气降水降落到 N 处后,一部分汇入图中河流,另一部分汇入其他河流,所以 N 处为分水岭。选 A。【答案】10.C 11.D 12.A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上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期间,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等值线图”,读图完成 1315 题。13读图可知,地下水位下降的形状呈A竖井状 B同心圆状 C漏斗状 D簸萁状14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可 能有蒸发强烈 地表植被覆盖率高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的发展A B C D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沉降与

8、地下水位下降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B地面沉降属于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C地面沉降将对地表建筑物不会产生危害 D科学合理的利用地下水资源是防治地面沉降的有效措施之一【答案】13C 14B 15D【解析】该组题目是以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地下水位与地面沉降等值线图为情境,考查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地面沉降的治理等内容。 第 13题,读图可知,地下水水位等值线有两个闭合中心,地下水位由中心最深,向四周呈放射状变浅,呈漏斗状。第 14 题,蒸发强烈导致地表水减少,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少。传统农业过于粗放,过度的开采地下水,灌溉的各个环节均造成水的浪费。植被覆盖率高有助于增加下渗。循环经 济是一种节水的经济。故选 B。

9、第 15 题,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下降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地面沉降属于一种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将对地表建筑物产生严 重危害。故选 D。读下图,完成 1619 题。 16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A森林 B草原 C沼泽 D荒漠17.图中 1、2 两种植被类型,分别体现了A1-纬度地带性 2-经度地带性来源:Zxxk.ComB1-垂直地带性 2-非地带性C1-非地带性 2-垂直地带性D1-经度地带性 2-纬度地带性18.1 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其分布面积最大的是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美洲大陆19.2 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

10、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解析】该组题目以两种植被类型的世界分布图为情景,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植被/自然带分布、成因等方面的知识。第 16 题,据图植被 1、2 的主要分布地区,可得植被 2 位于赤道两侧地区,应为热带草原,植被 1 位于温带大陆的沿海和内陆之间的过度地带,应为温带草原。故选 B。第 17 题,植被 1 是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热带草原气候控制下形成的,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主要体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植被 2 主要是因为所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而形成的,主要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 D。第 18 题,温带草原属于经度地带性的植被

11、,其分布面积与所在大陆的面积呈正向关性。故选 A。第 19 题,热带草原与热带草原气候在空间封不上具有明显的对应一致性。故选 C。【答案】16. B 17.D 18.A 19.C(上海市黄浦区 2009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13 题)据报载,修建跨越台湾海峡的海底隧道已 经正式列入我国交通长期发展规划。回答 2022 题。20.此项工程首先必须考虑的自然因素是A气象条件 B洋流条件 C生态环境 D地质构造21.台湾海峡沟通的海域是A渤海和东海 B黄海和东海C黄海和南海 D东海和南海22.下图是台湾省沿北回归线某些要素变化图,其中反映光照情况的曲线是A B C D【解析】该题组是以修建跨越台湾

12、海峡的海底隧道这一规划为情境,考查交通、气候等相关知识。第 20题,修建跨海隧道因为是在地下而且还是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附近,所以要考虑地质构造。选 D。第 21题,无图考图题,考查中国地图知识,台湾海峡沟通了南海和东海。选 D。第 22 题,有台湾省的地形结合大气环流可知。选 A。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 读下图完成 2325 题。23图中复种指数的排列顺序,主要体现的地理分布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24.福建省复种指数偏低的原因是A纬度较高 B地处内陆 C工业发达 D海拔较高25.山东与江西相比,其农产品主构成主要是A山东春小麦、玉米 江西

13、水稻、油菜B山东冬小麦、玉米 江西水稻、油菜C山东冬小麦、玉米 江西水稻、甜菜D山东冬小麦、青稞 江西水稻、油菜【解析】该题组是以复种指数为情境,考查气温、热量带分布等相关内容。第 23 题,复种指数主要受积温(热量)的影响,而影响积温的因素主要是纬度因素,所以其主要体现的地理分布规律是纬度地带性。选 A。第 24 题,福建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属于亚热带,复种指数应比较高,导致复种指数偏低的直接原因是热量不足,而影响热量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海拔高。选 D。第 25 题,山东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暖温带,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玉米,江西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主要农作物水稻、油菜。选 B。【答案】

14、23.A 24.D 25.B第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本卷共 4 大题,共 50 分。第卷得分 第卷得分 总分 核分人26 (14 分)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最外圈表示赤道。请在图中画出太阳直射北纬 20 度、东经 120度时的等太阳高度线;并请在等太阳高度线上标明晨线和昏线。要求:除太阳直射点和晨昏线外,只画出一条等太阳高度线即可。(6 分)(2)试分析说明此时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 (4 分)(3)此时,我国的华北地区可能正在从事何种农事活动。 (4 分)【答案】 (1)见下图。标出太阳直射点;(1 分)晨昏线与北纬 70度纬线相切; (1 分)晨昏线的起止点分别是赤道上的东经 30 度和西经 150 度;(2 分)正确标注昏线和晨线(2 分)(2)此时太阳高度在北纬 20 度、东经 120 度最大为 90 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