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546081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原名校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原名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的家学传承王立群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因为史官要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这些东西不靠学校讲的,靠父子相传。所以,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就是由父子两代人完成的,这就是家学的影响。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但是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坐牢死了,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之手才最后完成。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

2、出现,这种例子太多了。“唐宋八大家”里有父子三人的“三苏”,苏辙、苏轼、苏洵,诗书相传,一家三口都是大文豪;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三曹”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蔡文姬,其父蔡邕,也是大学者大作家。很多家族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训。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到今天,颜氏家训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祖父和父亲是史官,儿孙就继续做史官;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祖父

3、和父亲是中医,儿孙往往也继承医学传统。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但是,唯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形成极其浓厚的家庭观念;第二,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每一个家庭;第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读书的重视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所不及的。中国古代的家学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钱学森在回想他的童年的时候说过,他四岁开始,每天都要站在家长面前背书。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好得很,就是从小背出来的。古代孩子从小背什么书?论语、诗经、尚书、易经、左传、国语、周礼、礼记等。第二种家学是请个老师上门来教自己的孩子。汤显祖的

4、牡丹亭里,杜老爷请了一个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他唯一的女儿杜丽娘。但这种家学往往是官宦人家、富商所用,他们有钱请得起老师。当然,在中国古代,最有钱请得起家教的人是谁?皇帝。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比如刘邦,他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也只有大风歌和鸿鹄歌。但是当了皇帝以后,刘邦对儿子的教育就不一样了。刘邦就请了一个很有名的先生,叫叔孙通,做太子太傅来教他的儿子。魏晋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开始办学。刘禹锡写过两句很有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王导;谢,谢安。他们的家族是两个最有实力的北方大家族,东晋时期,这两大家族扶持了一代王朝。这些大家族重

5、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不仅收本姓人,外姓人也可以来上学,这些家学在中国古代非常兴盛。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5期)1下列对于“家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代的史官要靠父子相传才能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而这些是史官必须具有的知识,所以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 B史记和汉书的编写,都是家学传统的具体体现,史记是司马迁父子两代人完成的,汉书是班固及其父亲、妹妹共同完成的。 C中国历史上的一家都是大文豪的比比皆是,如“三苏”“三曹”、王羲之父子、蔡邕父女等,说明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形成。 D中国古代家业能够代代相传,重要的原

6、因就是中国古代家学的兴盛,如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家训是教育子女的格言,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一直到今天,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的颜氏家训。 B家庭观念、儒家思想、对读书的重视等原因,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在世界上独有的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 C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中国古代的家学内容之一,像钱学森他们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很好,就是从小背出来的。 D在中国古代,皇帝是最有钱请得起家教的人,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们的子孙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3根据原

7、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很多家族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表现最明显的是家学的传统中父子,甚至是祖孙几代都会从事一种职业或研究。 B中国古代的家学表现在官宦人家、富商等有钱人,他们或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或是请私塾先生到自己家里来教自己的孩子。 C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比较重视家学、家风,这时出现了比较强的家族观念,也有很多家训流传后世。 D魏晋南北朝之后,有实力的大家族都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使得家学更加兴盛。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小题。月鲁不花,字彦明,蒙古逊都思氏。

8、生而容貌魁伟。未冠,父脱帖穆耳戍越,因受业于韩性先生,为文下笔立就。就试江浙乡闱,居右榜第一。遂登元统元年进士第,授将仕郎、台州路达鲁花赤。县未有学,乃首建孔子庙,既又延儒士为之师,以教后进。至正元年,改集贤待制,除吏部员外郎。奉命至江浙籴粟二十四万石。至则第户产之高下以为籴之多寡,不扰而事集。升吏部郎中,寻拜监察御史。升吏部侍郎,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适朝廷有建议欲于河间、长芦置局造海船三百艘者,月鲁不花即为书具言其非便。言入中书,忤议者,迁工部侍郎。后分部彰德,道过河间,民遮拥拜谢日:“微公言,吾民其毙矣。”会方重选守令,以保定密迩京畿,除保定路达鲁花赤。陛辞,诏谕谆切。保定岁输粮十万石

9、于新乡,苦弗便。月鲁不花请输京仓以便之。俄除吏部尚书。保定父老百数诣阙,遂以尚书仍知郡事。保定民不忍其去,绘像以祀之。 还,迁翰林侍讲学士。入见帝宣文阁,有旨若曰:“朕以畿甸之民疲敝,特选尔抚吾民。尔毋峻威,毋弛法,或挟权以干汝于非法,其即以闻。”视事之初,有权臣来谒以免役事,月鲁不花面斥曰:“圣训在耳,不敢违。”俄改山南道廉访使,浮海北而往,还抵铁山,遇倭贼船甚众,乃挟同舟人力战拒之,倭贼绐言投降,弗纳。遂遇害。当遇害时,麾家奴那海刺杀首贼,同舟死事者八十余人。朝廷赠谥忠肃。 (元吏月鲁不花传)【注】达鲁花赤:元朝的官名,为所在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高长常。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

10、一项是( )(3分) A奉命至江浙籴粟二十四万石 籴:买卖B至则第户产之高下第:按次第C俄除吏部尚书除:授职D或挟权以干汝于非法干:干预5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月鲁不花“抚民”的一组是( )(3分) 以为籴之多寡,不扰而事集 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 月鲁不花即为书具言其非便 月鲁不花请输京仓以便之。 保定父老百数诣阙 朕以畿甸之民疲敝,特选尔抚吾民。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月鲁不花在江浙行省乡试中,得中右榜第一,后来又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最终做到山南道廉访使。 B在江浙做官期间,月鲁不花见到各县均无学生,于是首建孔子庙为学校,并聘请儒士

11、为师,教育后生。 C月鲁不花由于为民请命,得罪了部分官员,但却获得百姓的爱戴,以至于路过河间时,百姓拦路感恩。 D月鲁不花在铁山遇倭寇,于是率同舟人与倭寇大战,同舟的一共死了八十余人,而自己最终也遇害了。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适朝廷有建议欲于河间、长芦置局造海船三百艘者,月鲁不花即为书具言其非便。(5分) (2)视事之初,有权臣来谒以免役事,月鲁不花面斥曰:“圣训在耳,不敢违。”(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至分水戍骆宾王行役忽离忧,复此怆分流。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注】本诗为诗人早期作品,诗人入京应试,结果名落孙山,乃出西京,至分水岭,然后告别中原南下。 粟莽:经冬不枯的草。8诗歌首联即点明“离忧”,诗人为何“离忧”?(5分) 9本诗在抒情上有何特点?(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 , 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3)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