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47536148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试卷考试时长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D观察布朗运动会

2、看到,悬浮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2.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 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群氢原子能发出3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 这群氢原子能发出3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小C. 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9.60 eVD. 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1.11 eV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 s内的位移是5

3、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4.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AFN保持不变,FT不断增大BFN不断增大,FT不断减小CFN保持不变,FT先增大后减小D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5.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根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的一端与竖直轴O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如图所示。当小球以O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4、的速率为v1时,弹簧的长度为1.5L;当它以O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为v2时,弹簧的长度为2.0L,则v1与v2的比值为()A.B.C.2D.26.如图所示,两块粘连在一起的物块a和b,质量分别为ma和mb,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同时给它们施加方向如图所示的水平推力Fa和水平拉力Fb,已知FaFb,则a对b的作用力() A必为推力B必为拉力C可能为推力,也可能为拉力D不可能为零7.风速仪结构如图(a)所示。光源发出的光经光纤传输,被探测器接收,当风轮旋转时,通过齿轮带动凸轮圆盘旋转,当圆盘上的凸轮经过透镜系统时光被挡住。已知风轮叶片转动半径为r,每转动n圈带动凸轮圆盘转动一圈。若某段时间

5、内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该时间段内风轮叶片()A.转速逐渐减小,平均速率为B.转速逐渐减小,平均速率为C.转速逐渐增大,平均速率为D.转速逐渐增大,平均速率为8.“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 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月球半径约为1.74103 km。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A8.11010kgB7.41013kgC5.41019kgD7.41022kg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

6、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摆球的回复力最大Bt2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Ct3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摆球的回复力最小Dt4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10.质量均为m的A、B两个小球之间系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放在光滑的台面上。A紧靠墙壁,如图所示。今用恒力F将B球向左挤压弹簧,达到平衡时,突然将力F撤去,此瞬间()AA球的加速度为 BA球的加速度为零CB球的加速度为 DB球的加速度为11.三个小物块分别从3条不同光滑轨道的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已知轨道1、轨道2、轨道3的上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

7、均为4h0;它们的下端水平,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如图所示。若沿轨道1、2、3下滑的小物块的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水平距离分别记为s1、s2、s3,则()A.B.C.D.12.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总质量为m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 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A. X星球的质量为B. 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C. 登陆舱在与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D. 登陆舱在半径为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4分)如图为“测量弹簧

8、劲度系数”的实验装置图,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装有指针及挂钩,指针恰好指向一把竖直立起的毫米刻度尺。现在测得在挂钩上挂上一定数量钩码时指针在刻度尺上的读数如下表:钩码数n012345刻度尺读数xn(cm)2.624.175.707.228.8410.43已知所有钩码的质量可认为相同且为m050 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 m/s2。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_ 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考虑到在没有挂钩码时弹簧自身有重量,测量的弹簧劲度系数k的值与真实值相比较_(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14(8分)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

9、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根据纸带可求出电火花计时器打B点时的速度为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某同学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都在坐标系中进行了标注,但尚未完成图象(如图丙所示) 。请继续帮助该同学作出坐标系中的图象。(3)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

10、F的关系”时,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丁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15.(8分)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人骑自行车以v0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2)当汽车与自行车距离最近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16.(1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 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当A上滑

11、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A、B均可看做质点,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求:(1)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v2。17.(14分)某工厂生产流水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半径R1 m的水平圆盘边缘E点固定一小桶。在圆盘直径DE正上方平行放置的水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右端C点与圆盘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竖直高度h1.25 m。AB为一个与CO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半径r0.45 m,且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于B点。一质量m0.2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2,当滑

12、块到达B点时,圆盘从图示位置以一定的角速度绕通过圆心O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滑块到达C点时恰与传送带共速并水平抛出,刚好落入圆盘边缘的小桶内。取g10 m/s2,求:(1)滑块到达圆弧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NB;(2)传送带BC部分的长度L;(3)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应满足的条件。18.(1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物块,放置在质量M2 kg足够长木板的中间,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地面上方存在两个作用区,两作用区的宽度L均为1 m,边界距离为d,作用区只对物块有力的作用:作用区对物块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作用区对物块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作用力大小均为3

13、 N。将物块与木板从图示位置(物块在作用区内的最左边)由静止释放,已知在整个过程中物块不会滑离木板。取g10 m/s2,求: (1)在物块刚离开区域时,物块的速度多大?(2)若物块刚进入区域时,物块与木板的速度刚好相同,求两作用区的边界距离d;(3)从开始到物块刚进入区域时,物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1.D 2.C 3.D 4.D 5.C 6.C 7.B 8.D 9.AD 10.BD 11.BC 12.AD13. (1)32(2)没有影响14. (1)1.63.2(2)见解析(3)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15. (1)当汽车的速度为v6 m/s时,二者相距最远,所用时间为t2 s最远距

14、离为sv0tat26 m.(2)两车距离最近时有v0tat2 解得t4 s汽车的速度为vat12 m/s.16. 解析(1)物体A上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ma解得:a6 m/s2设经过时间t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由运动学公式:0v1at解得:t1 s.(2)平抛物体B的水平位移:xv1t cos 372.4 m平抛速度:v22.4 m/s答案(1)1 s(2)2.4 m/s17. 答案(1)6 N,方向竖直向下(2)1.25 m(3)2n rad/s(n1,2,3)解析(1)滑块从A到B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rmv解得vB3 m/s滑块到达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Bmgm解得FNB6 N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 N,方向竖直向下(2)滑块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hgt解得t10.5 svC2 m/s滑块由B到C过程中,据动能定理有mgLmvmv解得L1.25 m(3)滑块由B到C过程中,据运动学公式有Lt2解得t20.5 s则tt1t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