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模拟练习题(209)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4752663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模拟练习题(209)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公务员考试模拟练习题(209)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模拟练习题(2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模拟练习题(20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辽宁中公教育:http:/ 中公教育内部资料 翻版必究 第 1 页共 2页1.对别人文章的理解必须全面, 很可能歪曲本意。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生吞活剥 B.囫囵吞枣 C.牵强附会 D.断章取义2.从下列句子找出有语病的一句:A.我们决不能让各种错误思潮任其泛滥。B.长沙市年内将出台经适房上市交易法。C.国土部调整工业用地出让价。D.清理闲置土地是盘活土地存量的重要措施。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前,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各种办法来提高农民的收入。B.听说你顺利通过了考试,我们从内心向你表示由衷的祝贺。C.为尽快将我所技术推广使用,现在我所开展“免费赠送技术”活动。D.据一项最

2、新调查,我国约 65%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 、 “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4.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路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A.方法得当柔可克刚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阅读以下文字,完成 5-9 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物质世界更深层次的认识,医用生物材料作为材料大家族中与人们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现在可以制造出各种生物

3、医学材料来修复和 人体器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人们的生存时间。介入医学是一门融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涉及人体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泌尿、骨骼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对介入医学的普及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为一些不治之症或难治之症,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而且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在介入疗法中,插入身体的导丝、导管壳、导管、血管支架、球囊导管以及人体内各腔道支架,都是由医用生物材料制成的。利用医用生物材料制成的支架,不仅可以扩张血管,还可以为患食道肿瘤的病人服务。把这些支架放入患处,可使患者恢复进食和排泄

4、,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生存质量。又如治疗血管肿瘤,随着肿瘤的增大,会压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甚至威胁生命。利用导管把为肿瘤提供营养的血管堵住,肿瘤就会由于得不到营养而死亡、脱落。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发生紊乱,产生过多的抗 DNA 抗体及抗体附属物,从而损害组织器官。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和基因工程在医学上的应用,为治疗这种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人们制造了一种高分子材料,经碳化后形成微小的碳颗粒,通过生物提取技术,从小牛胰腺中提取 DNA 进行分离纯化,制成具有生物活性的 DNA 免疫吸附剂,然后组装成 DNA 免疫吸附剂的血液净化装置。 辽宁中公教育

5、:http:/ 中公教育内部资料 翻版必究 第 2 页共 2页在实际医疗过程中,使患者的血液做体外循环,在通过 DNA 免疫吸附装置时,血液中的抗 DNA 抗体就会被吸附剂所吸附,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从理论上讲,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合适的 DNA,就可以通过血液换流的方法治疗任何免疫系统疾病。5.本文最主要的内容是:A.介入医学的起源 B.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C.生物材料在医学领域的使用 D.医用生物材料的分类6.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关于介入医学描述的是:A.介入医学为不治之症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B.介入医学与医用生物材料本身的研究和发展无关C.介入医学提供血管和各腔道的支架,植人患者体内D.介入医学操作简便且并发症少7.不属于利用医用生物材料制成的支架和导管的功能的是:A.分离纯化 DNA B.阻断肿瘤的营养来源C.恢复正常生理机能 D.扩张血管8.理论上通过血液换流的方法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是:A.血液净化装置 B.合适的脱氧核糖核酸C.足够的生物活性 D.精密的分离纯化技术9.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替代 延长 B.改变 延长C.改善 增长 D.替代 延伸10.以保护本国利益为出发点,主张不论犯罪人属于哪国,也不论犯罪地点在国内、国外,只要侵害了本国国家和公民的利益,都适用本国刑法。这种原则称为( )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