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必读《朝花夕拾》主要考点-大全

上传人:sally****0411 文档编号:147524276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必读《朝花夕拾》主要考点-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七年级必读《朝花夕拾》主要考点-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七年级必读《朝花夕拾》主要考点-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七年级必读《朝花夕拾》主要考点-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七年级必读《朝花夕拾》主要考点-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必读《朝花夕拾》主要考点-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必读《朝花夕拾》主要考点-大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 豫才 ,浙江绍兴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和 革命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 旧事重提 ,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回忆性散文集,共 10 篇,是一部蕴含着 温馨的回忆 和 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 妨害白话文 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躲避流言和中伤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

2、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他随后又考入了 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猖会。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热切盼望着五猖会,父亲却要我 走的时候背鉴略 ,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 无知 ,含蓄地批判了 封建教育制度 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 活无常 ,黑无常又叫 死无常 ,人们喜爱的是 白无常 。 7.鲁迅在 藤

3、野先生 一文中讲述了在 日本仙台 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 弃医从文 ,回国后,他将 先生的照片 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8.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百草园 (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无常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 收集图书 ,二是 描绣像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 二十四孝图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 山海经 ,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长辈馈赠 、 阿长买的 。 9.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 还有一个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父亲的病

4、和琐记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同一门的邻居 ,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 和蔼 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 虚伪自私 。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是 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 10、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 狗猫鼠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 二十四孝图 。 二.单项选择题: 1.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想拯救国民的精神 D、生活条件太差 2.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C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

5、实 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D )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4.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C )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5.下列事物中,哪一样不是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 D ) A. 败鼓皮丸 B.一对原配的蟋蟀 C. 平地木 D.经霜三年的甘蔗 6.因为阻止我们吃冰致使我们大半天玩不成,谁被我们起了个“肚子疼”的绰号( D ) A.衍太太 B. 我母亲 C. 阿长 D. 沈四太太 三、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范爱农 ) 、黑瘦,八字须,戴着

6、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藤野先生 )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寿镜吾先生 ) 、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陈莲河 ) 、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阿长 )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衍太太 )朝花夕拾考点知识第1篇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1、请用一句话概括朝花夕拾的内容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2、朝花夕拾共

7、十篇,分别简要概括主题: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原因)阿长与山海经(怀念小时候的保姆长妈妈)二十四孝图(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无常(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感受)父亲的病(揭露了庸医害人的实质)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生活,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藤野先生(写作者与最使作者感激的日本老师的交往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范爱农(追叙作者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

8、黑暗社会追求革命,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3、朝花夕拾中六个主要人物形象:长妈妈:勤劳质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藤野先生:严谨认真,平等待人,毫无民族偏见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妥协懦弱父亲:严厉慈爱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4、朝花夕拾中, 温馨的回忆表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五猖会中孩子们买“吹嘟嘟”,吡吡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无常一文中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就放他儿子还阳片刻. 理性的批判表现在:从

9、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老师让孩子们背一些枯燥乏味的书;五猖会中去看赛回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5、五猖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而没有具体写东关五猖会的盛况,而是写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逼迫背诵鉴略扫兴痛苦的感受,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6、二十四孝图中最令我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故事,形象的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朝花夕拾测试卷及答案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10、:( )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一件.两件.三件.四件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5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6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 A.有B.没有7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A、鲁迅写范只为

11、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8下列文章不属于朝的是( )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9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A五猖会B琐记C父亲的病D无常10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日本B、美国 C、苏联D、英国11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A、东京B、北平C、横滨D、绍兴1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

12、哪篇文章?( )A琐记B无常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1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14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 .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15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16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玩耍。1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 件重大的事。18.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19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 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20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 的区别。21阿长与山海经中,所说的“三脚的鸟”指的是什么? 23 隐鼠的结局是怎样的? 24 长妈妈所说的“三哼经”指的是什么? 25 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 26 朝花夕拾原名_27. .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说明了_。28. 鲁迅家乡 29. 鲁迅原名 字 30藤野先生 这篇文章_ _ 年_ 月_ 日?31. 风筝这篇文章中描写作者是在哪个季节放风筝?32. 过客这篇文章中有几个人物?33.淡淡的血痕中是为了记念_ _ 。34、朝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