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时政语言或常用知识点(必修1-3)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47523057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时政语言或常用知识点(必修1-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时政语言或常用知识点(必修1-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时政语言或常用知识点(必修1-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时政语言或常用知识点(必修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时政语言或常用知识点(必修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时政语言或常用知识点汇总(修订版)(必修1)(指导思想及一般方针)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看到技术、新基建、科技要想到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产品有效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市场与宏观调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

2、置,激发市场活力,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增加投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业链、供给链,发挥财政的三个作用(民生三农)补齐民生短板,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异地搬迁扶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行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和科技兴农战略,壮大农业规模,稳定粮食产量,维护粮食安全,推

3、进三权分置改革,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企业)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三个统一,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等(非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各种生产要素依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使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消费)激发市场活力,发挥消费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地摊经济)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

4、业政策,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助力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全球化)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2020届高三政治主观题答题时政语言或常用知识点汇总(修订版)(必修2)(一般理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体现

5、人民民主的真实性,珍重和保障人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保证,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调动中央和地方二个积极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领导一切,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

6、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二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人大的性质、职能、特别是立法权、监督权,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政协的性质、职能、主题,发挥政协和民主党派人才和社会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推进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发挥基

7、层群众主体作用,坚持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脱贫攻坚,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提高政府公信力(国家统一与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遏制港独和境外敌对势力的香港事务的干涉,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

8、发展利益,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维护香港市民合法权益,确保一国二制行稳致远(国际社会)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的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引起摩擦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利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遵循(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维护多边贸易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积极参与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我国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主观题答题时政语言或常用知识点汇总(修订版)(必修3)(文化功能)文化作为一种

9、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某某精神(思想、文化、观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某某精神是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自信心(文化传播)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增强

10、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力,坚定四个自信,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展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魅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凝聚起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团结,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凝聚起干什么的磅礴力量,实现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什么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文化创新)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推进文化机制、体制、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

11、新性发展(文化建设)为推进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净化网络空间,推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梦想、团结、创造、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西迁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四个自信,弘扬家国情怀,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理想信念之基,重视劳动教育,开设劳动课程,参加劳动实践,增强劳动观念,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人民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增强人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脚踏实地,不尚空谈,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提高二个修养。必修四:重视小角度(原理+方法论+扣材料(或大量论述)+时政语言+看他是与哪一本书有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