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集体备课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7522642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集体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集体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集体备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塘沟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时间20190830地点 五年级办公室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参加人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主持人姬晓婷中心发言人李桂娟备课内容第一单元单元课时划分1.白鹭 2课时。2.落花生 2课时3.桂花雨 2课时4.珍珠鸟 2课时5.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1课时6.语文园地1 2课时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了解语言特点,侧重词句的训练和朗读训练,进行学法渗透。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每课教学目标白鹭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

2、读边想象画面。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落花生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8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6个词语。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3.理解父亲借花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桂花雨1.通过阅读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把握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2.通过把握语言描写,体会人们思乡的情怀。珍珠鸟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产生喜欢小动物的情感,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相

3、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任。语文园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把握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了解诗人李白;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老朋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情感。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能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2.能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中,读中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每课教学重点难点1. 白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2.落花生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字词的理解,了解花生的特点和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弄清课文的主次。3.桂花雨体会作者

4、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4.珍珠鸟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5.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6.语文园地1.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2.积累古诗词。研究过程及思路详记姬晓婷:白鹭是我国著名文学作家郭沫若先生的作品,文章叙述平实,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在郭先生的悠悠回忆中,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三幅图:觅食图、栖息图、低飞图。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作了如下思考。一、先写后学。我读这篇文章,读出了文眼-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引领

5、着学生怀着一颗赞美的心来读这篇课文呢?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听读过程中,让学生想象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2、 扣题导读本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以“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首尾呼应,以“诗”作喻写白鹭的美,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强调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作者先通过比较写了白鹭的形体美,然后再写它的寻常之中的美丽。白鹭的形象美、白鹭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画面、白鹭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的画面、黄昏中低飞的白鹭等四幅图画。在这些描绘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呢?教师明确:前两幅是静态描写,后面两幅则是先静中有动,后动中有静

6、。三、品词析段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在感受、理解方面难度不大。因此,我认为应当采用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作者将白鹭比作“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美,说明其容易被人忘却,因为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样容易被人发现。我们从“实在”、“韵在骨子里”中突出了作者的认识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了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韵在骨子里”指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四、揣摩写法文章选用了哪些材料来刻画白鹭呢?为什么选这些材料?作者选用水墨,为了突出其清谈素雅,作者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白鹭,很多地方都是虚写的。作者说白鹭不会唱歌,是为了说明

7、白鹭是优雅而不是铿锵,这就使作者心中白鹭的美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这几个问题层层推进,由易到难,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实施,清晰地展现对白鹭由外在美的刻画升华到其内在美的具体过程,感情也进一步推进。仲海艳:本文首尾都提到白鹭是一首诗,那么文章使如何将“散文诗”和白鹭的形象想融合的呢?诗有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意蕴,这跟白鹭相似。文章能透视文章主旨的句子: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本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交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第二部分(第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第四部分

8、(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郭沫若的作品,语言清新淳朴,富有泥土气息。本文体现了作者的一贯风格,没有大肆渲染,没有大段抒情,甚至没有细致的人物描写,但是读者仍然仿佛能看到白鹭的形象,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司怀连:通过四年级的学习与积累,部分学生已经懂得从人物的有关事件或文章的重点词句中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但多数学生还不懂得如何理解和体会文章的重点词句,所以在教学时还是需要慢慢去引导学生理解。汪苏阳:学生已能“悟”出一些语文的规律,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在阅读中学生能通过自读自悟、合作讨论等学习方式,逐步使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接近作品本身传达

9、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已初步学会记摘录笔记,能独立识字、学词学句,但对一些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刘翠娥:设计从理解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紧扣“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一中心,读、思、议、悟,正确理解,细心品味,感情朗读。在此基础上,学生随堂完成摘录笔记,意图通过本文教学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并大胆实践。李桂娟:在阅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顺势将练习引入,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大胆运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益于学生很好地掌握读书方法。初读全文1.检查读书情况(a、出示生

10、字新词b、指名分节读,相机正音)2.大家都读了几遍书了,下面我想考考大家。请合上书本。请听题:(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相机介绍郭沫若)(2)这篇课文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3)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同学们试着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理解了文章内容,在与文章进行了充分对话后,学生的感情与文本、与作者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此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解决的问题一、进行以描写人物为内容的练笔二、进行以发挥想象为内容的练笔重点: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难点: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总结姬晓婷:这次集体备课解决了本单元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会后由本人将本次备课记录做好并上交。下次集体备的主备人是司怀连,时间是9月16号,请大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