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精编教案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47522361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3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精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精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精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精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精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精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精编教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人类的朋友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活的必需”,是人类存的基础,认识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亲近自然、鉴赏自然的情感,树立珍惜 资源,节约资源的意识。【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表现为哪些方面, 对于生活经验和阅历不多初中学生来说 学习这些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2教学过程新课讲授 导入:视

2、频,美丽的大自然 播放视频资料,展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以及多样的动植物。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主题教学环节一:美丽的自然,丰富的资源1.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 (1)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都看到了哪些自然资源; (2)将这些资源分类,哪些是可以再生的,哪些是不可再生的;(3)在刚才的视频中看到的哪些是动物,哪些是植物,它们给予人类什么?我们组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或植物。 2.学生交流刚才活动后的感想,谈谈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都来自于自然资源;明确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培育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学环节二: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 1.学生课前对家乡的自然资源进行调查并统

3、计,这些资源给家乡带来了哪些利益。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详细统计校园内的植物种类,为校园内的植物制作标牌,将制作好的标牌挂在树上或放置在花草的旁边。3.交流此次活动的收获,新认识了哪些生物,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等。 让学生了解家乡自然资源,认识自然资源给家乡带来的好处;通过了解校园里的动植物资源,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懂得自然资源的可贵。 教学环节三:多样的生物,独特的生物 1.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活动可参考“教学活动设计”,谜语可参考“教学参考资料”。2.请猜对的学生讲一讲自己所用的线索,加深学生对不同种类生物特点的认识。 3.请学生自己创编一些关于自然资源的谜语。将学生创编的谜语收集

4、到一起,在年级展示。 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培养学生爱动植物的情感。拓展:诗词中的自然 1.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描写和赞美自然环境的古今诗词。 2.将搜集来的诗词做成PPT图配文的形式(课前完成)。3.在全班展示本小组作品,并朗诵作品,体验诗词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加深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环节四:奇妙的食物链 1.展示一些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图片,请学生说明这些生物如何为彼此提供食物。 2.请同学到黑板上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线条连接起来。3.教师依据学生的连接结果,讲解食物链的含义。 4.提供一些生物的名称,让学生自己连接,强化对食物链的理解。让学生明白

5、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食物链关系,明白保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意义。教学环节五:美丽的地球,人类生存的基础 1.学生从视频中找出地球的来源,自然环境的构成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教师把学生说出的地球的来源、自然环境的构成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进行总结,把意义写在黑板上。 3.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5页的相关内容,进一步了解地球自然环境的构成和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4.补充完善教师板书。 了解自然环境的构成,明确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空间和物质条件。小结: 今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美丽的大自然,同时也知道了在自然界中有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而且自然界中

6、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性,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身边的环境,保护我们周围的生物。这样,人类的朋友大自然才能继续让我们人类在它的怀抱里享受诗意人生,过着富足的生活。 课后反思:通过授课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为什么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其中有两方面做得较好的是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是从具体实物入手,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加深了对自然资源含义和分类的认识,对自然资源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授课不足的是时间安排要合理一些,要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消化,有练习加以巩固。第三是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

7、和发展的物质空间和物质条件,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3板书设计第2课 哭泣的自然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大自然的状况:资源在枯竭。知道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帮助学生认识到目前资源枯竭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卫人类家园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们离不开大自热,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让学生在学习“资源在枯竭”的过程中,明白资源枯竭的严重性的事实。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确地球是人类生存唯一的家园,深切的感受人类生存的危

8、机。2教学过程新课讲授 一、资源在枯竭。环节一:我们有两个地球吗 1.学生阅读教科书阅读资料我们有两个地球吗。 2.学生就资料中提到的数据展开讨论,对于自然资源枯竭现象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想象一下,50年后地球资源与人类的生活状况。 3.教师总结。 环节二:我们可以搬家吗 1.教师质疑:既然地球上的资源已经如此稀少,那么人类是否可以迁移到别的星球去。2.请学生分组探究讨论。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列举实际情况指出,迁移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只有珍惜我们唯一的地球,爱护我们的环境。 环节三:离我们远去的朋友1.展示藏羚羊图片。 2.教师讲解藏羚羊的相关知识、现有的数量、濒临灭绝的原因等。3.

9、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根据我们对食物链是知识的了解,看看藏羚羊的灭绝是否会影响到整个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2)除了藏羚羊以外,列举我们还知道的濒临灭绝的物种;对于这些物种的保护,我们研究具体建议。 (3)请各组将自己讨论的结果写在大白纸上,进行全班共享。 3.教师加以点评,同时补充学生的答案。最后提供给学生一份“动物的灭绝档案”,让学生认识那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朋友。 环节四:在这尘土飞扬的世界上 1.展示有关沙漠、对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原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沙尘暴等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2.阅读教科书中关于土地资源与荒漠化的相关内容。3.结合图片或视频谈一谈自己身边的关于土地沙漠化的问题。 4

10、.分小组讨论:土地荒漠化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问题的根源;面对这个尘土飞扬的环境,我们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 环节五:干渴的世界 1.播放缺水的公益广告,引起学生关注。2.学生阅读关于缺水的有关资料。3.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家乡缺水的情况。环节六:匮乏的自然资源 1教师展示我国人均能源与其他国家人均能源占有量的图表,并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增强学生对能源匮乏问题的关注程度。 2讲一讲自己家乡的自然资源,以及它们的利用情况,尤其是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3教师展示中东石油危机问题的相关报道,请学生探讨能源匮乏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资源枯竭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二、环境被破坏。可怕的污染 1.

11、学生分组讨论地球主要的环境污染以及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2.将小组讨论结果写在大白纸上,以便全班分享。3.小组上台交流本组讨论结果,教师加以总结补充。地球的报复 1.学生查找洪水、泥石流、雪灾等自然灾害的资料,在课题上进行交流。 2.学生讨论人类如此破坏自然环境给自己带来的恶果。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破坏环境源于人的贪婪;认识到,要保护环境,首先要节制自己的贪欲。 3.教师对各组结果加以总结、点评、补充,展示一些环境污染恶果的图片。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与探讨,我们知道了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形势非常严峻,无论是水资源,还是土壤资源与空气资源,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人类对这些资源的破坏

12、,恰恰又反过来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沙尘暴、龙卷风、洪水,等等,都严重伤害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成长。环境保护,对人类来说是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3板书设计第3课 做自然的朋友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明确青少年在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中的职责。理解保护环境、保护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关爱,提高责任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关爱自然、善待自然、做自然的朋友,做环境的卫士。【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教学难点: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教学过程新课讲授 一、导入课题:欣赏自然被破坏前后的对比图是生活在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还是生活在灰暗

13、阴沉的死亡世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伤痕累累,再也经不起我们的折腾。我们应该要坚定自己的态度,作出正确的选择:做大自然的朋友。(板书课题)二、板块一:人类的责任 做大自然的朋友,最好的方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问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问2: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过渡: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及世界各国都在努力。1、我们看看联合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了些什么? 2、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国家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了些什么呢?活动:世界各国的环保措施 1.课前请学生以专题小组为单位寻找各国环保规定以及其他环保措施,可以分小组开展活动,如分为美洲组、非洲组、亚洲组、欧洲组、大洋洲组。 2.

14、教师简单介绍环境保护的意义,并请各小组上台汇报各组的查询结果。 3.各小组讨论,各国的环保措施的特点,我们有可以借鉴之处。然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加以总结补充。 4.最后,着重介绍我国的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具体资料可参考“教学参考资料”,师生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三、板块二:少年在行动 全世界都在为保护大自然而努力,我们青少年一代作为世界的未来与希望又怎能无动于衷,我们是不是也该为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也许会有同学说:我们年龄还不大,能力也有限,能为大自然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啊。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绵阳,这里涪江穿城而过;这里农村秀美,城市繁华

15、。但是美丽的家乡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我们就从家乡做起,去完成我们保护大自然的任务。 活动一:我是小小调查员 事先为学生布置下调查任务,明确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并写出对这种现象的看法。课堂上学生汇报。 过渡:这些现象看似不起眼,却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和影响。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呢?(结合公民环保行为规范)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幻灯片,并进行归类总结在学校:参与创建“绿色校园”活动在家里:参与“绿色家庭”活动在社会:投身社会的环保活动活动二:我的环保周计划 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环保周计划。把计划落到实处。我们的目标: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一颗完好的地球交到未来。环节一:“要经济还是要环保”辩论会 1.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一组为经济组,一组为环保组。2.学生阅读教科书关于林一家的阅读资料。3.两组学生分别就自己的论点准备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就“要经济还是要环保”的问题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