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47519209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专题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 (4

2、)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DNA聚合酶不同点连接的DNA双链单链模板不要模板要模板连接的对象2个DNA片段单个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已存在的单链DNA片段上相同点作用实质形成磷酸二酯键化学本质蛋白质3.“分子运输车”运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能在受

3、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2.人工合成。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 (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知道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4、。(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3)原理:DNA双链复制(4)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高温解旋)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mRNA。(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

5、殊结构的DNA片段 ,位于基因的尾端,使转录停止。(3)标记基因的作用: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2.常用的转化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 基因枪法和 花粉管通道法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 显微注射技术。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 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感受态细胞法:用 Ca2+ 处理细胞 (使其成为 感受态细胞 ,再将 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 溶于

6、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 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 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DNA-DNA)技术。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方法是采用分子杂交(DNA-RNA)技术。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生物抗虫或抗病的鉴定等。(三)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应用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

7、植物的品质。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如乳腺生物反应器和膀胱生物反应器,方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使其发育成转基因动物。3.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的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是治疗遗传病最有效的手段。4.基因诊断:又称为DNA诊断,是采用基因检测的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体。(四)蛋白质工程的概念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

8、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转录 翻译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 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 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区别专题2 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2)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脱分化 愈伤组织 再分化 胚状体 幼苗 常用的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3) 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选材应该选择茎尖组织)、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得到的全为纯种)、筛选突变体、细胞产

9、物的工厂化生产。(4)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过程:去壁的方法:酶解法;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化学法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3)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二)动物细胞工程 1. 动物细胞培养(1) 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2) 原理:细胞增殖(3)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

10、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4)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5)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温度:

11、适宜温度:哺乳动物多是36.50.5;pH:7.27.4。气体环境:95%空气5%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培养医学研究的各种细胞。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1)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2)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比较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细胞质多,营养丰富。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3)体细胞核移植的大致过程是:(右图)核移植 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4)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

12、: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 保护濒危物种,增大存活数量;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 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 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等。(5)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 克隆动物存在着健康问题、表现出遗传和生理缺陷等。3.动物细胞融合(1)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类似,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刺激等。(3)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细胞遗

13、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4.单克隆抗体(1)抗体: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 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4)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5) 在腹腔内增殖的优点:不需要特定的培养基,不需要严格的外界条件。(6) 筛选的时候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小鼠内细胞融合分离抗原注入小鼠体内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杂交瘤细胞细胞培养选择培养细胞培养基体内培养体外培养从腹水提取从培养液提取单克隆抗体(5)单克隆抗体的作用: 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 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治疗,可制成“生物导弹”(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也有少量用于治疗其它疾病。专题3 胚胎工程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胚胎工程的建立 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时间:从初情期开始,到生殖机能衰退精子的发生 1)精原细胞多个初级精母细胞(通过数次有丝分裂)过程 2)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即MI和MII)3)精子细胞精子(通过变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