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汉川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7512790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汉川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汉川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汉川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汉川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汉川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汉川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汉川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汉川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作者: 日期:9 湖北省汉川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一、书写题(5分)请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默写在“田”字格里,每格只写一字。(注意:文题、作者的摆布,标点符合要占一格。若有错别字,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二、基础知识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澄(chng)清酝酿(ling)栀子(zh)唱和(h)B、肥硕(shu)发髻(j)栖息(q)宛(wn)转C、贮(ch)蓄黄晕(yn)枯涸(g)津津(jn)乐道D、镶(xin)嵌梦寐(mi)犬吠(fi)繁(hun)花嫩叶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

2、正确的一项是()A、幽径面颊慷慨精神抖擞B、镰刀肥硕乌柏山岛耸峙C、凝神湛篮归泊秋风箫瑟D、安适禅心伦敦反老还童3、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幸甚:幸福极了)B、乡书何处达。(乡书:故乡的书本)C、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秀气:美丽)D、点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烘托:衬托)4、下列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一等奖。B、他怒不可遏地扬起手往桌子上一拍,霍地站了起来。C、他一有不明白的事就喜欢问,总要问个山穷水尽才满意。D、小明演讲精彩极了,听众们双手一拍即合,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3、。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商店里排满了毛巾、肥皂、饼干、牙刷等日用品。B、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植树热潮。C、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D、四月中旬,全市中学生进行了作文比赛。6、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几处/草莺/争暖/树 B、稻花香里/说/丰年C、断肠人/在天涯 D、海日/生/残夜7、下面的译句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A、日月的运转,就像从海中升起;星汉的明亮,就好像从海底照耀。B、日月好象在海中运转,星汉好像在海里照耀。C、日月星辰的运行与灿烂,都好象出于沧海之中。D、日月星辰的运行与灿烂,假如都能出于沧海

4、之中。8、对天净沙秋思的有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从文题看“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B、从内容看,前三句写了九种景物,极力渲染了秋天悲凉的气氛。C、从全诗看,诗歌着重写的是秋天的悲凉,并 无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愁。D、从写法看,诗歌极其出色的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使景与情高度统一,水乳交融。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北固山下借潮平岸阔之情,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之情。B、观沧海中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C、西江月活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

5、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D、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草长莺飞的早春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西湖、热爱春天的情感。10、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A、这件衣服他穿着不合算,因为他长得太肥了。B、请把你的作文书借给我看一下,行吗?C、请学校领导务必批准我读特色班的申请。D、你能到我家里来做客,你肯定觉得荣幸极了。三、课文默写题:(20分,每空1分,错1字扣1分)1、历代诗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咏春名句,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现代名家又何尝逊色,如朱自清春中的“ ,。”就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之艳丽。(4分)2、何其方的秋天一诗中,“,。”这两句诗形象的展现了秋天丰收之景。(2分)3

6、、以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哲理名言是 ,。(2分)4、观沧海一诗中。“观”所统摄的内容是,。,。, 。(6分)5、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表现人入古寺心中尘嚣顿失的名句是 ,。(2分)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比寄一诗中,最能体现李白浪漫主义的风格的两句诗是,。(2分)7、古诗歌中,有很多抒写思念家乡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来。(课内,课外均可)(2分)四、阅读能力题。(55分)甲、阅读西江月,回答下列问题。(9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1、从全词内容看,这首词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图。

7、(1分)2、从词的上片看,作者调动了各种感官来写上半夜“晴”的景色,如“明月”采用的是,“清风”采用的是,“稻花香”采用的是,“鸣蝉”、“说丰年”、“蛙声一片”采用的是。(2分)3、从词的内容看,诗歌写出了天气由晴到雨的过程,写“晴”的句子是 ,写“雨”的句子是。(2分)4、“七八个星天外”,表面是写星星稀少,实则是写,这样写的目的是。(2分)5、划分停顿节奏(每小句只划一处)(2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来。乙、阅读清泉赞,完成下列各题。(16分)你大概不止一次地看见过从地下冒出的清泉,或者在如茵的绿草旁边淌着的流水吧?你有没有注意到,当它还是涓涓细流的时候,就表现了倔强()的意志和旺盛的

8、生命力?人们为了拦一洼泉水,曾特意挖了一个小潭,潭口围着石块,潭边长上青草,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对于刚刚冒出地面的泉水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熟悉的、安逸的小天地。它蛮可以在这里留连徜()徉,直到春花凋谢、秋草枯黄,让这些东西沉落潭底,变成渣()滓,连同自己一起在干涸()的冬天成为一滩烂烂泥。但是,不,涓滴之水,志在海洋。小水潭不了它,小石块不住它,小花草了它。打了一个转身,滑下斜坡,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 ”的字注音。(2分)2、请将“吸引”“挽留”“阻拦”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段的空格中。(3分)3、文段中画线部分中的“这里”是指;“这些东西”是指 ;(2分)4、“它

9、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运用了修辞方法,它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是。(2分)5、小潭留不住泉水的原因是(用文段中原句回答)。(2分)6、文段中加点的“冒”和“淌”能不能互换,为什么?(2分)。7、这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赞颂了它怎样的性格?这种性格能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人?(3分)。丙、阅读落叶完成下列各题。(16分)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有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

10、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片落去。法桐就瘦削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惟有些嶙峋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

11、又要一片片收去呢?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窗台,与屋檐齐平。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

12、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份,而且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1、第自然段中,作者是从 、 和神韵三个方面来描写春天的桐叶的。(2分)2、根据上文,回答第自然段“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片,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往昔的回忆”所指的内容。(2分)。3、根据上文,回答第自然段“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一句中的“往日的哀叹”所指导的内容。(可用原句回答)(2分)。4、综观全文,概括写出“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的原因。(2分)。5、本文题为“落叶”,但作者却用许多文字描绘“春叶”,这样构思有什么作用?(2分)。6、本文以桐叶作为抒写对象,描写了桐叶由到再到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经历了由 到再到的变化。(3分)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