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题(有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511544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复习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理学复习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理学复习题(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理学复习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复习题(有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一、名词解释:兴奋性: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兴奋:指机体、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由安静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增强。近代生理学中,兴奋即指动作电位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即细胞外液。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感受体内外环境的某种特定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化成为一定的神经信号,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相应的神经中枢,中枢对传入的信号进行分析,并做出反应通过传出神经纤维改变相应效应器的活动的过程。反射弧是它的结构基础。正反馈:受控部分的活动增强,通过感受装置将此信息反馈至

2、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再发出指令,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再增强。如此往复使整个系统处于再生状态,破坏原先的平衡。这种反馈的机制叫做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调节是指经过反馈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它原先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的反馈调节。稳态:维持内环境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二、问答题: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答:人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是一种最重要的调节方式。它通过神经反射的过程,以反射弧为结构基础及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将刺激信号传入神经中枢,中枢分析综合传入的信号,由传出神经

3、将指令传至效应器,改变相应效应器官的活动。特点:反应迅速,动作精确,但影响较局限短暂。体液调节,是指体内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后者体液运输,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体调节。特点:是作用缓慢,但较为持久,作用范围广泛。自身调节,它是指内环境变化时,肌体的器官、细胞、组织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可以协助维持生理功能的稳态。特点:是调节幅度小,且属于局部性的调节。2.举例说明人体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是怎样实现的。以动脉压力感受反射为例:在生理情况下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当某种原因时的动脉血压高于正常

4、时,分布在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就感受到这一变化,并将血压变化转变为一定的神经冲动。后者通过传入神经纤维达到延髓的心血管中枢,心血管中枢对传入的神经信号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出神经发出指令,改变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血压回到原先的水平。3.何谓体液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体液调节是怎样实现的?.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后者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体内有许多内分泌细胞,能分泌各种激素,激素是一些能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由血液或组织液携带,作用于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调节

5、这些细胞的活动。接受某种激素调节的细胞,称为该种激素的靶细胞。有一些激素可以在组织液中扩散至邻近的细胞,调节邻近细胞的活动,这种调节是局部性的体液调节,也称为旁分泌调节。还有一种细胞分泌方式称为神经分泌。除激素外,体内还有一些物质,包括某些代谢产物,对有些细胞、器官的功能也能起作用。4.人体功能活动的反馈性调节有哪些?各有何作用特点?人体功能活动的反馈性调节包括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两种。其中正反馈调节是指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继续加强向原来方向的活动;负反馈调节是指经过反馈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它原先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的调节。在正反馈调节的情况下,受控部分的活动如果增强,通过感受装置将此

6、信号反馈至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再发出指令,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加加强,如此循环反复,使整个系统处于再生状态。可见,正反馈控制的特性不是维持系统的稳态或平衡,而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系统的活动保持稳定。机体内环境和各种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维持稳态,就是因为体内有很多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存在和发挥作用。在存在负反馈控制机制的情况下,如果受控部分的活动增强,可通过相应的感受装置将这个信息反馈给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经过分析后,发出指令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减弱,向原来的平衡状态的方向转变,甚至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反之,当受控部分的活动过低,则可以通过负反馈控制机制使其活动加强,结果也是向原先平

7、衡状态的方向恢复。5.什么是内环境?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怎样实现的?答: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即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其为体内细胞、器官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功能的必要条件。由于细胞不断进行代谢活动,就要不断的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因此会不断地扰乱或破坏内环境的稳态;此外,外界环境因素的改变也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体内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往往都是从某个方面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如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可补充细胞代谢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肾脏的排泄功能可将多种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等等,因此,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8、是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的结果。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按单纯物理学原则实现的顺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跨膜转运。易化扩散: 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或某些离于借助于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载体或通道蛋白)的帮助所实现的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属被动转运)主动转运:指小分子物质或离于依靠膜上“泵” 的作用,通过耗能过程所实现的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行主两类。继发性主动转运 某些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逆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时,不直接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而利用膜内、外Na+势能差进行的主动转运称继发性主动运。阈值或阈强度当刺激时间与强度

9、一时间变化率固定在某一适当数值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或阈值。阈强度低,说明组织对刺激敏感,兴奋性高;反之,则反。兴奋:指机体、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由安静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增强。近代生理学中,兴奋即指动作电位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抑制:指机体、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入安静状态,或活动由强减弱。兴奋性(excitability):最早被定义为: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在近代生理学中,兴奋性被定义为:细胞受刺激时能产生动作电位(兴奋)的能力。可兴奋细胞:指受刺激时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 , 如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 1、 试述细胞膜的物质

10、转运方式及特点。常见的细胞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 、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以及出胞和入胞三种形式。A、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按单纯物理学原则实现的顺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跨膜转运。其特点为:(1) 限于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转运;(2) 物质顺浓度差或电位差扩散,属被动转运,不耗能。O2 和 CO2的跨膜转运是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行。B、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分为异化扩散(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两类。异化扩散又分为经载体异化扩散和经通道异化扩散;主动转运可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两种。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或某些离于借助于膜结构中特殊蛋白

11、质(载体或通道蛋白)的帮助所实现的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属被动转运)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如葡萄糖和氨基酸在顺浓度差时的跨膜转运。特点:(1)特异性;(2)饱和性;(3)竞争性抑制。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如钾通道、钠通道、钙通道等 。根据通道“闸门”打开的因素不同,分为:( 1)、电压门控通道:该类通道的 开放取决于膜两侧的电位差。(2)、化学门控通道:该类通道的开放取决于某种化学物质是否作用于膜受体。(3)、机械门控通道: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指小分子物质或离于依靠膜上“泵” 的作用,通过耗能过程所实现的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物质的转运是逆浓

12、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需耗能。 继发性主动转运 :某些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逆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时,不直接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而利用膜内、外Na+势能差进行的主动转运称继发性主动转运。C、出胞和入胞 出胞: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通过膜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排出细胞的过程。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入胞: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通过膜的结构和功能变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入胞包括:(1)吞噬:固体物。如单核、巨噬、中性粒细胞。 (2)吞饮:液体。液相和受体介导入胞。2、 何谓继发性主动转运?举例说明。某些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逆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时,不直接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而利用膜

13、内、外Na+势能差进行的主动转运称继发性主动转运。3、 何谓兴奋性?衡量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什么?兴奋性(excitability):最早被定义为: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在近代生理学中,兴奋性被定义为:细胞受刺激时能产生动作电位(兴奋)的能力。如果细胞对很弱的刺激就能发生反映,产生动作电位,就表示该细胞具有较高的兴奋性;如果需要较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则表明细胞的兴奋性较低。一、 名词解释超射:动作电位上升支中零电位线以上的部分。(教材中P24: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则称为反极化,其中膜电位高于零的部分称为超射)绝对不应期: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发生兴奋的当

14、时和以后的一个短时间内,兴奋性降低到零,对另一个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发生反应,这一段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后,第二个刺激可引起新的兴奋,但所需的刺激强度必须大于该组织的正常阈强度,这一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动作电位: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可逆、并有扩布性的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极化:细胞在安静时(亦即静息电位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膜的极化去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超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复极化:细胞发生去极化后,

15、又向原先的极化方向恢复的过程。阈电位:使膜对Na十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数值,称为阈电位。“全和无”现象: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称“全或无”现象。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兴奋收缩耦联:联系肌细胞电兴奋与收缩活动的中介过程。前负荷:肌肉收缩之前所承受的负荷。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之后所遇到的负荷或阻力。思考题1、试述神经纤维产生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的变化?答:当神经纤维受到一次刺激发生兴奋时及 兴奋后的一个短时间内,它们的兴奋性会产生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历经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1) 绝对不应期:神经纤维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发生兴奋的当时和以后的一个短时间内,兴奋性降低到零,对另一个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发生反应,这一段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处在绝对不应期的神经纤维,阈刺激无限大,表明失去兴奋性。(2)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后,第二个刺激可引起新的兴奋,但所需的刺激强度必须大于该组织的正常阈强度,这一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它是神经纤维兴奋性从无到有,直至接近正常的一个恢复时期。(3)超常期和低常期:相对不应期后,有的还会出现兴奋性的波动,即轻度的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分别称为超常期和低常期。2、何谓静息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答:(1)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