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2)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7508014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标志着党对自然 规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 更加提醒我们要关注重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马克思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他们共同的辩证自然观。辩证自然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 面:承认自然的客观优先性;自然规律体现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人在自然生活中 认

2、识理解改造自然价值;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人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所以人 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马克思强调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调控力量, 肯定了只有 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历史唯物主义本身蕴含着人与自然 内在有机统一的生态思想。他提出需要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合理调节”,原则 是“消耗最小化”,“合乎本性”,这是一种认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相统一的 思维模式。劳动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届性,通过劳动,人和自然达到了统一。“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对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实现现存世界 革命化,实际地改变事物的现状,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资本主义经 济社会下,生产的目的不是使

3、用价值,人类为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与发展, 无休 止地扩大再生产,资本在运作中不断加大负面作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键是明 确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立合理化的社会制度。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必 须取代资本主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也就是才能展现出“生态文明”的 社会形态。综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见解对于当代社会生态危机日益 严重的状况具有很强的预见性,他的观点对我们缓解生态危机具有重大的理论指 导意义。二、生态文明建设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 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 也符合人民群众

4、 的长远根本利益。当然,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个全球问题, 不论是对我国还是全 世界都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工业文明所倡导的“人 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人类却追求物质利益而舍弃生态环境。 对生态环 境缺乏保护和建设意识,不合理利用土地、森林、水和矿产等资源,从而使得生 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这些生态问题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活, 还威胁了人类的环 境安全。要解决这些生态问题,人们必须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研究, 从而未解决当 前的生态问题保驾护航。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生态文明是一种高级的文明形态反映的是人类与自然

5、之间的一种全新的、和谐的状态。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既 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乂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也是科学发展观的 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就是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统 一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求发展, 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生态文明 是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可持续发展从自然届性角度上分析,就是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要求实现不超过环境系统更新

6、能力的发展,要求在生存不超过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 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即在保持自然资源 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建设生 态文明,应在更广范围内,开发更有效地使用矿物能源的技术, 提供安全而乂经 济的可再生资源技术来限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 CO2勺排放,应通过恰当的技术 选择,停止某些化学品的生产与使用,以保护臭氧层,逐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三、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取得了卓越成就。毋庸 置疑中国俨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但骄人的成绩背后却隐藏着很 多

7、发人深省的问题:严重的资源浪费,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以及令人震惊的生态 退化,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 日益激烈。换言之,中国的GD敬值很华丽,但是绿色GD即让人不可恭维。依照 2005年“环境可持续指数” (ESI)对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评估测算, 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33位。2010年12月,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 力军在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会议说,1月至11月,环境保护部共接报并妥善处 置突发环境事件14酒,其中重大环境事件4起,较大环境事件39起。自然灾害导 致及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达17起。从事件的起因来看,主要是由企业排污、自

8、然 灾害而引发的;从污染类型来看,则主要来自于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 海洋污染。毋庸置疑,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很突出,形势异常严峻,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相对短缺、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2. 大气污染恶化、气候变化异常3. 土地荒漠化呈扩大趋势、水土流失严重4. 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功能衰退5. 自然灾害频繁、生物物种骤降我国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1.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高强度的资源开采,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以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型企业的大量存在,给我国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十一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但是仍存在问题。 根据“十 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

9、列报告显示: 第一产业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与第二产 业相比所占比重大但是发展不强。 近些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 格局没有改变,虽然占GDP、量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下降比例幅度不大。第三产 业有所发展,但是发展缓慢,所以还需进一步加强。因此,这种产业结构不合理 的状况,不仅影响了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潜力的提升,而且加大了自然环境的压力,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失衡。2. 我国评价机制存在问题。中国采用的GD核算法是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 算体系,但是从生态学角度讲,GDPP能反映自然资源的损失和生态的破坏程度: 从宏观经济角度讲,GD不能反映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和产业结构的落后与否; 从思想意

10、识方面讲,GD不能反映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以及人与自然环境 的和谐程度。3. 我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较为薄弱。一方面,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只注重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很少涉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且传统 道德建设很少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 所以在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影响下我国公 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不够, 在环境道德教育以及环境道德实践方面比较薄弱, 即使进行了环境教育也是流于 形式,不够深入,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的效果。 所以我国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没有 有效的规范自己的行为,生态文明意识没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1、的建议1. 转变发展观念,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首先,要转变对经济与环境二者关系的认识。 从过去把后者看作前者的子系 统,转为把前者看作是后者的一个子系统, 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在环境承载能力之 内。只有真正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转变发展观念,科学发展,和谐 发展。其次,要转变当前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发展观。必须彻底扭转经济增长至 上观点,转变高投入、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适度节制的物质消费观, 减少甚至避免破坏环境,倡导有利于健康且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树立崇尚 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生产、生活观念,使环保观念、意识扎根人心,形成热爱 环境的良好余围,藉此,才能不断改善人们内在的心理环境

12、进而促进外在生态环 境改善。2. 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体制长远考虑,将生态文明建设切实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部署中。从国家层面,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和科技等手段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 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职责,建立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全民行动的生态文明发展体制。3. 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形成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人 类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重视资源环境的经济制度,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价格等方面的经济政策,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实 行和执行严格、严厉的环保政

13、策、法律、法规,其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完善各 项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评价标准,培养专业且训练有素的执法队伍, 采取 行动迅速且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切实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效。4. 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和绿色技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环境却遭严重破坏的今天,加快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的技术研究,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我们发展了科学技术, 为人类带来了各种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我们因此而破坏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 境,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众多困境。加快环保技术、绿色技术的研发,正是 为了提高环境质量,增进人类福利所必须的。新技术的研发应更多地强调提高资 源利用和再生率,大力开发推广绿色技术,发挥后发优势,准确把握新技术发展 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