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综》归纳-人物—言论资料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7507610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综》归纳-人物—言论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教综》归纳-人物—言论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教综》归纳-人物—言论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教综》归纳-人物—言论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教综》归纳-人物—言论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教综》归纳-人物—言论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综》归纳-人物—言论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综归纳人物一言论人物、著作学记知识点1. 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最早的)教育学专著。2. 重民成俗,K必由学L、“建国君民,多学为先”一,强调了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从而把教育与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联,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3.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藏息相辅原则。4. “师严然后道尊”。5. 、君子之教喻也”。二6.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原则。7. “学不蹿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循序渐进的原则。8. 教学相长一一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1.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主张培养“贤人”、“君子”。2. 六艺

2、: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的六门课程:诗、书、礼、乐、射、御、书、数。3. 教育思想记载一一论语。4. 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5. “有教无类”。6.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7.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8. “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一一“启发” 一词来源,是中国最早强调“启发”的教育家。9.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0. 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11.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教学原则中的巩固性原则。12.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教)学生进行学习(学)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我国孔子概括

3、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易公1. 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孟子成熟的机制决定的。人性本善,万物皆备于我心。缺点是片面强调内部因素,忽视了外部因素。2. “孟母三迁”表明,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反之,则对个体的发展有所抑制。3.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教)学生进行学习(学)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我国思孟 学派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外铢论的代表人物,认为人的发展主要靠外在的力量。提出性恶论。缺点是片面强调外部因素, 忽视了内部因素。墨子1. 以“兼爱”、“非攻”为教,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逻辑思维

4、能力的培养和实用技术的传习。2.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有“亲知”、“闻知” “说知”。重视“说知”。老子、庄子1. 道家代表人物。2. 老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文化堕落论。主张“绝学”,绝圣弃智。3. 经常和西方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相提并论。朱熹1.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反映了循序渐进的原则。2. 宋代朱熹概括孔子的“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办格拉底(古希腊)1. 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2. 以雄辩著称,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3. “产婆术”(或“助产术”),反映了启发性原则,是西方第一个提出启发性教育思想的教育

5、学家。柏拉图(古希腊)1. 把人分为三等: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2.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统治者。3. 代表作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古希腊)1. 秉承老师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2. 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 3. 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所有的人应受同样的教育,但不包括奴隶。4. 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5. 代表作政治学。易公培根(英国)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夸美纽斯(捷克)1. 民主主义教育豕,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6、。2. 主张“泛智教育”(把广泛的知识传授给普通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3.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 作。4.1632年,捷克的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 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5. 被称为教育学之父”。6. 夸美纽斯“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反映了教学原则中的巩固性原则。7. “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反映了 教学原则中的循序渐进的原则。8.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教)学生进行学习(学)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9. 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

7、“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体现教 学原则的直观性原则。卢梭(法国)1. 代表作爱弥儿。2. 极力提倡“自然教育”,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3. 认为人性本善,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4. 经常把他的自然主义思想和中国古代的老子相提并论。5. 对后来康德、杜威等的教育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康德1. 代表作教育论。2. 最早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德国)3. “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4. 深受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的影响。裴斯泰洛齐(瑞士)1. 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2. 深受卢梭和康德思想的影响,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3. 把教育目的规7E为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

8、一切天赋力重和能力。4. 提出要素教育论作为中小学教学的理论基础。5. 很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指出“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识和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和行又是那么密切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 随之而停止。”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易公洛克(英国)1. 代表作教育漫话。2. 提出“白板说”,高度评价教育的作用。3. 主张绅士教育,把德行放在首位。4. 轻视国民教育,主张家庭教育。5. “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6. 外铢论的代表人物,认为人的发展主要靠外在的力量。缺点是片面强调外部因素,忽视了内 部因素。赫尔巴特(德国)1. 被

9、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2.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一门规范学科的开始,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 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3. 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以 伦理学为德育的基础,以心理学为教育的基础。4.4.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易公6.5. 以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而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儿 童中心论”在管理上会出现一种放任主义偏向。所以,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 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在这种关系F,

10、不仪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6. 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7.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赫尔巴特首先明确提出的。梅伊曼、拉伊(德国)1.2. 反对教育学中的纯概念思辨,注重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及其与教育的关系。3.3. 梅伊曼的代表作是实验教育学纲要5.4. 拉伊的代表作是实验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1. 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认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教育过程是一种历 史文化的过程。2. 教育目的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布尔迪厄1.2. 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3.3. 认为在资本

11、主义制度卜,教育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公平,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人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杜威(美国)1. 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2.2. 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提出“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强调儿童中心主义,其最典型的一段话是:“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3. 以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而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论”在管理上会出现一种放

12、任主义偏向。所以,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 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在这种关系F,不仪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4.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教)学生进行学习(学)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5. 新三中心主义:经验、生活、儿童。易公克伯屈(美国)设计教学法(又称单兀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 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兀活动中获得有关 的知识和能力。帕克赫斯特(美国)道尔顿制,指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 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

13、,有疑难时才请教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 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并接受考查。布鲁纳1. 结构主义教育理论代表人物。2. 代表作教育过程,强调教授学科基本结构,倡导发现学习法。布卢姆1.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代表人物。2. 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维果斯基(苏联)1.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2. 倡导支架式教学。第斯多惠(德国)1. 民主主义教育家,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2.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反映了教学原则中的启发性原则。3.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4

14、.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易公弗洛伊德(奥地利)1.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梦的解析。2. 内发论代表人物,强调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 成熟的机制决定的,原因主要是性本能。3. 提出动机说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不想记起,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 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形象。泰勒1. “当代课程评价之父”2. 提出目标评价模式,认为,如果我们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的话,就必须回答卜列问题: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15、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3. 他的“课程原理”包括四个步骤:(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概括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其中,确定课程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优点:(1)提出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评价学生成绩优劣,还在于改进课程的开发;(2)操作性强。缺点:只关注预期目标,忽视其它因素。班杜拉(美国)1. 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与行为矫正技术。2. 创造社会模仿模式,主张用替代学习,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操作,强调榜样的作用,基本观 点是交互作用论。3. 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杲一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