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498589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部会计司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财政部会计司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0 号号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开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源,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体现,是企 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推动力。钱学森同志曾经说过,科技创新就是自主 研发拥有曾经“买不到、买不起、买回来已落后”的核心技术;即使买到产品,也 买不到产权;买到产权,买不到知识;买到知识,买不到人才。由此说明,创新、 产权、知识、人才是核心资源,自主创新是第一要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特别 是为了抢抓后危机时期重要发展机遇,企业应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重视和 加强研究与开发,并将相关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竞

2、争中赢得主动权,夺得先机。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0 号 研究与开发旨在有效控制研发风险,提 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本 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研究与开发业务流程 企业应当着力梳理研究与开发业务流程,针对主要风险点和关键环节,制定切 实有效的控制措施,不断提升研发活动全过程的风险管控效能。 图列示了一般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业务流程图。 图 1 一般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业务流程图 二、研究与开发业务的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 如图所示,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流程,主要涉及立项、研发过程管理、结题验 收、研究成果的开发和保护等。 (一)立项 立项主要包

3、括立项申请、评审和审批。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研发计划与国家 (或企业)科技发展战略不匹配,研发承办单位或专题负责人不具有相应资质,研 究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评审和审批环节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创新不足 或资源浪费。 主要的管控措施:第一,建立完善的立项、审批制度,确定研究开发计划制定原则 和审批人,审查承办单位或专题负责人的资质条件和评估、审批流程等。第二,结 合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及技术现状,制定研究项目开发计划。第三,企业应当根据 实际需要,结合研发计划,提出研究项目立项申请,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 研究报告。企业可以组织独立于申请及立项审批之外的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评估论 证,出具

4、评估意见。第四,研究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重大研 究项目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决策。审批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 研究项目促进企业发展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成果转化的可行性。第五,制 定开题计划和报告,开题计划经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开题报告应对市场需求 与效益、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主要技术路线、研究开发目标与进度、已有 条件与基础、经费等进行充分论证、分析,保证项目符合企业需求。 (二)研发过程管理 研发过程是研发的核心环节。实务中,研发通常分为自主研发、委托研发和合 作研发。 1.自主研发。自主研发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科研力量,独立完成项目,包括原 始创

5、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三种类型。其主要风险包括:第一, 研究人员配备不合理,导致研发成本过高、舞弊或研发失败。第二,研发过程管理 不善,费用失控或科技收入形成账外资产,影响研发效率,提高研发成本甚至造成 资产流失。第三,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相互争夺资源,出现资源的短期局部缺乏, 可能造成研发效率下降。第四,研究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错误,导致修正成本提高。 第五,科研合同管理不善,导致权属不清,知识产权存在争议。 主要的管控措施:第一,建立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建立信息反馈制 度和研发项目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第二,合理设计项目实施 进度计划和组织结构,跟踪项

6、目进展,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三,精确预计工作量和所需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第四,建立科技开发费用 报销制度,明确费用支付标准及审批权限,遵循不相容岗位牵制原则,完善科技经 费入账管理程序,按项目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准确开展会计核算, 建立科技收入管理制度。第五,开展项目中期评审,及时纠偏调整;优化研发项目 管理的任务分配方式。 2.委托(合作)研发。委托研发是指企业委托具有资质的外部承办单位进行研 究和开发。合作研发是指合作双方基于研发协议,就共同的科研项目,以某种合作 形式进行研究或开发。 委托(合作)研发的主要风险是:委托(合作)单位选择不当,知识产权界

7、定 不清。合作研发还包括与合作单位沟通障碍、合作方案设计不合理、权责利不能合 理分配、资源整合不当等风险。 主要的管控措施:第一,加强委托(合作)研发单位资信、专业能力等方面管 理。第二,委托研发应采用招标、议标等方式确定受托单位,制定规范详尽的委托 研发合同,明确产权归属、研究进度和质量标准等相关内容。第三,合作研发应对 合作单位进行尽职调查,签订书面合作研究合同,明确双方投资、分工、权利义务、 研究成果产权归属等。第三,加强项目的管理监督,严格控制项目费用,防止挪用、 侵占等。第四,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国内外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情况, 对项目的目标、内容、进度、资金进行适当调整。

8、(三)结题验收 结题验收是对研究过程形成的交付物进行质量验收。结题验收分检测鉴定、专 家评审、专题会议等三种方式。其主要风险包括:由于验收人员的技术、能力、独 立性等造成验收成果与事实不符;测试与鉴定投入不足,导致测试与鉴定的不充分, 不能有效地降低技术失败的风险。 主要的管控措施:第一,建立健全技术验收制度,严格执行测试程序。第二, 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重新进行验收申请或补充进行研发,直至研发项目 达到研发标准为止。第三,落实技术主管部门验收责任,由独立的、具备专业胜任 能力测试人员进行鉴定试验,并按计划进行正式的、系统的、严格的评审。第四, 加大企业在测试和鉴定阶段的投入, 对重要

9、的研究项目可以组织外部专家参加鉴定。 (四)研究成果开发 研究成果开发是指企业将研究成果经过开发过程转换为企业的产品。其主要风 险包括: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不足,导致资源闲置;新产品未经充分测试,导致大批 量生产不成熟或成本过高;营销策略与市场需求不符,导致营销失败。 主要的管控措施:第一,建立健全研究成果开发制度,促进成果及时有效转化。第 二,科学鉴定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成熟度,力求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坚持开展以市 场为导向的新产品开发消费者测试。第四,建立研发项目档案,推进有关信息资源 的共享和应用。 (五)研究成果保护 研究成果保护是企业研发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研发成果保护,可 保护研

10、发企业的合法权益。其主要风险是:未能有效识别和保护知识产权,权属未 能得到明确规范,开发出的新技术或产品被限制使用;核心研究人员缺乏管理激励 制度,导致形成新的竞争对手或技术秘密外泄。 主要的管控措施:第一,进行知识产权评审,及时取得权属。第二,研发完成 后确定采取专利或技术秘密等不同保护方式。第三,利用专利文献选择较好的工艺 路线。第四,建立研究成果保护制度,加强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及研 发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涉密图纸、程序、资料的管理,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借阅和使用。 禁止无关人员接触研究成果。第五,建立严格的核心研究人员管理制度,明确界定 核心研究人员范围和名册清单并与之签署保密协议。

11、第六,企业与核心研究人员签 订劳动合同时,应当特别约定研究成果归属、离职条件、离职移交程序、离职后保 密义务、离职后竞业限制年限及违约责任等内容。第七,实施合理有效的研发绩效 管理,制定科学的核心研发人员激励体系,注重长效激励。 后评估是研究与开发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当建立研发活动评估制 度,加强对立项与研究、开发与保护等过程的全面评估,认真总结研发管理经验, 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相关制度和办法,不断改进和提升研发活动的管理水平。 总之,研究与开发是企业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始终坚持把研究与开发作为企业发 展的重要战略,紧密跟踪科技发展趋势,是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国际竞 争力的重要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