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良相“说考论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4748308 上传时间:2017-09-0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9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医良相“说考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良医良相“说考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良医良相“说考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良医良相“说考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良医良相“说考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良医良相“说考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医良相“说考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良医良相 ” 说源流考论 兼论宋至清医生的社会地位 南开大学 中国 社会史 研究 中心 余新忠 内容提要: 长久以来,人们均不假思索地 认为 不为良医,则为良相为代表良医良相说 出 自 范仲淹之口,现代的医史研究者更进一步认为范氏的该语促进了宋代儒医阶层的兴起及此后医生社会地位的提高。然后通过本文对良医良相说源流的系统考察发现: 这一几无争议地被视为范仲淹所说的名言,非但不是 范氏所言,甚至很可能与他本人无关。范氏 愿为良医的故事,即便不是完全为空穴来风,至少在 12 世纪中期以前 并 未对社会造成什么实际的影响, 良医良相说在 13 世纪以降,影响日渐 加深,意涵也被不断阐发和引申。

2、虽然它的不断被引述和发挥,不无意义,但在国家相关的制度性规定和社会指标性身份认定的束缚下,其实反映出了明清时期医生的身份和地位难以真正向上提升的窘境。而且,良医良相说本身,也无助于作为职业的医生的地位的独立和提升,反而强化了人们将其视为儒的附庸的意识。个中,国家政策和制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关键词: 良医 良相 范仲淹 儒医 社会地位 “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 ,是现代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古代名言,不仅颇为广泛地出现在各种报端杂文之中,而且 也在众多的医学史论著中被广为 征引,藉以表明医学的 重要以及宋元以降儒医的出现与医生社会地位的提高。对于该语,今 人 几乎均毫无疑义地认为其出于北宋著名的

3、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989-1052 年)之口, 而相对于该语 ,范氏还 有 一句更脍炙人口的 名言 “ 先天 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不过与后者在语辞上的确定无疑不同,前者则明显不够统一和确定,在宋元以来的文献中,还存在着相当多不尽相同的表述,比如 “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 、 “ 达为良相,穷为良医 ” 、 “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 ” 、 “ 不为宰相,则为良医 ” 以及 “ 良相即良医 ” 等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当为后者明确 出自范仲淹的文集之中 ,而前者则源于范仲淹死后约一百年后刊出的一部笔记中,而且还只是类似的语句。 关于这些表述 , 至少从 13 世纪以来,绝

4、大多数人均认为出自范仲淹之口 ,而且除了极个别的例外,人们也未对该语的来历给予过关注 。将这类表述归于范仲淹的认识延续至今,不过相较于以往的述而不论, 目前的医史研究者已多有论说,其中较 具代表性且 较为专门的探究当属马伯英 ,他在出版于 1994 年的一部著作中 指出 , “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 这句话的源头出自大约初版于 1150 年代的笔记能改斋漫录中一则有关范仲淹的记载, 他完全未 范仲淹:岳阳楼记,载李勇先、王蓉贵校点: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194-195页。 人们在引述类似的表述时,除非不言作者或笼统称之为古语及古人言,一般都说是范仲淹所言,不过也

5、偶有例外,比如明代就有多人将其归之为司马光。(如 陶华:伤寒琐言序,中华书局 1985 年影印丛书集成本 1451,第 1 页 ;吴旻:重刊 扶寿精方序 ( 1534 年),载裘庆元辑:珍本医书集成第三册医方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811 页; 萧京:轩岐救正论自序,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1644,第 15 页 。)而晚清大儒俞樾则在一则笔记中说是狄梁公(仁杰)之语(俞樾:茶香室四钞卷七,光绪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本,第 19a 页),但他并没有提出根据,我们也找不到相关的依据,而他自己在另一篇文章中亦言为范仲淹之语。(春在堂杂文三编卷四邹母张太夫人七十寿序,光绪二

6、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本,第 33b 页)。 就管见所及,仅清末的医生杨熙龄表达过一点疑问,他在一则笔记中说:“不为良相当作良医 ,相传为宋范文正公语,而冬夜 笺记谓崔与之父 尝曰,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岂范语为崔所尝称述之者欤? ”( 杨著园编著;沈洪瑞,刘志华校注:著园医药合刊,山西科技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71 页 ) 2 对此的真 实性产生疑问,不过进而将 其放在宋代儒医的兴起的脉络中来 考察该语的出现,认为范仲淹的这一箴言,促进了宋代儒医传统的形成,进一步 推动了医生社会地位的提升 。马氏的这一论述,广为医史学界所接受,尽管表述的方式和角度各有不同,但基本的认识则完全一致, 即 都

7、毫无疑问地认为, “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 为范仲淹所言,范氏的这句名言积极促进了儒医的兴起和医生社会地位的提高 。不过海外的相关研究,则早已 就此零星地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比如,美国学者韩明士( Robert P. Hymes)早在 1987 年,就因该语不见于范氏本人的著作中, 而怀疑有可能是南宋时人的伪托。不过他并未就此做专门的考证 。对于这一怀疑,台湾学者陈元朋则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吴曾这样的士人,又有什么动机要去作伪呢?但他也只是在一个注释中提出想法,并未做更多的引证。 不过 他也不赞同马伯英有关该语促进了儒医的生成这样的论断,认为马过高地估计的范仲淹这句话的实际影响力,但同样也未

8、予申论 。 由此可见 ,目前关于宋元以来一直较为流行的 “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 一语的来龙去脉还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探究, 多有 以讹传讹和 令人疑问之处 ,而海外零星的对通行说法的质疑也几乎未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 有 鉴于此,本文拟对该语缘起做一系统的考证,力图尽可能清晰地呈现这一话语的形成过程、缘由和意义,以及与范仲淹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这一话语在宋元明清的被不断复述的情况和所表达的意涵做一梳理,藉此来考察当时医生的心态和社会地位。 一、 “ 良医良相 ” 说渊源考论 1、 “ 良医良相 ” 说的出典 “ 良医良相 ” 说最早的出典,现有的研究均指出,乃为南宋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一则名为

9、文正公愿为良医的笔记,其内容 如下 : 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 , 求祷曰:他日得相位乎?不许。复祷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 大丈夫平昔之志也。他日有人谓公曰:丈夫之志于相,理为当然;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哉!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欲救物,故无弃物。且丈夫之于学也,固欲遇神圣之君,得行其道;思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若已推而内之沟中,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相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 生,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吴曾生卒年

10、不详,大约生活在 12 世纪中前期,曾官至吏部郎中,生前对 医学颇有兴趣。该书成编撰于 1154-1157 年间,出版不久,即因仇人告发而遭禁毁,直到 1190 年才重新梓行 。这则笔记所载的相关内容,在范氏的著述和由其后代编撰的年谱等资料中均未见有任何的 蛛丝马迹 ,而吴曾记录这一轶事时,范氏已经过世一百余年了。正因如此,韩明士对 其真实性表示了怀疑。这样的怀疑自然有其合理性,但若没有证据, 似乎也不能随便 断言 吴曾造假,这正像陈元朋所说,吴曾这样士人,又有什么动机作伪呢?而且笔记本来就是一种记录见闻和札记等内容的文体,吴曾这一记载当是他对当时所听闻的有关范仲淹轶事的记录,虽然时 马伯英:

11、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76-482 页。 最新比较重要而具代表性的论述可以参阅李经纬、张志斌主编:中医思想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417-439 页。 Robert P. Hymes, “Not Quite Gentlemen? Doctors in Sung and Yuan”, Chinese Science, 1987, Vol,8, pp43-44.不过他在注释中提示了一条未收录四库全书颇为重要的资料,曾丰缘督集中的一篇文章。 陈元朋:两宋“尚医士人”与“儒医” 兼论其在金元的流变,台北:台湾大学出版社委员会 1997年版,第 253

12、、 33-34 页。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831 页。 吴曾:能改斋漫录出版说明,第 1-4 页。 3 间 过去了一百多年,但社会上流传着有关范仲淹这样的名人在尚未显贵时的一些轶闻,也没有什么不合理。 但是, 我们若仔细检视这则记载,还是颇有些令人感到疑惑的地方。首先,一个人去神祠求祷,应该是私密之事,旁人又何以知之?其次, 更为重要的, 在这则故事中,范仲淹针对他人的问题,洋洋洒洒地说了一长段话,表明他愿为良医的原因以及做良医的重要性。 即使是简单一两句话 ,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也可能变味,而那些长篇大论 ,又 怎么可能在一百多年后,还能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

13、呢?即使是大概,恐怕也早已在流传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了。最后 , 范氏那些话语,征 诸他留存下来的文字,也找不到丝毫的类似之处。故而,我们完全可以 认为 ,即使范仲淹有类似的故事,那些长篇大论,肯定吴曾根据语境和自己的意思附会上去的 。其实,稍晚,沈作喆的另 一则类似的记录,则相对简朴可信一些: 范文正公微时,尝慷慨语其友曰吾读书学道,要为宰辅,得时行道,可以活天下之命。时不我与,则当读黄帝书,深究医家奥旨,是亦可以活人也 。 沈作喆是绍兴五年( 1135 年)的进士,生活年代可能稍晚于吴曾,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考证,该书为沈 1174 年以后所作。如果对比这两则记载,我们看不出两者 在文字上

14、有何渊源 关系,应该是各自对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范仲淹轶闻的记录。 这说明 ,当时社会上 应 确实流传着范仲淹从小就怀有 “ 利济生民 ” 的远大抱负,并且有意将做良医作为不能成为宰相的其次选择这样的轶闻故事。 不管 这一 传闻是否属实,吴曾应该也算不上 是有意 作伪。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范仲淹 将 医和相 放在一起来进行类比 , 那么 即使 “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 这样明确的说法非范氏所言, 将 “ 良医良相 ” 说归之于范氏, 亦无不可。当然,如果我们相信 这则范氏轶闻的内容 基本属实,而且 范氏 乃是历史上以医比 相 首创者 ,那么 , 这样的说法 亦属允当 。不过,实际上, 即使我们

15、相信 这则轶闻属实,范氏也非第一个以医比相的人,这类类 比 很早就已经存在。 比如,在尚书中就有武丁以医生治病来比喻人臣为相的记载 。而国语中则有 “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 的说法 。汉代的贾谊则曾言: “ 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 ” 而韩愈则直接将 “ 医师之良 ” 类比于 “ 宰相之方 ” 。差不多就是 “ 良医比良相 ” 的滥觞。 尽管范不可能是以医比相 的第一人 ,不过,也应该指出,这些类比的立足点主要在为医和为相在道理上具有相 通 之处上,范仲淹 故事中 另 外 具有的医道重要 和 从医非鄙 方面 的意涵 , 显然是这些类比所没有 的 。 若抛开范仲淹的这 则记载,在 11 世纪,我们并没有发现 从这些 意义上,来类比医和相的相关记载。不过, 随着宋代朝廷对医药事业和医学教育的日渐重视,特别是 庆历四年( 1044 年)太医局的设立、熙宁九年( 1076 年)太医局的正式设局以及 北宋徽宗年间国家 “ 医学 ” 的设立( 1103 年) ,社会和士人对医学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 士人 中的 尚医风气 逐渐形成 , 从 11 世纪中期以降,我们不时可以 在诸多文献 看到表达 沈作喆:寓简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第 864 册,第 134 页。 尚书商书说命上,参见王治民主编:历代医德论述选译,天津大学出版社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