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字、词、成语辨析(洪景森老师2009年4月9日整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748296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字、词、成语辨析(洪景森老师2009年4月9日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常用字、词、成语辨析(洪景森老师2009年4月9日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常用字、词、成语辨析(洪景森老师2009年4月9日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用字、词、成语辨析(洪景森老师2009年4月9日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字、词、成语辨析(洪景森老师2009年4月9日整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常用字、词、成语辨析(洪景森老师根据本报常出的错编写)2009 年 4 月 9 日1 “作”与“做”“作”:制造;劳作;兴起。 “作”与“做”不同:在抽象意义的词语、书面语色彩较重的词语里,特别是成语里,多写成“作” ,如“作罢” 、 “作废” 、 “作战” 、 “装模作样” 、“犯上作乱”等;后面是双音节动词时,也用“作” ,如“作调查” 、 “作处理”等。“做”:干;从事。 “做”后面的词表示制造的具体东西,以名词居多,如“做药材” 、“做文章” 、 “做衣服” 、 “做人” 、 “做工”等;也修饰个别形容词,如“做大” 、 “做强” 。2 “付”与“傅”“付”不是“傅”的简化字,也不是

2、“副”的简化字。 “正副”的“副” 、 “师傅”的“傅” ,都不能写作“付” 。 “付”与“傅”还是两个不同的姓,因此,如有作者署名“付*”或“傅*” ,只能遵从作者所写,不可轻易改动。3 “肖”与“萧”“肖”有两读:xiao(平声)和 xiao(四声);而“萧”只读 xiao(平声) 。 “肖”与“萧”都是汉族的姓,萧姓出现早,肖姓较晚。 “萧”是“蕭”的简化字,很多人又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这是不对的。其实,在现代人名中,除某些少数民族存在肖(xiao)姓外,汉族基本上只有萧姓而没有肖姓。稿件中,作者自己应该清楚是姓“萧” ,还是姓“肖” ,编辑不可贸然改之。4 “闫”与“阎”“闫”

3、与“阎”是两个不同的姓,不能随意混淆;“闫不同于“阎” ,更不是它的简化字。究竟姓“闫”还是姓“阎” ,也只有作者自己知道。5 “练”与“炼”练、炼二字意义有相近处,古汉语中常通用。练、炼都可用作动词,指一种加工方法,区别在于“练”是水煮而“炼”是火烧;“练”的对象是丝织品(素) ,而“炼”的对象是金。此外, “练”还可用作名词、动词,还可用来构成形容词,如“洗练” 、 “精练” ,现在多写成“洗炼” 、 “精炼” 。注意:一是名词一律用“练” ,不能用“炼” ;二是形容词应该用“练” ,如熟练、老练、干练等;三是动词如意在求熟用“练” ,如练习;意在求精则用“炼” ,如锻炼、冶炼、炼丹等。究

4、竟用“练”还是用“炼” ,需要编辑的“火眼金睛” 。6 “翘楚”的“翘”“翘”是多音字,通常读作 qiao(四声) ,但在“翘楚”一词中应该为 qiao(扬声) ,出自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 “翘楚”指高出杂树丛的荆树(楚) ,后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上海记者稿件中,常出现“翘楚”一词。7 “沿用”与“延用”报上曾有“延用过去的品牌名称”的话。这里的“延用”应改为“沿用” 。“沿用” ,即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 “沿”的本意是顺着,引申指遵循、因袭等;“延”主要指空间的延长,如“蔓延” ;又指时间的延续、拖延。简言之, “沿”2强调的是方式上的延续、袭用, “延

5、”强调的是长度、时间方面的伸展。汉语中只有“沿用”,而没有“延用” 。8 “权力”与“权利”“权力”有两义:一为政权,即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机关” ;二为职权,即职责范围内的支配、指挥、管理和力量,如“厂长的权力” 。 “权利”也有两义:一为依法享有的权力,如“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二为依法享有的利益,如“受教育的权利” 。9 “橘”和“桔”“橘”和“桔”是两个不同的字,后者不是前者的简化字。 “橘”读 ju(扬声) ,就是水果中的橘子,也指橘子树;而“桔”读作 jie(扬声) ,不能单用,只能由它组成复词“桔梗” 、 “桔槔” 。现在很多人把“橘子”写成“桔子” ,是大错特错了。

6、同样“橘红色宝石” ,也不能写成“桔红色宝石” 。但桔也读作 ju(阳声) ,是人们把它当成了橘的俗体字。正式场合、书面语,一定得用“橘子” ,否则不规范。10 “会集” 、 “会聚”与“汇集” 、 “汇聚”“展会会集了 1300 余种商品” , “中外参展商汇聚深圳共同探讨珠宝业创新问题” 。前一个“会集”应为“汇集” ,后一个“汇聚”应为“会聚” 。如何区别?基本方法是:指物时用“汇” ,指人时用“会” 。11 “地”与“的” 、 “得”在汉语里, “地”与“的” 、 “得”都是结构助词,它们都用在词语之间,表示前后两部分的词语是修饰和被修饰或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 “的”字前面的成分是定语

7、,多由形容词、数量词充当,名词、代词、动词也能充当定语,如“台风的中心” 、 “他们的发言” ;“的”字后面的成分是宾语,多由名词、数量词充当。 “地”字前面的成分是状语,通常由形容词充当;动词也能充当状语,如“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遗产” 。 “得”字附着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它前面的成分是补语,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经常充当补语。如何选用“的” 、“地” 、 “得” ,简单方法就是看它们前后词语的性质,形容人或物,一定是用“的” ;形容一种状态,则用“地” ,若是回答“怎么样” 、 “什么程度”等,则用“得” 。“的”还有一个作用是附着在词语后面,成为具有名词作用的“的字短语” ,如“做得细细

8、的” 、 “漂漂亮亮的” 、 “柜台满满的” 。12 “亦或”与“抑或”“黄金亦或铂金都是贵金属” , “减少亦或取消中间环节”这种错误经常见诸报端。“亦或”与“抑或”读音完全相同,但不同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并没有“亦或”一词。“抑或”则是作为一个双音词立身于现代汉语中的,表示选择关系,是个连词,相当于“或者” 。 “抑或”是一个带有文言色彩的现代汉语词语,而“亦或”不是一个固定搭配,而是两个文言词语的临时组合,应该用“抑或”而非“亦或” 。13 “度”与“渡”“度”:1.计量长短的标准;2.法则、准则;3.划分地球经纬距离的单位;4.跨过、越过;5.经过、经历。 “渡”:通过,由此岸到彼岸。

9、“度”的基本意义是时间上经过, “渡”的基本意义是由此岸到彼岸 。 “欢度春节” 、“度假”的“度”不能写作“渡” ;“渡河” 、 “飞渡关山” 、 “渡过难关”的“渡”不能写作“度” 。 “经济危机”有时间概念,要过去的话,应写作“度” 。14 “含意”与“含义”“意” , 说文的解释是:“志也” ,是一种心理活动。 “义” , 释名.释言语解释是:3“宜也,裁制万物,使合宜也” 。 “义”代表着标准和规范。可见, “意”具有个人性、主观性, “义”具有社会性、客观性。 “意”发之于心, “义”是社会推崇的、正当合宜的道理。因此,指客观的规范、道理,用“含义” ;如指个人要表达的意思,主观的

10、,则应用“含意”。首饰设计的含意,应为“含意” ,而非“含义” 。15 “纪”与“记”“纪” , 说文解释为“丝别也” ,即别丝、整理出散丝的头绪,由此引申为法度、准则以及治理、管理等义项;“记” ,本意就是不忘、记住。因此,1.表示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记载下来的最好成绩,必须写作“纪录” ,不写“记录” ;2.表示记载年代,必须写作“纪年” ,不作“记年” ;3.记述要点的文字,必须写作“纪要” 、 “纪实” ,不作“记要” 、“记实” ;4.凡涉及记忆的事,都写作“记” ,如“记取” 、 “记性” 、 “游记” 、 “笔记”等。有时“纪”与“记”可通用,但存在些微差别,如“纪事”与“记事”

11、 ,前者带有书面语的色彩,而后者口语色彩较浓,且可能是一些小事、琐事、鸡毛蒜皮的事。16 “制订”与“制定”“制订” ,创制;拟订。 “制定” ,确定。 “制订”是指拟议和创制的过程,不一定是定案;“制定”是指将拟议和创制的东西加以确定,使成为定案。17 “品位”与“品味”二者很好区别,却常常弄错,概由于电脑打字选字时太马虎。 “品位” ,本指官吏的等级,泛指矿石中元素的含量的百分率,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品味”是尝试滋味、品尝,引申意为体会、玩味。 “品味”有时也可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品位”是名词;“品味”是动词,个别情况下可充当名词。 “彰显珠宝的品位” ,不能写作“品味” 。 “

12、仔细品味珠宝的内涵” ,不能写作“品位” 。18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而众多。因此,说“珠宝首饰美轮美奂” ,是不对的。多次发现记者稿件中,说意大利或者日本的珠宝首饰“美轮美奂” ,可能误将美轮美奂的“轮”等同于“无与伦比”的“伦”了。这个“伦”意为“等同” 、 “匹比” ;而“美轮美奂”是个固定成语,此处的“轮”只作高大解。19差强人意这也是个成语,常常用错。 “差”:稍微地、比较地。 “意”:意志。 “差强人意” ,原意为尚能振奋人的意志,后表示比较地使人满意。如:“这个稿子虽然还不成熟,但语言的运用还算差强人意。 ”现在经常被错误理解成“比原来设想的还差一点” ,这是不对的,比如“展览会展品丰富,但展馆设计差强人意” ,把“差”理解成“差”(cha 四声)了。20不尽人意许多人将其当成一个成语,实际上它不是一个成语,也不能这样去用,如“检查结果,产品质量不尽人意” ,这就错了。意思差不多的成语,是“尽如人意” ,因此,上面那句话改成“检查结果,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就对了。再如“展会虽经过精心准备,还是没有尽如人意。 ”这样用才对。总之,记住成语是“尽如人意” ,而非“不尽人意” 。21一筹莫展筹:古代计量用的竹筹,引申为算计、计筹、计划等。成语意为一点办法也没有。这里的“筹”非常容易错成“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