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复习题(问答题)删减版13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747941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复习题(问答题)删减版13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网络复习题(问答题)删减版13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网络复习题(问答题)删减版13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网络复习题(问答题)删减版13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网络复习题(问答题)删减版13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复习题(问答题)删减版1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复习题(问答题)删减版13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请比较 OSI 参考模型与 TCP/IP 模型的异同。答: 1、OSI 是一个理想的协议,大而全; TCP/IP 是一个实践的协议,以实用为其指导思想。2、TCP/IP 允许越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所提供的服务,而 OSI 不允许。3、对异构网互连问题,TCP/IP 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而 OSI 则是在以后完善中才补充进去的。 4、TCP/IP 一开始就考虑到面向链接的服务和无链接的服务,而 OSI 开始只有面向链接的服务,后来才考虑无链接的服务。共同点:两个模型中低层很多具体的协议内容是相同的。 *2 何谓冲突?在 CSMA/CD 中,如何解决冲突?在令牌环和令牌总线网中存在冲突吗?为什么?答

2、:(1)如果信道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站点在同一时刻发送信息,则会使得信道上的信息混淆不清、无法辨认、造成发送失败。这种因信息在信道上重叠而出错的现象称为冲突。(2)在总线网中解决冲突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 CSMA/CD,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这种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属于一种随机访问控制方法,它不是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来解决用户发送信息的顺序,而是各站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机地发送信息,通过竞争获得发送权。CSMA/CD 协议解决冲突的方法是:每站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信道空闲,则发送数据,并继续监听下去;一旦监听到冲突,便立即停止发送,并在短时间内坚持连续向总线上发一串阻塞信号(JA

3、M) ,强化冲突,通知总线上各站有冲突发生,以便及早空出信道,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如果信道忙,则暂不发送,退避一段时间后,再尝试。简单地说,CSMA/CD 协议是通过“先听后说,边说边听”的方法来解决冲突的。(3)在令牌环和令牌总线网中不存在冲突。这是因为令牌环和令牌总线网是通过令牌传递方式来控制各站的发送权的,网中设有一张令牌,只有获得令牌的站点才有权发送数据,所以不存在冲突。3 简述令牌环网中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过程。发送过程:当一个站发送一个数据帧时,站的 MAC 实体按照帧格式形式适当的FC、DA 、SA 等字段构成待发数据帧。然后排队等待获得可用令牌,在请求发送站获得令牌后,将 AC 字

4、段中的 T 置为 1,并将待发数据帧的其余字段FC、DA 、SA、INFO、FCS、ED 和 FS 接在 SD 和 AC 字段之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帧后发送到环上,同时把或的令牌帧的 ED 字段撤消。接收过程:在某站的转发器接收数据时,要检测数据帧的目标地址是否与本站符合,如果该站是数据帧中所寻的地址,则将帧的 FC、SA、DA、INFO 以及 FCS 复制到接收缓冲器中然后转发,如果本站不是寻址的话,则直接进行转发,接收的如果是 MAC 控制帧,则接控制帧的含义进行相应的动作,然后进行转发。4、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表所示的路由表:此路由器可以直接从接口 0 和接口 1 转发分组,也可通过相邻的路

5、由器 R2、R3 和 R4 进行转发。现共收到 5 个分组(数据报) ,其目的 IP 地址分别为(1)128.96.39.10(2)128.96.40.12(3)128.96.40.151(4)192.4.153.17(5)192.4.153.90试分别计算其下一站。答:(1)接口 0 (2)R2 ( 3)R4 (4)R3 (5)R4析:(1)分组的目的站 IP 地址为:128.96.39.10。先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 相与,得128.96.39.0,可见该分组经接口 0 转发。(2)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为:128.96.40.12。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

6、128 相与得 128.96.40.0,不等于 128.96.39.0。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 相与得 128.96.40.0,经查路由表可知,该项分组经 R2 转发。(3)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为:128.96.40.151,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 相与后得128.96.40.128,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92 相与后得 128.96.40.128,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 R4 转发。(4)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为:192.4.153.17。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 相与后得192.4.153.0。与

7、子网掩码 255.255.255.192 相与后得 192.4.153.0,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经R3 转发。(5)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为:192.4.153.90,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 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 255.255.255.192 相与后得 192.4.153.64,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 R4 转发。5 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各有何特点?答:(1)链路加密是对网络的每条通信链路上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一般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但在结点中数据却以明文形式出现。因此,链路加密有以下特点:能防止各种形式的通信量分析。这里是因为整个

8、 PDU 被加密,掩盖了源、目的结点的地址,当结点间保持连续的密文序列时,还掩盖了 PDU 的频度和长度。链路加密不需传输额外的数据,不会降低网络的有效带宽。由于相邻结点之间具有相同的密钥,因而密钥管理容易实现。链路加密的功能由通信子网提供,加密在 1 或 2 层实现,所以链路加密对用户是透明的。由于报文在各结点进行加密和解密,在结点内以明文形式出现,要求各结点必须是安全的,否则将威胁整个网络的安全。因此,仅采用链路加密在网络互联的情况下,不能实现安全通信。链路加密不适应广播网络,因为广播网络没有明确的链路存在,若将整个PDU 加密,将无法确定接收者和发送者。(2)端到端加密在源、目的结点对被

9、传送的 PDU 进行加密和解密,具有以下特点:端到端加密的层次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容易适合不同用户的要求,不仅适用互联网环境,也可用于广播网。这是因端到端加密的范围在通信子网之外,要在运输层或其以上层次实现。为了保证中间结点正确选择路由,不能对 PDU 的控制信息加密。因而,端到端加密容易受到通信量分析的攻击。由于各结点必须持有与其他结点相同的密钥,端到端加密需要在全网范围内对密钥进行管理和分配 *1、OSI/RM 设置了哪些层次?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答: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最重要的框架文件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计算机网络 7层开放系统互连标准,即 0SI 参考模型。其核心内容包含高、中、低

10、三大层,高层面向网络应用,低层面向网络通信的各种物理设备,而中间层则起信息转换、信息交换(或转接)和传输路径选择等作用,即路由选择核心。该模型提出了用分层的方法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互连与互操作功能。分层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划分为不同的局部问题,并规定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分层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处理,并使得高层用户从具有相同功能的协议层开始进行互连。从而使得系统变的开放。物理层:负责提供和维护物理线路,并检测处理争用冲突,提供端到端错误恢复和流控制以比特为单位进行传输。数据链路层:主要任务是加强物理传输原始比特的功能,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网络层:关系到子网的运行控制,其中一个关键问

11、题是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选择“,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运输层: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必要时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运输层也要决定向会话层服务,并最终向网络用户提供服务。会话层:进行高层通信控制,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关系。表示层:完成某些特定功能。例如:解决数据格式的转换。表示层关心的是所传输的语法和语义,而表示层以下各层只关心可靠地传输比特流。应用层:提供与用户应用有关功能,包括网络浏览、电子邮件、不同类文件系统的文件传输、虚拟终端软件、过程作业输入、目录查询和其他各种通用的和专用的功能等。2、OSI 的第几层分别处理下面的问题?答:(

12、1) 将待传输的比特流组帧;(2) 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3) 传输线上的位流信号同步;(4) 两端用户间传输文件。答:(1) 第 2 层(数据链路层)(2) 第 3 层(网络层) (3) 第 1 层(物理层) (4) 第 7 层(应用层)3、 某一个数据通信系统采用 CRC 校验,生成多项式 G(X)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 11001,目的节点接收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 110111001(含 CRC 校验码) ,请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差错?为什么?答: T(X)=110111001 G(x)=11001 T(x)/g(x)=10011.10CRC 校验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将要发送的数据比

13、特序列当作一个多项式的系数,在发送端用收发双方约定的生成多项式去除,求得一个余数多项式。将余数多项式加到数据多项式之后发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用同样的生成多项式去除接收数据多项式,得到计算余数多项式。如果计算余数多项式与接收余数多项式相同,则表示传输无差错;否则,由发送方来重新发送数据。由于接收多项式的值“110111001”不能被余数多项式的值“11001”整除,因此可以断定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差错。4、已知 CRC 生成多项式为 G(x)=x 4+x+1,设要传送的码字为 10110(从左向右发送) ,试计算矫正码。G(X)=生成多项式 f(X)= 信息位 R(X)= f(X) xk G(X)

14、的余式R(X)=校验码 Q(X)=f(X) xk G(X)的商 T (X)= f(X) xk + R(X) T (X)=实际发送的信息位 验证 t/g k=G(X)中 X 的最高指数 G(x)=x4+x+1 k=4F(x)=10110=x4+x2+x F(x)*xK=( x4+x2+x)*x4 =x8+x6+x5 F(x)*xk/g(x) R(x)=1111 有关内容:crc 原理5 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现有的网络中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种类繁多,通信

15、手段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物理层的重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6、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应答帧为什么不需要序号(如用 ACK0,ACK 1)?答: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应答帧之所以不需要序号(如用 ACK0 和 ACKl),是因为发送方发完一个数据帧后,必须停下来等待接收方应答。当发送方得到自接收方而来的肯定回答后,只要使用 ACK0 和 ACKl 便可被接收方识别当前收到的数据帧是否是一个重复帧。7、简述 HDLC 实现信道两端之间

16、差错控制的机制一 HDLC 要求主站至从站信道和从站至主站信道是相互独立的;二是由主站确定允许向主站发送数据的从站,即多个从站在主站控制下,而不是通过自由竞争从站至主站信道,完成数据传输过程;三是通过无编号帧实现主站和从站之间数据传输前的协商过程,即是数据链路建立过程,以此保证实现数据传输所需要的资源;四是 HDLC 帧携带检错码,接收端以此检测 HDLC 帧传输过程中发生的错误;五是信息帧的三位发送序号允许发送端采取连续 ARQ 机制,并使发送窗口+接收窗口=;六是信息帧和监督帧中的接收序号能够对另一端发送的发送序号小于接收序号的信息帧进行确认;七是同时支持 Go-Back-N 和选择重传机制。*8、HDLC 如何保证信息的透明性?透明性规则:发送端检查两个标志之间的 A、C 、I 和 FCS 内容,每当出现连续 5 个1 时,在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