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廷乡清洁工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747803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廷乡清洁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龙廷乡清洁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龙廷乡清洁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龙廷乡清洁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龙廷乡清洁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廷乡清洁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廷乡清洁工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廷乡 2011 年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全面推进全乡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一流的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采取乡主抓,村组联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大力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 ,改善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二、目标任务经过 1 年的努力,实现农村清洁工程覆盖全乡所有村庄,农村垃圾收集

2、率达到 100%,垃圾处理率达到 100%。通过启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全乡农村环境卫生得到全面彻底整治,农村环境面貌明显好转,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三、工作内容(一)组建农村清洁队伍。每个自然村组建以农村“五老” (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为主要成员的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理事会,根据村庄规模大小,按照每 50 户配备 1 名保洁员的标准(不足 50 户的村庄既可配 1 名,也可与附近小村合配 1名) ,配备村庄垃圾清扫和环卫保洁员队伍。村庄聘用保洁员时,应优先考虑农村低保户、困难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及“五老”人员。(二)配齐

3、农村清洁相关设施。全乡新建一个垃圾填埋场,各村根据规模大小建设 13 个垃圾池,圩镇沿街每 100 米配备 1 个固定果壳箱。(三)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1、对村容村貌开展集中整治(1)圩镇、村做到环境整齐、清洁,无暴露垃圾,无违章搭建,无乱堆乱放,无乱涂乱贴,无乱拉乱挂等。(2)圩镇、村出入口主要道路硬化、平整,无沆洼、破损,两侧无暴露垃圾、无露天粪坑、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占道经营。村内主要道路硬化、平整,无沆洼积水,排水畅通,无污水横溢。(3)圩镇、村内商店、饮食店内外环境清洁,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有封闭的垃圾存放容器。无店外设摊、占道经营现象。(4)圩镇、村做到绿化、美化,

4、有条件的圩镇、村提倡修建绿化景点,提升环境质量。绿化、草坪养护良好,绿化带、草坪内无垃圾杂物、无杂草、无枯株、缺株。2、动员农户搞好室内外卫生(1)农户做到室内清洁卫生,窗明几净,有卫生设施。庭院场地平整、清洁,房前屋后、户间巷道内无暴露垃圾。(2)农户做到房前屋后物品(如柴草、建筑材料、缸瓮等)堆放整齐,无占道堆放、乱堆乱放。(3)向农户推广三格式卫生厕,按标准建造化粪池,实现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实行家禽家畜圈养,禽畜粪便管理到位,无随地排放现象。3、全面清理区域内水系(1)水系通畅,水净面洁,无漂浮垃圾,无水生植物。(2)水岸四旁两侧无杂物堆放,无杂草丛生,无暴露垃圾。4、整治公路沿线环境

5、卫生(1)沿线公路出入口路面平整、无沆洼破损,公路路面及路基两侧清洁卫生,无暴露垃圾,两侧垃圾箱管理良好,箱体清洁,垃圾日产日清,无垃圾满溢现象。(2)沿线公路两侧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设摊点。(3)沿线公路两侧行道树、绿化带养护良好,绿化带内无垃圾、杂物。 (四)建立健全农村清洁制度。1、全面推行 “门前三包”制度。圩镇居民、摊点、店面、村庄农户对户内户外环境卫生实行“三包” (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 ,并实行垃圾袋装和定时定点倒放。2、建立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建立“定保洁人员、定保洁经费、定保洁范围、定保洁标准”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采用聘用的办法,落实卫生保洁员。圩镇、村庄环

6、卫工人和保洁员负责责任区段卫生清扫、垃圾清运及全天候保洁工作。3、建立党员干部卫生责任区制度。将村庄划分为若干个卫生责任区,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对责任区内农户门前屋后的卫生定期督促检查,确保整洁。乡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党员干部责任区内的卫生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党员干部工作考核评比的依据。4、制定村民环境卫生公约。制定经村两委讨论、广泛征询村民意见、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村庄环境卫生公约。卫生公约的内容要求包括村民“门前三包” 、用水卫生、排水通畅、垃圾归坑或袋装定点投放,家禽家畜圈养,室内干净整洁等。内容在村公共场所予以公布,并以倡议书的形式发放到每

7、家每户,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良好机制,进一步规范村民卫生习惯,提高文明素养。5、推行垃圾简易分类制度。引导农民将农村生活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及建筑垃圾进行简易分类,有机垃圾倒入田地作为肥料或倒入沼气池作为原料,无机垃圾倒入垃圾桶(箱、池) ,建筑垃圾倒入低洼地作为建筑基土。(五)建立完善工作目标责任评价体系。要将农村垃圾处理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督查考评和考核验收,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指导进展和实施情况并全乡通报。各村要将村庄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洁工作列入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明确责任,加强考核,奖勤罚懒,工效挂钩。实行保洁员工资奖金与检查评比结果挂钩;村

8、书记(主任) 、村民理事会负责对村庄保洁员在岗在位、卫生清扫、保洁情况进行检查登记,按月总结评比,实行工资奖金等报酬与检查评比结果挂钩。四、推进步骤1、宣传发动阶段(2011 年 3 月 15 日4 月 30 日)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层级召开动员大会,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工具大力宣传农村垃圾处理工作。2、组织实施阶段(2011 年 5 月 1 日2011 年 11 月 30 日)各党支部、村委会、自然村组建队伍,落实人员,建设基础设施,制定各项长效管理制度,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各项工程。要求横向到村,纵向到户,不留空白,不漏死角地进行废弃物清理、陈旧垃圾清运、乱堆乱放清除,并把健康教育、卫生

9、创建贯穿在实施阶段的始终,引导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3、总结验收阶段(2011 年 12 月)对各村垃圾处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进一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推进我乡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完善提高并长期坚持。五、保障措施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龙廷乡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由高翔任组长,成员单位由城建、土管、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春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各村要按照目标要求,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细则,加强对农村卫生清洁工程的组织实施和综合协调,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支部书记亲自抓、负总责。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主

10、体是农民群众,因此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大造声势,全面发动。各村要通过进村入户宣讲、刷写张贴标语等方式,宣传农村清洁工程的意义、垃圾处理的方法,向每户农户分发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 ,并将环境卫生公约 ,在每个自然村张贴上墙,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通过宣传教育,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村民踊跃参与,积极投入到实施工作中去,增强全社会的城市意识、公德意识、文明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提高社会各界和全民参与实施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共同创造美好家园。3、部门配合,多方联动。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各村、各单位要按照目标要求,积极参与,密切协作。村农业服务中心要抓好

11、农村沼气建设技术指导和项目支持;龙廷中心学校要抓好农村中小学生的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的时间对中小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垃圾处理方法教育等,积极开展“人人行动,共建清洁绿色家园”活动,经常组织中小学生上街道、进村庄进行卫生清扫、环保宣传等,积极发挥中小学生在清洁工程中 “小宣传员、小监督员、小保洁员”作用。4、政策扶持,加大投入。乡财政将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先进村庄给予奖补;各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对垃圾保洁清运处理工作人员工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关设施的消毒维护管理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保洁经费由各村采取四种途径筹集,即:乡财政支付一部分;村委会转移支付的一定比例用于环卫保洁;发动

12、热心人士捐一部分;村委会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向农户收取一定的垃圾代运费。5、严格督查,狠抓落实。领导小组将制定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加强对农村清洁工作督促与管理,并将之列入村年度目标责任考评范畴。乡党委、政府将定期或不定期采取实地督导、现场办公、调度会议等形式,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确保全乡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附:龙廷乡清洁工程工作日程安排表附件龙廷乡清洁工程工作日程安排表时 间 工 作 步 骤4 月 1 日前 完成乡清洁工程试点村的申报工程4 月 10 日前 完成乡清洁工程工作方案的制定5 月 10 日前 完成清洁工程宣传工作,完成致农民朋友的 一封信的发放6 月 1 日前 制定村民环境公约10 月 10 日前 完成试点村及圩镇卫生保洁员的选聘并落实其待遇11 月 30 日前 完成乡垃圾填满场的选址及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