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7467583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目的108 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护理经验。方法加强临床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加强皮肤护理、加强饮食起居指导、加强用药护理。结果 108 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 103 例治愈, 5 例显效,无严重后遗症发生,病程缩短。结论通过加强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门诊带状疱疹护理干预带状疱疹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急性皮肤病,该病毒通常潜伏于脊神经的感觉神经的神经元中,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可导致病毒活动,引起皮肤及神经症状。中医称为“缠腰蛇”、“串腰龙”,俗称“蛇丹”、“蜘蛛疮”。其特征为围绕身体

2、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出现簇集性水疱,常伴有神经痛。以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缩短病程和防止继发感染为主。我院门诊自 2009 年 1 月以来加强对带状疱疹诊治过程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 2009 年 1月-2010年 1 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共108 例,男性45 例,女性 63 例,年龄 25 岁 -76 岁,发病最短为1 天,最长为7 天前来就诊。其中侵犯三叉神经 10 例,占 9.3%;肋间神经 85例,占 78.7%;股神经 13 例,占 12%。通过综合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干预,103 例带状疱疹患者疗效满意。

3、65 例于 2 周内治愈, 28 例于 3 周内治愈, 10 例于 4 周内治愈。治愈标准为皮损痊愈,疼痛消失。另外 5 例遗留轻度神经痛。1.2 治疗方法就诊后予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如有感染行抗感染治疗,局部对症处理。2 护理干预措施2.1 加强临床护理由于本病症状的特殊性,患者就医初诊时,误诊时有发生,有学者报道误诊率达 39.0%1 。带状疱疹常被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急腹症、牙痛等,极易延误诊断,不能及早正确施治,增加患者痛苦,并可能因末梢神经受损遗留慢性神经痛,病情迁延,如果护士能细心的询问病史和观察病情,及时指引患者到皮肤科就诊,就能及时作出诊断。因此,门诊护士要详细

4、询问病史,观察病情变化,仔细观察疼痛区域皮肤有无红斑、水疱等;观察水疱的色泽、形态、全身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叮嘱患者每天按时复诊,接受治疗和护理;教会患者及家属在家中进行局部护理的正确方法,同时应指导病人避免与儿童密切接触。2.2 加强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剧烈疼痛,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心理,特别是民间把肋间神经带状疱疹称做“蛇” , 认为当蛇头和蛇尾相接时就会死人。所以,许多老人对此比较恐惧,并容易听信民间偏方而贻误病情。因此,应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一方面热情接待患者,让其有亲切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要向患者做耐心的宣教工作,向病人解释该病的发病原因、病情进展及预后,让病人解除紧张心理,不要轻信民间不的说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减轻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