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五第3章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课时作业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7462047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五第3章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课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五第3章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课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五第3章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课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五第3章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课时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五第3章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课时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五第3章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五第3章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课时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9.0 级特大地震,强烈地震引发太平洋地区各地发出海啸预警并采取相应监测与防范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 题。1在防灾减灾工程中,预警属于_手段 ()A灾害监测B灾害预报C防灾D抗灾2为减少海啸带来的损失,海啸易发区为提高应急能力,可建设()A灾害监测系统B灾情预报系统C救灾物资储备基地D沿海防护工程3我国也是地震多发区,为减少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应贯彻_防抗灾工作方针 ()A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B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C国家救济和扶持D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相结合【解析】 第 1 题,预警属于

2、灾害预报。第 2 题,“ 提高应急能力 ” 是关键信息,即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将救灾物资送到灾区, 这就需要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第 3 题,我国的防灾抗灾工作方针是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答案】1.B2.C3.A救灾物质的储备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不同地区灾种有差异, 所以救灾物资的储备应因时、因地、因灾种而异。 据此完成 45 题。4若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储备物资中,节水设施、救生器具以及净水剂等比重较大,则该基地最有可能是()A武汉B成都C西安D昆明5探生仪器、 破拆工具、顶升设备、起重设备等多用于以下哪种储备()A地质灾害B海洋灾害C生物灾害D气象灾害【解析】第 4 题,节水设

3、施、救生器具、净水剂比重大,说明该区域可能水文灾害较频繁,武汉多洪灾。第5 题,顶升设备、破拆工具多见于建筑物倒塌的救助清理,导致建筑物倒塌的主要是地质灾害。【答案】4.A5.A(2013 韶关模拟 )读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 67 题。6京珠高速广东粤北段沿线受灾, 从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AaBbCcDd7图中 b、 c 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A冲锋舟B食品C矿泉水D棉衣【解析】第 6 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 a 为南宁, b 为长沙, c 为武汉, d为郑州。粤北段高速公路离长沙最近。第7 题,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洪水灾害,应大量储备冲

4、锋舟。【答案】6.B7.A结合 “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 810 题。8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B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田与城市D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9图中工程主要减轻的灾害是()霜冻干旱土地荒漠化泥石流ABCD10关于“三北”防护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护农田B“三北”防护林最终能将我国“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左右C“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范围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的13 个省、市、区,总面积可达全国的40%以上D“三北”防护林只有生态效

5、益,没有经济效益【解析】 第 8 题,是 “三北 ”防护林, 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 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洪涝等; 是沿海防护林,主要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对沿海地区的侵袭。第 9 题, “三北 ”地区历史上曾有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大面积的森林与草原变为裸地, 进而导致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和干旱; “三北 ”防护林工程就是减轻上述自然灾害。第 10 题, “三北 ”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 因此 “三北 ”防护林的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三北 ”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为干旱, 因此大规模植

6、树造林是不易存活的,即森林覆盖率不可能提高到 50%左右;应实行乔、 灌、草相结合,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15%;“三北 ”防护林具有生态效益, 同时也能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答案】8.C9.B10.C二、综合题11(2013 浙江高考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1) (3)题。(1)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2)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_、_等自然灾害。当你遭遇泥石流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_。(3)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解

7、析】第(1)题,读图可知,高风险区在图示区域的西部山区,并且有断层分布,说明地形和地质条件是造成地质灾害风险高的主要原因。第(2)题,山区暴雨除了容易引发泥石流、滑坡外,还可能出现山洪、崩塌等灾害。泥石流总是沿着谷底向低处流动, 因此躲避泥石流的正确方法是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第 (3)题,甲城市位于山区,且离断层近,因此要加强监测,采取工程措施,预防地质灾害。【答案】(1)断层坡度(2)崩塌洪灾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3)在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尽量避免工程项目在该地段选址和施工;建设护坡、排水工程等。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3 年 3 月 3 日,

8、云南洱源 5.5 级地震发生后, 民政部密切关注灾害损失情况,紧急启动相关机制。 3 月 4 日,民政部向云南洱源地震灾区紧急组织调运5 000顶救灾帐篷、 1 万床棉被和 1 万件棉大衣等救灾物资,帮助做好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工作。(1)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目的是什么?(2)如果让你确定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你将按怎样的条件确定基地的地点?(3)如果让你管理某救灾储备基地,你将选购并储备哪几类救灾物资?(4)你认为救灾物资储备基地选址应遵循哪些原则?【解析】第(1)题,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是一种有效的防避灾措施,也是为了灾害发生后减少救灾物资筹备的时间。第(2) 题, “ 国家级 ” 是题眼,应从覆盖全国范围的角度归纳。第(3)题,可从满足灾民生活、搜救受灾人员、抢救伤员、御寒取暖四个角度归纳。第(4)题,可从存和调两个角度归纳。【答案】(1)有效减少灾害损失,提高应急能力。(2)不易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远离火源、易燃易爆物等 );交通运输便利 (宜邻近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 );市政条件较好 (通讯 /通信、供水、供电等 )。(3)生活、救生、医用和取暖御寒物品四大类。(4)储存安全、调运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