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教案3精品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7461761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教案3精品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一轮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教案3精品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一轮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教案3精品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一轮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教案3精品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教案3精品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教案3精品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2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能够从不同的切入点从材料中找到论题,进而确定论点。【教学重点】对材料的分析,理解材料的含义。九、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材料】一、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当断臂的维纳斯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趋之若鹜的好事之徒。他们提出了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异想。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一种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二、有一次,记者问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 “你从来没有哭过吗?”史蒂夫回答说:“是的,我从不掉泪。 ”记者又对他说: “我

2、认为你倒不如像大多数人一样,有时不妨也掉掉泪,这样才能证明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一个感情丰富的男子汉。”【分析】这两则材料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一分析,学生就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显然,材料一中的好事之徒和材料二中的记者都是求同心理在作怪。这就是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据此学生可以确立这样的立意: ( 1)做事要克服求同心理; ( 2)不可用狭隘的经验看待世界和生活。【材料】(1)马克思 23 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恩格斯 21 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列宁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毛泽东26 岁主编湘江评论 。徐特立48 岁留法,克服困难,学

3、会法语。( 2)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分析】( 1)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是讲徐特立 48 岁苦学法语有所成, 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 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 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2

4、)两则材料, 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十、寻互补法【材料】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分析】材料“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

5、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1名校名 推荐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此外,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学生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审题立意强化练习:1、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毋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分析】材料写了三个人物,先要弄清他

6、们的关系,安泰和盖姬是母子关系,安泰和赫拉克勒斯是敌人,一向无敌的英雄安泰被赫拉克勒斯弄到空中扼死。究其原因,是安泰离开了力量之源大地母亲。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意: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他能打败安泰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对手的致命弱点,所以只有知己知被,才能百战不殆。 、2、 ( 一 ) 志愿

7、军英雄马玉祥曾说: “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 ,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 ,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 ”( 二 ) 拿破仑说:“不想当众帅的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请你联系时代的特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议论文。【分析】先找出两则材料的同和异,谈的都是理想和自我价值的问题,但看法迥异。对马玉祥的话,应抓住关键的一句, “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 ,理想的确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照样能干出成绩来,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正确理解“兵的份量”的具体内涵。而对拿破仑的话我们要作具体分析,不宜笼

8、统地肯定或否定,想当元帅的兵是有目标有理想的,但要明确为谁而当、为什么要当元帅这些问题,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题时还应注意“联系时代特点”这句话,也就是要立足于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青年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思考这一问题,同时还应联系自身的实际来确立人生的目标。比如你欣赏老黄牛还是千里马,我们的时代需要老黄牛的精神,千里马的速度。因此,可立意为:人生既要有拿破仑那种雄心壮志,也需要马玉祥那样甘于从平凡做起的精神,因为任何雄心壮志的实现,都离不开脚踏实地地苦干。3、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时,总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

9、;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 ,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 “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 ”最后,洛克菲勒还指定他为自己的继任者,成为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请就此材料,写一篇文章。【分析】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 ,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谁都可以做得到,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华与能力在他之上,可最后只有他接了洛克菲勒的班。可立意为:2名校名 推荐有些人常常不屑去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然而事 上,做好不起眼的小事,体 了敬 精神,

10、 正是筑起大厦的基 。4、 老 在一次上 文 , 将“晏”写成“宴” ,李明同学当即指出了他的 。 老 把“宴”改成“晏”之后 : “唔 ! 字就是 个毛病,相同的零部件, 的位置不同, 果就不一 。外国文字可不会 。 ” 料 音 落,李明同学又 手了。 老 李明同学有什么 ,李明同学 : “英文的 god( 上帝 ) 和 dog( 狗) 呢 ?”就李明同学的做法写一篇 文, 目自 ,不少于600 字。【分析】解答 程如下:第一步, 真 。 是答好供料作文 的前提和基 。此 的内容可以概括 一句 :学生李明 两次当 指出老 的 。第二步,提 点。从 上 , 李明同学的做法,无非是三种 度:要么

11、 同,要么反 ,要么部分肯定,部分否定。于是,提 点如下:李明同学勇于 疑,求真求 的精神 得提倡。李明同学不 合、 象, 老 下不了台的做法不可取。李明同学勇于 疑的精神可嘉,但具体做法 可商榷。在 答 中,有些同学提 出的 点竟是“ 老 的行 崇洋媚外” , 然有些跑 了,写的不是李明的行 而是 老 的行 了。第三步, 想素材。上述三种 点均可以写。如 定第三种 点,那么,不妨全面展开 想,想到什么就先 下来。例如可能会想到以下各条当 不 的好好先生 忌 王 敢于直 的魏征火刑 ( 布 ) 伽利略推翻 里士多德的落体理 面 歹徒,敢 敢斗人非圣 ,孰能无 真理的相 性与 性外国文字与外国月

12、亮 迪生晚年自以 是,一无所成第四步,列出提 。根据 定的 点和想到的素材,列出写作提 。限于 ,此提 不宜 。下面是一份 好的提 :中心 点:李明勇于 疑的精神 得学 ,具体做法 可商榷。引 : 述材料,提出 点。本 : A、列 、 析生活中不正常的 象。B、 合典型事例 ( 正反 ) 剖析 理。C、 “ ”需要勇气。D、 合有关哲学原理分析。 : 全文, 分析。素材: A、商 王、魏征B、布 、伽利略C、比干、屈原D、 忌从上列提 看,想到的素材中的两条 然 除。属同 素材, 一 些素材不一定都用,只要 取一部分就可以了。第五步,撰写成文。5、一位裁 在吸烟 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 了一个窟

13、窿 ,致使其成了 品。 位裁 了3名校名 推荐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 。不但卖了好价钱, 还一传十, 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 生意十分红火。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分析】材料中的裁缝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使自己摆脱了失误不利的局面,变废为宝,走向成功。 在理解题意的时候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来准确把握立意的关键。 “不小心”“废品” “为了挽回损失”等词可以帮助我们明确“金边凤尾裙”的发明并不

14、是主观创新和时尚潮流的产物,而是一种“挽回损失”,灵活地变“废”为宝的作品。“凭借其高超的技艺” “精心”“取名为金边凤尾裙 ”等词句告诉我们裁缝能够变废为宝的主要原因是他主观上并不放弃,甚至非常用心,加上技艺高超,创意无限。因此,从立意上看,我们认为以下几种立意属于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切合题意,内容项在一档打分。( 一 ) 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 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 三 ) 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其中(一)(二)两点可同时采用,也可从任意一个或几个角度立意。以下几种立意属于较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二档打分。( 一 ) 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