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诗歌手法赏析之间接抒情教案精品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7461676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诗歌手法赏析之间接抒情教案精品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诗歌手法赏析之间接抒情教案精品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诗歌手法赏析之间接抒情教案精品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诗歌手法赏析之间接抒情教案精品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诗歌手法赏析之间接抒情教案精品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诗歌手法赏析之间接抒情教案精品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诗歌手法赏析之间接抒情教案精品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诗歌手法赏析难点讲解八:间接抒情一、什么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对,指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二、间接抒情的类型与示例:1、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指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面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里,春夜雨景,包含了诗人的喜悦心情。2、借景抒情指诗人把自身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感慨,诗人借对清

2、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情景交融与借景抒情有何区别:“融情于景”,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语也。“借景抒情”者,抒情的一种方法,即借助于景物,以达到抒情的目的。二者的共同点是,以抒情为中心。其区别是,前者表面写景,实质写情;后者写景、抒情都是明写,只是景为由、情为根而已。1名校名 推荐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里的开头两句是“借景抒情”,诗人借故都长安的残破景象,抒发了无限悲痛的心情:昔日的繁荣荡然无存,此乃安史叛军之罪。这里体现了

3、“景为由、情为根”的理念。第三四句是“融情于景”,灾难中的春花感于时事, 露水化眼泪; 被战乱吓破胆的春鸟,闻声而心惊。 这里明写 “花”与“鸟”,但是,一个“感”、一个“恨”字,却道破了句句在表现“人”即作者的情怀:此处的“景语”,都是“情语”。前两联诗句,重点都在抒情,而所用方法却明显不同,可见杜甫的笔法是非常高明的。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指诗人借富有特征的事物来寄托、传达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借物咏怀, 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

4、的高洁思想。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有如下不同:( 1 )“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 )“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 中的“情” ,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2名校名 推荐(3 )“托物言志”不在内容上产生意境,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

5、叙述和议论。“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4、借叙抒情所谓借叙抒情, 指诗人对某事或某人充满激情的时候,便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感情熔化于对具体事件的叙述中,借叙述来抒发自己难以遏止的感情。如崔国辅的怨词二首(其一):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这首诗借叙事表现了宫女的凄亮怨情。5、借议抒情借议抒情,指在诗歌中,诗人往往在叙事写景的基础上,通过议论来抒发思想感情。这是一种依附于事理的抒情,诗人为了抒情的目的,“寓情于理”,其中的议论表现出诗人对客观事理认识感受后的情感判断和情感评价,与单一的议论不同,

6、不重在摆事实、讲道理。如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首诗中“无情最是台城柳”是议论,诗人说“台城柳”“无情”,是拿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朝豪华作对比,台城堤柳,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它堆烟叠雾,容颜未改,春来依旧绿遍十里长堤。在这里,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6、用典抒情用典抒情,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来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借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以抒发某种思想与情感。用3名校名 推荐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7、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诗用了如下典故:( 1 )孙仲谋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英雄的怀念,表达了收复失地的理想。( 2 )南朝宋武帝刘裕的故事 表达了诗人北伐的决心。( 3 )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他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诗人将今昔对照,内心沉痛。前三个典故, 表达了诗人对主战派的期望,还借此对南宋朝廷苟安求

8、和者进行讽刺和谴责。( 4 )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这一典故,借古讽今,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从事。( 5 )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7、借古讽今借古讽今是咏史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凭吊古迹来达到感慨盛衰、托古讽今的目的。如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4名校名 推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接目摇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有何区别?用典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借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借古讽今是引用典故以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的心声,借古讽今是用典抒情的一种方式,借古讽今是引用前人前事等来评论当前风气、时政等;用典抒情则是着重自己的感受,引用前人的语句或事迹来表现出来。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