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过关卷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7454966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过关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过关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过关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过关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过关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过关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过关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过关卷时间: 100 分钟 满分: 12020 一、积累与运用 (28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推崇 (c ng) 枢纽(sh ) 遒劲 (qi )胸中丘壑 (h )B匀称 (ch n) 桥墩 (d n)簇拥 (ch )亭台轩榭 (xi )C残损 (s n)摄取(sh ) 轧扁 (y ) 长途跋涉 (sh )D嶙峋 (x n)黏土(ni n) 纤维 (qi n)摩肩接踵 (zh ng)2下列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一项是 ()(3 分 )A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 年,可能 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B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

2、,往往安排桥梁。C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 一致。D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 ,一气呵成。B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D早在 13 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4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 分)这 个四合小 院, 家家 的窗 户低 矮, 是老 式对 开的 方

3、格 玻 璃窗 。_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地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A BCD第 1页共10页5下面的 法不正确的一 是()(3 分)A 中国石拱 的作者茅以升抓住中国石拱 的特点,以 州 和 沟 例 行了 明。B 州园林先 体概括 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再从各个方面分 加以 明。全文按先 后分的 序 行 明。C梦回繁 一文介 了清明上河 一国宝 画作,描摹了北宋 期繁 的市井 情,丰富了人 当 社会 貌的了解,激 了人 古代生活的想象。

4、D蝉一文中,法布 按照昆虫的一般成 程 “卵 幼虫 成虫”的 序来介 , 正是作者 具匠心的地方。6 下面的文字,回答 。(5 分 )当下宋江看 A , 然不死,已成 人。 A 宋江 道: “ 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 ,尽将身 金 , 都 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 已作清 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 京。 ”宋江 : “任从你心。 ” A 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 文中 A 是水 中的哪位人物? 文表 了 人物的哪些思想性格?7学 了 州园林一 后,班内开展了以“ 州园林” 主 的 合性学 活 , 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 。(8 分 )(1)【巧 】 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学 了表达 它的

5、美, 写了一副 , 根据上 写出下 。 (2 分 )上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 : _(2)【 句 原】下面是一首吟咏 州园林“怡园”的 歌,次序已被打乱, 将它 原。 (2 分)水芝开出似 便有 跳 萍石幢一尺桃花雨叠石疏泉不数旬原 正确的 序是: _(只写序号 )(3)【 写 】学校 台 拍 片 州园林, 片 划第 2页共10页从“建筑”“历史”“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下面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从其他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再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4分 )示例:历史 自然遗风二、阅读探究 (42 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2 分)月食 明顾炎武李鲈习西洋之学, 述其

6、言曰:“ 月本无光,借日之照以为光曜。 至望日,与地、日为一线,月见地不见日, 不得借光,以是以无光也。”或曰:“ 不然。曾有一年,月食之时,当在日没后, 乃日尚未沉,而出地之月已食矣。 东月初升,西日未没,人两见之,则地固未尝遮日月也, 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 ”答曰:“子所见者非月也,月之影也,月固未尝出地也。 何以验之?今试以一文钱置虚器 中,前之却之 ,不见钱形矣,却贮水令满而钱见, 则知所见者非钱也。 乃钱之影也。日将落时,东方苍苍凉凉,海气升腾,犹夫水然,其映而升之亦月影也。如必以东方之月为真月。则是以水面之钱为真钱也。 然乎?否乎?又如渔者见鱼浮水面而投叉刺之,心稍下于鱼乃能得鱼,

7、其浮于水面者鱼之影也。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此皆水之能影物也。然则月之受隔于地,又何疑哉。 ”【注】 虚器:空的器皿。 前之却之:前前后后地 (看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 分)(1)与地、日为 一线 _(2)不得借光 _(3)以是以无光也 _(4)犹夫水然 _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 分 )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第 3页共10页10根据上文完成题目。 (5 分)(1)用自己的话解说月影形成的原因,并从甲乙两图选一幅辅助说明。(3 分)我选 _图,解说: _(2)请说说李鲈用问答的方式讲述西洋之学中月食的道理的好处。(2 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17

8、分 )一榫一卯 总关情黄秀芳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 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 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 伟大。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成为一体。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 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榫卯的功用不仅仅是连接,

9、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 “ 活性 ”,而榫卯的连接, 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 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或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第 4页共10页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 1056 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

10、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榫卯的功用极其简单, 即两个部件的组合。 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 6900 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 你就会有一种顿悟: 任何一个世界、 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

11、“关系 ”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有改动 )【注】榫卯 (s n m: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1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 (1)(2)题。 (5 分)(1)文章除了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2 分)(2)文章第段和第段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3 分)12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2 分)【材料】 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第 5页共10页13文章第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14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2)无从可知,迄今为止 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 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15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3 分)(三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13 分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李慧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