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 6.21《民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430683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 6.21《民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历史 6.21《民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历史 6.21《民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历史 6.21《民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 6.21《民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 6.21《民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第二课民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教学目标:识记:刘少奇冤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人民代表制度的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依法建国基本方略的确立。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应用: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

2、全面发展难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课前自主学习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革”发动的历史背景:(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上出现了错误,并越来越严重。(2)毛泽东认为中央出现了,党和国家面临着复辟的危险。(3) 、康生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2民主法制的破坏:(1)“文革初期,民主法制的破坏。(2)新中国最大冤案冤案。(3)“全面夺权”和民主法制全面破坏:社会秩序破坏、无法正常行使权力,不能实行。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文革”结束,党和人民意识到要保护民主,必须加强法制。2表现:(1)1978年中国共产党提

3、出,”的法制建设方针。(2)中共中央为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4)立法方面形成以为核心的包括、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为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重新召开和。2完善政协制度: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 “,”的方针。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施行的,明确规定: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加强基层民主:1998年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

4、想上的“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2)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3)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冲击党政机关、学校、工厂和农村基层组织。到处揪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残酷迫害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文化科学教育界知名人士。将国家主席刘少奇迫害致死,造成新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冤案。(2)1967年1月后,从中央到地方各党政部门遭到夺权风暴的袭击。(3)党政机关陷于瘫痪,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4)全国人大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

5、行使权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实行。3“文化大革命性质分析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革”十年,我国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国民素质下降,经济、科技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拉大。根本无任何积极作用可言,所以说它是一场内乱。典型剖例 【例1】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个推论( )大前提: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翱矛盾小前提:17年来,资本主义正在

6、各个领域全面复辟结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A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与结论错误C小前提正确,大前提与结论错误 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变式题1】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 )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知识点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历史原因:“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使党和人民认识到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2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措施:(1)平反冤假错案

7、(2)加紧全面立法工作:从1979年至2000年,全国已制定三百八十多件法律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八百多件行政法规,八千多件地方性法规。4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典例剖析 【例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 ( ) A修改并完善宪法 B平反冤假错案 C改进政治协商制度 D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变式题2】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的是 ( ) 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A. 3 C D. 知识点三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措施成就(1)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民族工作,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4)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2历史意义(1)新时期,中国政府对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证了

9、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思路。典例剖析 【例3】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采取了哪些举措 (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A B C D【变式题3】下列关于基层民主选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权利的重要举措 B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C

10、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本的一环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一项法律保障巩固测试1.“文化大革命开始于( ) A1956年 B1966年 C1967年 D1977年 2.“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害致死的中国国家主席是( ) A张春桥 B姚文元 C刘少奇 D彭德怀 3.1997年1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这一精神相适应,1998年我国又通过的一部重要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

11、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修订或制定的法律中,影响最大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5.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开洋村拦截邻村中村在后山上筑堰取水的水源,将水引入本村,导致中村枯水期断水。由此,两村发生旷日持久的水事纠纷。中村110名农民对县政府不认真处理这起水事纠纷的行为深感不满,以“不作为为由将县政府告上法庭。这一事件的主要法律依据是( ) A刑法 B经济法 C民法 D

12、行政法6.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300多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地方人大制定了4000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各种法律的权力 A B C D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民主恳谈会是基层政府就重大决策问题征询群众意见的新举措,已成为基层政府联系当地群众的新形式。在这种场合群众行使的政治权利是 ( ) A选举权利 B集会自由 C民主监督权 D行政申诉权8.听证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这几年屡见报端,这是政府问计于民的一种形式。200

13、7年12月14日举行的交强险听证会上,各方代表在听证台前,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在这次听证会上,公民行使的权利不包括( )A民主监督 B民主决策 C民主选举 D民主参与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五百人会议是通过抽签从十个部落中备选出50人组成的。每50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材料三。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还有的地方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在选举中获得法定的当选票数时,即为正式当选。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历史上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材料二中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如何?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何新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文革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4)以上材料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4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