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家庭暴力问题危害、成因及对策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47430680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家庭暴力问题危害、成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X年家庭暴力问题危害、成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X年家庭暴力问题危害、成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X年家庭暴力问题危害、成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X年家庭暴力问题危害、成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家庭暴力问题危害、成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家庭暴力问题危害、成因及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暴力问题危害、成因及对策摘要: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 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已 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 更具体、更适当的 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建立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中国家庭暴力的研究存在不足,不仅表现为政府决策部门和普通公众对 这一问题的忽视,还表现在学术研究上,缺少有关家庭暴力实证调查的数据,有关 家庭暴力的论文和着述也不多见。而在实践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社会 的变迁,隐藏在家庭中的暴力犯罪逐渐显露出来 ,有关家庭暴力事件的报道日益

2、频繁。这种状况不仅要求决策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 ,更要术界能研究并提供家 庭暴力的标准,通过实证的调查,分析家庭暴力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为 立法机构制定和完善有关家庭暴力犯罪的法律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基于此,笔者就此问题展开论述,以期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关注中国的家庭暴力问 题。关键词:家庭暴力危害成因对策尽管家庭暴力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是即使在西方,人们开始重视并系统 研究这一问题,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是因为家庭暴力不单纯是暴力 犯罪,它总是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家庭的伦理价值、社会的传统文化交织在一起 的,被有意无意地掩盖起来,甚至被认为是正常的事情。美国的犯罪学家在进

3、行家 庭暴力犯罪研究时,都试图回答,“为什么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在有充足的证据证 明家庭是最严重的暴力场所的情况下,所有的公共机构和私人团体都会忽视它的 存在呢?目前,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的家庭暴力现象不断显现出来。根据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妇女状况白皮书,我国每年约有40万个家庭解体,其中 25%是由于家庭暴力引起的。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人造成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痈 苦,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看,它还表现为对家庭中弱势群体人权的严重侵犯。 人权 不仅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还包括所有社会公民取得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不仅 体现在政治生活领域,还体现在家庭生活领域,而且只有在家庭生活领域实现了 人与人之间的

4、平等与相互尊重,才能为整个社会的人权保障提供必要的前提。对 家庭暴力的研究,不仅体现了对于受害者的关怀,更体现了对于他们人权的尊重。一、家庭暴力的概念家庭暴力犯罪的概念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和规范的基础。只有明确 家庭暴力的范围、形式以及和其他暴力行为的区别,才能为实证的调查,原因和预 防理论的研究提供基础。笔者认为对家庭暴力概念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因 素:1家庭暴力的家庭性和违法性家庭性是指暴力行为发生在具有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性是家庭暴力犯罪和其他暴力犯罪的基本区别。正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关 系和婚姻关系,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具有隐蔽的特点 ,也使得人们对丁 家

5、庭暴力的态度同对丁其他暴力行为的态度具有很大的不同。违法性是指不符合正当防卫的要件,而对其他家庭成员实施暴力行为的性质。正当防卫是阻却家庭 暴力违法性的唯一事由。有人认为,如果是出丁合理的目的和动机,对家庭成员实 施的暴力不届丁家庭暴力犯罪,比如丈夫因为妻子的婚外恋而对妻子的蠹打 ,父 母出丁教育的目的而对子女的肉体惩罚。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反对家庭暴力,是因为暴力行为本身侵害了家庭成员的生命、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产生的原 因对丁家庭暴力犯罪预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不能够决定家庭暴力的性质。家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来进行解决和救济,但是决不能 诉诸暴力的手段,否则就具有违

6、法性。2家庭暴力的严重性研究家庭暴力犯罪,必须强调暴力行为的严重性。家庭暴力应研究具有一 定社会危害性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行为。家庭暴力不应包括家庭中的各种暴力 冲突,诸如夫妻之间偶尔的诉诸轻微暴力的争吵,父母对子女没有严重后果的体 罚以及家庭成员之间未造成伤害的偶尔殴打行为等。另一方面,对家庭暴力严重程度的要求应比 刑法规定的家庭暴力犯罪 的社会危害性要轻微。家庭暴力不仅包括刑法的犯罪行为,还包括具有社会危害 性,用刑法方法以外的方法进行处罚或者应当通过修改以后的刑法进行处罚 的行为。家庭暴力的外延应该比刑法规定的犯罪外延更为宽泛,这是因为家庭 暴力不同丁其他暴力行为,家庭暴力的施暴人和受害

7、人具有长期共同生活的关系 它对受害人造成的损害,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表现为一次严重的暴力伤害,而是表 现为长期的不严重的暴力侵犯,不是表现为肉体的伤害,而是表现为长期的精神 压抑。对丁一次轻微的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如果不认定为家庭暴力,并由司法 机关或其他机关介入处理,这实质上是放任了施暴人的暴力行为,忽视了受害人 利益的维护。因此,对丁家庭暴力的认定,一方面要强调其行为的严重性,防止家 庭暴力行为过丁宽泛而失去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处理的意义,另一方面,乂必须强调行为的一般严重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护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的切身利益。3家庭暴力的文化传统性对于家庭暴力行为的研究,不应该忽视不同的文化

8、背景的差异,特别是东 西方文化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中国在19世纪被打破闭关 锁国的状态之后,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中国在强调对个体人权重视的同时,更加注重集体人权的维护和秩序的稳定 ,在 引入外来文化的同时,乂注重传统文化的回归。西方将家庭成员之间的大多数暴 力行为都纳入家庭暴力犯罪,并在立法中使用司法资源加以规制。笔者认为,除非 是非法婚姻关系,或者双方已经进入离婚诉讼程序,不能将婚内强奸纳入家庭暴 力的范围,否则不仅与人们的普遍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也不符合中国目前人权保障的现实。在中国,婚姻意味着夫妻之间的特定的人身关系,同居是夫妻之间

9、的 权利与义务,双方登记结婚,就是对同居的在法律上的承诺。因此,在一般情况下, 家庭暴力不应包括夫妻双方性的侵犯。总之,在借鉴西方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成 果时,我们要注意与我国国情的差异,从而确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家庭暴力概念。4家庭暴力研究的重点家庭暴力包括存在于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但是在进行具体的 家庭暴力研究时,我们既要关注所有家庭暴力的发生机制,价值冲突和应对模式, 乂必须有重点地研究在实践中经常发生的,被害人处于明显弱势地位的家庭暴力。在中国,针对子女对于父母的暴力和父母对于子女的暴力,无论是立法的规定、司法机关的保护,还是人们的态度,都存在很大的差别。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 况来看,

10、更应该受到我们重视的是家庭中父母对于子女的暴力和丈夫对于妻子的 暴力。这两种暴力的受害人遭受严重侵害,但在立法中保护不足,司法机关不愿意 介入。对这两种暴力行为的重点研究,有利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真正解 决家庭中存在的暴力问题,从而在家庭的成员之间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人格权利的 观念,使得人权观念从政治生活的领域贯穿到家庭生活的领域。综合以上因素,笔者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届于 正当防卫的伤害行为,未造成伤害的长期暴力行为以及其他的长期虐待行为。家 庭暴力原则上不包括夫妻之间的性侵犯。家庭暴力研究的重点是夫妻之间的暴力 和父母对子女的暴力。二、家庭暴力的原因1西方家庭暴

11、力原因研究西方对于家庭暴力的系统研究是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在实证的 调查基础之上,西方学者分析了家庭暴力产生的个体因素、 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体系。 笔者拟对西方家庭暴力原因的研究进行初步的介绍,以期对我国的研究有所裨益。 (1) 性别与家庭暴力。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家庭对孩子的暴力中,母亲 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人们对这一现象的简单解释是 ,母亲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要 比父亲多。实际上,真正的原因要复杂的多。母亲的角色决定了她对孩子的成长 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孩子的成长是母亲在家庭里的主要角色。 孩子往往会 和母亲的思维、日常生活发生冲突,相反,孩子很难

12、与父亲的工作与活动发生冲 突。正是母亲在抚养孩子过程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在遭受压力或挫折之后, 更容易外化为对家庭成员的暴力行为。(2) 暴力循环周期因素。在西方的家庭暴力研究中,一个公认的结论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曾经遭 受过暴力的人,比没有遭受过暴力的或很少遭受暴力的人 ,在将来更容易对配偶 或子女实施家庭暴力。学者根据调查的数据,提出了 “暴力推动暴力”的结论。(3) 社会经济地位因素。调查的数据表明,家庭暴力在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更为普遍。但是,这并 不意味着家庭暴力仅局限丁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实际上 ,所有的经济水平的家庭 都存在家庭暴力的问题。(4) 社会压力因素。调查显示,家庭暴

13、力的比率同社会压力的比率成正比。 社会压力因素主要 包括失业或半失业、经济窘迫、不期望的怀孕、单亲家庭。(5) 社会交往障碍因素。对家庭暴力的调查发现,一些非常残忍的家庭暴力行为,往往发生在缺少 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封闭、孤独的家庭。2中国家庭暴力原因研究中国对丁家庭暴力原因系统的研究,和西方相比还有一些差距。这主要表 现在实证的调查资料不足,缺之家庭暴力成因的理论。家庭暴力届丁暴力行为的 一种,实施暴力的原因因素和其他暴力行为的原因因素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时,家庭暴力乂是发生在特定成员之间的行为。 暴力人和受害人之间组成稳定的家庭 决定了家庭暴力的发生还受到家庭传统文化、社会家庭观念以及社会变

14、迁的影 响。家庭暴力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乂有主体 因素的影响,从而构成复杂的原因系统。(1)我国家庭暴力产生的主要因素A、传统文化因素。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作为封建文化的指 导思想,三纲理论不仅成为封建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经过统治者的宣传,还成为人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在确立男女平等、 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权益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这些成就包括立法上规定男女平等的宪法原则,工作岗位上提拔和任用妇女干部。但是,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政 治生活领域。在人们的头脑意识中,父权和夫权的思想还有很大的市场。B、社会变迁所产生的社会压力因

15、素。根据暴力发生的“压抑一诱发” 模式,种种因素造成了个体需要的压抑,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冲突,当遇到一定的 外界刺激以后,很容易外化为攻击性的行为。中国在近二十年经历了巨大的社 会变革。社会变革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竞争压力。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体制的变革,思想观念的冲击,造成了社会秩序的震动,也带来家庭生活观念的转变。社会 压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城市人员下岗和农村中劳动力的剩余。由丁原有的国有的普遍亏损,农村人口的大量增加,部分城市和农村人员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生活的 压力积聚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一定因素的刺激下,就容易外化为家庭暴

16、力的行 为。 (:、其他因素的影响。家庭暴力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还包 括夫妻的经济水平差异、教育水平、法治环境以及主体的个体因素等。随着社会的变化,很多夫妻的经济收入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丈夫由丁 收入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传统文化的夫权观念,很容易强化男性在家庭的控制角 色。而女性一旦与这种控制角色发生冲突,就容易发生家庭的暴力。另外,在调查 中,很多男性因为经济收入的变化出现外遇,从而使用暴力的手段逼迫妻子离婚。 湖南对254起家庭暴力分析,有75起届丁此种情况,占29% .中国的法律法规的缺陷也是家庭暴力打击不力的一个因素。我国的宪法、刑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治安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虽然对家庭暴力都有 禁止性的规定,但都缺乏认定和制裁的标准,原则性规定有余,操作性不强。比如 湖南对254起家庭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