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与青少心理健康的调查——对北京香港青少心理压力诱因的调查及对比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47425298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运动与青少心理健康的调查——对北京香港青少心理压力诱因的调查及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育运动与青少心理健康的调查——对北京香港青少心理压力诱因的调查及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育运动与青少心理健康的调查——对北京香港青少心理压力诱因的调查及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体育运动与青少心理健康的调查——对北京香港青少心理压力诱因的调查及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体育运动与青少心理健康的调查——对北京香港青少心理压力诱因的调查及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运动与青少心理健康的调查——对北京香港青少心理压力诱因的调查及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运动与青少心理健康的调查——对北京香港青少心理压力诱因的调查及对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整理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一一对 xxxxxxxx青少年心理压力诱因的调查及对比通过对xxxx和xxxx20xx名宵少年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所做的分析, 发现 他们普遍存在心理压力的困扰, 而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诱因是考试、学业、个人前途、家庭和金钱等。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xxxx宵少年受心理压力的困扰程度略高于xxxx,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宵少年,其心理压力困扰的程度乂明显低 于不经常参加者。研究认为,经常而合理地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宵少年心理的健 康发展。1选题依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使得家长和社会对宵少年的期望水平愈来 愈高。中小学生除了日渐加重的学业和考试负担之外,来

2、自社会、父母、友人以 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精神压力也愈来愈大。长期的心理压力困扰会导致各种心理 障碍和行为异常现象的产生,如:厌学、弃学、离家出走、焦虑、抑郁、早恋、 自卑,甚至犯罪、自杀等。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会严重 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关于宵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时有报道。据中国xxxx省教育研究院的专家在19941995年所做的调查表明,在xxxx、xxxx的独生子女中,心 理变态率竟高达50恕上,有35%勺中小学生和20.3%的大学生存在有心理异常 现象。xxxx也有调查指出,580上的宵年学生试图自己来对付日益加重的心理 压力,然而,3.8%的人在过度压

3、力的情况下想自杀。新民晚报1995年12月4 日刊载张弘的文章“人才济济处,心病何趋多 ?”调查表明,大学生中 30%勺人 都有“心病”。这些现象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重视。在国内外有关宵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文献中,对于心理压力的诱因还缺乏较全面的分析,同时,关于如何指导和克服宵少年的心理障碍,怎样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认真解决当前宵少年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并努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选择了 “体育运动与宵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一专题研究。本文旨在首先对造成宵少年心理压力的诱因及其解决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并比较xxxx和xxxx两地的异同

4、点,以不同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宵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 不经常参加者在心理压力的诱因和困扰程度上的差别,进一步体育运动对宵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以便寻找有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2研究方法2.1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xxxx浸会大学张小燕博士提供的“宵少年的生活情况问卷调查” 对京港两地的20xx名宵少年进行调查(该调查问卷已被社会和体育科研部门认 可)。2.2 统计分析对比法调查所得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并采用 SPS说计处理软件程序进行分析处理。2.3 测试对象xxxx4个城区的普通中学,从初一到高三年级的1040名1219岁的学生(男 506,女534

5、) , xxxx地区的969名1019岁的学生(男427,女542),共计20xx 名测试对象。调查中我们将那些每周除体育课之外,还参加体育活动 2次(每次30分钟) 以上的受试者列为经常运动群体,不足上述要求者为不经常运动群体。对这两类 群体进行测试分析对比。3结果分析3.1 京港两地宵少年心理压力的诱因及其困扰程度对比我们根据当前的社会现状将有可能给宵少年带来心理压力的种种因素归纳 为12种,即家庭、学业/功课、考试、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 关系、生理问题、金钱/经济、个人前途、10 XXXX回归、11环境污染、12黑社会。让受试者根据每种因素对自己心理的困扰程度由轻到重按 照110的等

6、级标准进行回答。将回答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现从以下几方 面进行分析。3.1.1 xxxx和xxxx地区之比较:按地区来看,xxxx或xxxx W少年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压力的人均在 80%人 上。从困扰程度来看(图1),除了环境污染一项xxxx学生得分高丁 xxxx之外, 其余项均是xxxx学生得分高丁 xxxx。在19项和第11项上两地相比均达到非 常显著性差异水平(P0.01)。这种情况可能与xxxx多年来一直是一个经济发达 且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对宵少年学业和就业的要求相当高有关;而 xxxx的宵 少年相对来说有着较好的社会和家庭保障,因此心理压力相对较低。xxxx地区的环境污染较x

7、xxx严重可能是xxxx学生得分高丁 xxxx的主要原因。 宵少年心理压力的几个主要诱因对比 除表明xxxx宵少年受心理压力困扰的程度普遍高丁xxxx夕卜,还可看出xxxx宵少年心理压力的主要诱因依次为考试、学业、个人前途、金钱、家庭等; xxxx 则是考试、学业、个人前途、环境污染和同学关系等。前3位诱因完全一样。3.1.2 男女性别之比较;调查结果看出xxxx地区女生在12项心理压力困扰中有9项高丁男生,其中 在考试、生理问题、个人前途和环境污染项目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这可能与当前女孩子普遍早熟,心胸比较狭窄有关。而在师生关系、金钱/经济2项上男生高于女生。这可能与多年

8、来男子要更多地承担家庭经济责 任有关。而xxxx的情况则不同,在12项诱因中有8项是男生高于女生,其中考 试成绩、人际关系(同学、师生、朋友)及生理问题等项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 0.05),这可能与xxxx社会男子更需要自立和参与社会竞争有关。由此看来, 宵少年心理压力的诱因特点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3.2 参加体育运动与心理压力诱因及其困扰程度的比较我们通过对宵少年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将受试者分为经常参加体 育运动锻炼者和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者两个群体。也就是说,那些除了必修 的体育课之外,乂能保证每星期参加两次以上的体育活动,每次活动30min以上的人,列为运动群体;其他为不

9、常运动的群体。然后再比较他们在心理压力困扰 程度上的差别。图2是xxxx地区1040名宵少年不同运动群体心理压力困扰程度 的比较情况,可看出在12项压力诱因中有9项是不常参加运动群体的压力困扰 程度高于运动群体,并在前6项主要诱因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氏0.05)。 在金钱、xxxx回归和环境污染方面运动群体心理压力偏高可能与他们经常参加 体育活动需要更多地与社会和外界接触的情况有关。xxxx宵少年中运动与不运动群体主要心理压力困扰程度对比是xxxx地区969名宵少年不同运动群体心理压力困扰程度的比较情况,可 看出在12项压力诱因中有10项是不常参加运动群体的压力困扰程度高于运动群

10、体,并在第1、2、3、4、6、7、9项主要诱因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 , P 0.05)。在师生关系和黑社会两项上运动群体心理压力偏高可能与他们经常参 加体育活动需要更多地与社会和外界接触以及xxxx特殊的社会环境有关。但无论xxxx或是xxxx宵少年中都表现出经常参加运动群体在受心理压力困扰程度上 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运动者。这说明参加体育运动对宵少年心理压力的缓解和减 轻有积极的作用。因为体育运动能够提高人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通过运动竞赛活动能促进人际交往,通过追求更好的运动成绩不仅锻炼了他们的 身体,也增强了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体育锻炼可以培养他们豁达的胸襟、

11、乐观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并能改善人际关系等。因此,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运动 有利于宵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表 对宵少年心理困扰时最信任的帮助者的调查 (占总人数%)地区(人数)第1信任者(%)第2信任者(%)第3信任者(%)第4信任者(%)第5信任 者(%)xxxxN= 1040朋友(81.3)父母(63.8)同学(56.1)兄弟姐妹(34)老师(25.2)xxxxN = 970朋友(80.3)同学(64.8)父母(60.7)兄弟姐妹(45)其他亲人(24)xxxx宵少年中运动与不运动群体主要心理压力困扰程度对比3.3 宵少年在心理困扰时常寻求的解决办法我们调查了宵少年在心理困扰时所寻求帮助的情况(

12、见表),可看出他们最信 任的帮助者首先是朋友,其次是父母或同学。xxxx只有1/4的宵少年寻求老师的帮助,而xxxx宵少年在首选的前5类帮助者中没有老师。这说明宵少年大都 与同龄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同时也表明当前学校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 问题。学校是宵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性格的塑造和能力 的培养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情 感教育;在智力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校老师和家长都 应关心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宵少年在心理困扰时解决方式的调查,可看出京港两地男生中大部分是自 己想办法解决,而大部分女生是找人商量帮助解决。

13、这说明男子的独立性相对高 于女子。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给予女生更多的关心, 同时也要加强她们独立性的培养。3.4 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几个主要心理问题的调查分析3.4.1 对近期宵少年自杀问题所持态度的调查此次我们还调查了宵少年对自杀问题的态度,结果表明,xxxx宵少年中有28.1%的人认为自杀者值得同情,其中女生多于男生达30.3%,还有3.6%的人认为自杀是对的。xxxx宵少年中有12.6%的人认为自杀者值得同情,2.4%的人认为 自杀是对的。这一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宵少年自杀的动机比较复杂,有人 是为了表示对家庭或学校的抗议, 有人是为逃避痈苦、压力和寻求解脱,虽然这 只是少数人的反常行

14、为,但却对广大宵少年产生极其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宵少年人生观的教育。3.4.2 对几项特殊心理问题的调查分析本研究乂对当前在宵少年中常出现的几个心理问题,如吸烟、减肥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京港两地宵少年中的“烟民”分别有4咧日4.3%,而男生多于女生。在当前世界范围的禁烟运动中,宵少年吸烟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xxxx女生中有33.7%的人,xxxx女生中有47.5%的人参加了减肥者的队伍。而因不合 理的节食减肥给宵少年带来的身心危害经常发生。因此,社会、学校及家长都应更关心她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她们多参加体育运动,是最好的健身运动和减 肥途径。4结论4.1 xxxx和xxxx两地宵少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在困扰 程度上xxxx宵少年略高于xxxx宵少年。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诱因是考试、学业、 个人前途、家庭、金钱和环境污染等。4.2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宵少年其心理压力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者。说明经常 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宵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4.3 京港两地的中小学除了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还应全面关心学生 的身心健康,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促进宵少年的全面发展。4.4 控制宵少年吸烟、正确指导学生的减肥也是当前学校和家长不能忽视的问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