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议论文审题立意的辩证思维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742510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写作:议论文审题立意的辩证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写作:议论文审题立意的辩证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写作:议论文审题立意的辩证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写作:议论文审题立意的辩证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写作:议论文审题立意的辩证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写作:议论文审题立意的辩证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写作:议论文审题立意的辩证思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高考考试说明要求,作文必须“符合题意”。要使作文符合题意,关键在于审题,不仅要看卷上文字,还要“力透纸背”,看清出卷者和阅卷者的志趣和用心,把握写作重点,明确立意。审题关系到文章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行文措辞等等,审题恰当,等于成功一半。在高考作文备考的过程中,考生最常用的文体是议论文,但写好议论文并不容易,究其根本,难在思维。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议事说理为主要内容的文体,论点、论据、论证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如果审题不准确,就会导致中心论点不明确,离题万里。对于考生来说,写作中遣词造句的语言基本功已经大体定型,要想在高考作文时有超常发挥,良好的思维能力显得尤其重

2、要。就议论文审题立意来说,最要紧的就是要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一、大题小作与小题大作这里所说的“大”是指一些文题看上去可写的内容很多,或者看上去写的必须是“大道理”的文题。08 年上海卷作文题目是“他们”,这个题目看上去就很大,可以写的人物实在很多。再如“传统与竞争”这个题目也很大,“传统”与“竞争”几乎包含了社会发展史上的所有内容,可写的道理难以尽述,实在不是一篇 800 字左右的小文章能够完成的。这里所说的“小”往往是指只能就一人一事而言的,可以发挥的空间似乎较小的文题。大题要小作。一个所指甚大的题目,我们应该将其写小。有的作文话题很大,涵盖的面比较宽,容易把作者的目光引向宏观方面,导致写

3、出的文章空洞庞杂,过于宽泛。面对大题,千万别中“大”的圈套,而要联系生活实际,发掘一些与话题相关联的具体的写作材料,选取小处作为切入点、着墨点,让大话题在小材料中得以展示或阐释。例如 2010 年天津高考作文题我生活的世界,该话题富于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表达空间。考生可以写物质世界的丰富,也可以写精神文明的进步;可以写国家的发展、家乡的变迁,也可以写亲人的温暖、校园的苦乐;可以写实实在在的人生,也可以写虚拟的网络世界关键在于要找到自己构思立意的切入点,选择准确而深刻的立意,能够以小见大,有感可发,凸显出考生的个性特征,切忌大而空。当我们选择好一个小的切入点时,还要注意一

4、个问题。如果仅仅局限于“小”,文章就会显得平淡无奇,没有深意,只有小中见大,才能发人深思。所以,选题不仅要善于选择自己熟悉的,想说的,有话可说的,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更要在此基础上选择那些含意深刻的,有一定拓展空间的内容去写。示例一以“人生关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发表你的见解,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渴望,表达你的观点。首先搞清题目的内涵:“人生关怀”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揭示,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提升。我们可以寻找具体的切入角度:把“人生关怀”定位在对自我,可以把大题目缩小为“自尊”“自信”“自爱”“

5、自强”“自立”“自己对自己负责”;也可以定位在对别人。我们还可以按照“怎样做到人生关怀”的角度,从“善良”“真诚”“正直”“宽容”等方面去写。还可以写一些社会上弱势群体等的关怀,都可展开诠释题目:关怀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品格,是一种人生智慧。小题要大作。过小的作文话题往往会限制写作者的视野,窄化人们的思维圈,因而我们在写作时要力求以放大的眼光来审题,审视题目的大背景、深内涵、非同寻常的意义,要做到“一粒沙子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例如 09年湖南省试卷“踮起脚尖”,看起来题目太小太实在,可是仔细想想,可发挥的空间并不小。仅仅在关键词语里就有双重的内涵:第一,作为下肢的动作,“踮”是为了

6、达到一种特殊的、超越平时脚板着地的高度;第二,“踮”,不仅是为了达到生理上的提高,而且是为了达到精神的某种高度,或者暗示超越平常的努力,以实现某种人生的追求。09 年湖北卷的“站在门口”,关键词“门口”和“踮”一样,具有多层次的内涵。往深处想“门口”具有象征意义,具有开端的意思,与开端相联系的门外(未来)却是不可知的,这个不可知隐含着登上新高度或遭遇风险的可能。一个小小的“门口”透视出时代的变化、社会的风云。至此,视野就开阔了,思维就活跃了,思考就有深度了,文章也就必然会摆脱平庸,显出大气来。二、实则虚之与虚则实之这里所说的“实”是指命题者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事物,比如“脸”“声音”“路”等等。这

7、里的“虚”指的是命题者提供一个需要解读的抽象的概念,比如“坚强”“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的认知”“诗意的生活”等。实则虚之。很具体很实在的作文话题,大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若实写,一般都不合或不太合命题者的意图。要写好“实题”,我们就要将思维触角伸向“虚”的方面,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要弄清它的比喻义或是象征义,弄清“实”背后的“虚”的道理、情感。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往往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例如“花落春犹在”这个题目,我们在审题时,就不能简单地把“花落”理解为“花朵的凋零

8、”,“春”理解为“春天”这样的表层含义,而应该挖掘其隐含的比喻义,“花落”应该理解为“应时而生的美景、人物、机遇的逝去”,而“春”可理解为“象征一种朝气蓬勃、生机旺盛的永恒精神”,这样中心就可以定为“某种美景、人物、机遇的逝去,但那种朝气蓬勃、生机旺盛的永恒精神犹在”。又如“画一扇窗给自己”中“窗”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窗户,而应该挖掘它的深层含义,可以理解为“心灵的窗户”,也可以理解为“在遇到挫折失败时给自己带来希望信心的窗户”等。“脸”可喻为面子,“声音”可喻为人们的意见。这样化“实”为“虚”,才能命中题旨,写出新意和深意。有些题目,本身就是双关语,其意义既有实指的具体事物的意

9、义,也有虚指意义。审题时要审出它的象征意义,如“季节”,它可以象征人生的某个阶段,少年,中年,老年等。又如 2010 年全国卷漫画作文,两种猫其实是隐喻两种生活态度的人:一种是满足现状,安逸享乐;一种是积极进取,永不满足(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是尸位素餐,不作为;一种是关心底层民众疾苦,忠于职守)。“一定要跨过这道坎”和“我要握紧你的手”,其中“坎”和“手”均含具体意义和象征意义。总之,具体意义是封闭的,象征意义是开放的。虚则实之。有的作文话题是很抽象的概念,似乎难以捉摸,乍一看如堕五里雾中。03 年全国卷作文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就给一些考生这种感觉。面对这样的“虚题”,我们要从“雾中”

10、回到现实中来,寻到一些真真切切的生活实例,来以“实”写“虚”,以“实”显“虚”。“和谐”是一个比较虚的词语,用它作话题写作,若以“虚”对“虚”就很难成篇,而如果想到美妙的小夜曲的和谐,想到山色有无中国画的和谐,想到自己家庭的温馨和谐,想到人类保护大自然创造的和谐脑海里便会展现一幅幅具有实情实景的“和谐”的画面,写出的文章也便化“虚”为“实”了。07 年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这是一道没有材料的命题作文,并且题目带有很强的抽象和象征意义。写作这篇文章首先要审题到位,“春光”必然是比喻,它可以是一种心情,可以是一种成绩,可以是一种回报等;而“看”则是献给,这里就带有感恩之意,理解之意,献爱之意。

11、再者“妈妈”,也不必是现实中的母亲,可以是妈妈的喻体,如老师、祖国以及可以称作妈妈的人甚至是抽象的事物等。有些题目是虚实结合的。比如 04 年江苏卷“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其中“山”与“水”当是具体事物,而“沉稳”与“灵动”应是命题者希望考生阐发的道理所在。作文题“心灵的脚步”,“心灵”比较实,指内心、精神、思想。“脚步”是什么?这里的“脚步”,用的肯定不是本意,而是寓意,那么,考生要根据题目要求和自己的擅长,从为我所用的角度阐释这个词的寓意。“脚步”让我们想到“行走”,想到“前进”,想到“成长”,“脚步”的弯直、深浅、快慢,都可成为写作的内容。“脚步”又不是单纯的“过程”,它还有过程中的“定

12、格”,内心(精神、思想)成长的点点滴滴,这样揭开了文题的神秘面纱,作文的思路就清晰了。三、繁题与简题这里的“繁与简”是指作文题目的信息量。有的作文题目很简单,只有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如“和”“杂”“难”“好奇心”等。有些作文题目就稍微复杂些,如“心灵的选择”“不要轻易说不”“行走在消逝中”等,这些文题要么是一个短语,要么是一个句子。而有的文题则更为复杂,这在新材料作文题型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命题者往往提供了较多的阅读提示,08 年全国卷就是这样的一道新材料作文,材料和要求两部分加起来接近 350 字,作文题所给的材料繁多,但都与地震有关。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简”题往往就要往“繁”处想,往深处想。

13、要能展开发散性的思维,围绕题目展开多方面的联想,最终确定一个合适的角度。比如话题“传递”(07 年广东卷)这个题目,“传递”的对象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实实在在的物与物之间的传递,如接力棒的传递,信息的传递,话语的传递,奥运圣火的传递等;二是虚化的精神上的传递,如爱心的传递,孝心的传递,坚韧精神的传递,友爱善良的传递等。从话题的提示中可知,本话题更注重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传递,因此,文章的立意以虚写为高。可以从反面批评一些丑恶思想的传递;还可以从高处想,一个民族的生命在于传递,没传递就会终结,一个民族的悠久文化也需要传递,没有传递就不会发扬光大再如,2011 年山东高考作文题是“这世界需要你”,题目

14、由三个部分构成,“你”是对象,“需要”是行为,“这世界”是范围。作为对象“你”来说,从内容上来讲,可以是具体的人,还可以是事、物,甚至还可以是一种理念、观点、思想、行为等。这种对象上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写作的文体。“需要”包含的意思有两层,一是选择性,强调的是对对象要求的必需性;二是认可度,说明对“你”的肯定。作为“这世界”这个部分则是说明范围的广阔度,不是拘于一个小集体,也不是某一种利益势力,更多的是眼前的“这个”包含所有个体的世界。从上面的题目解读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题目的内涵广,范围大,涉及面很宽。繁题的审题立意恰恰相反,往往要往简单处想。如:08 年全国卷,大灾有大爱,一方

15、有难、八方支援,国人的举动充分体现了人类民族崇高的道德境界和奉献精神,感人是这篇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作文内容不能脱离“抗震”这一主题,考生可选择一个角度,如果角度太多,恐怕 800 多字的文章容纳不了,进而出现面广点淡的情况。文章可以从以下角度写起:全国人民对灾区救援捐款等无私无畏的奉献,对灾难来临之际勇于献身的人的歌颂,探讨生命的意义,礼赞生命的顽强。又如对作文“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的审题立意,主要取决于对“记忆”内涵的理解。这里的“记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记忆,而是那些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中,心灵受到撞击后留下的深深烙印,或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记忆,已经融入民族的血液。这些“记忆”,留给我们的内心

16、感觉,或宏大,或涓细,或喜悦,或痛苦,或是美的陶冶,或是深深的启迪对任何人来说,这种在内心深处引发的丰富情感和震撼,不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反而会历久弥新,永不磨灭。美女图 http:/ 朱光潜先生谈到写作时曾经说过,确定一个题目后,先不着急写,围绕题目不断地想,想到什么就先在纸上写下来,等记多了再挑选其中合适的角度写下去,正是这个道理。四、针对性与广阔性要使议论文不离题、偏题,不仅要审题准确,而且还要立意深刻,这就要借助联想,把握议论对象概括的生活现象,从而明确文意的针对性。而一篇文章的议论总是有感而发的,这感想又要针对实际,不能无病呻吟,无的放矢,所以,立意的针对性十分重要。造价师挂靠价格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