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与施莱格尔的讽刺概念之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742350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格尔与施莱格尔的讽刺概念之争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黑格尔与施莱格尔的讽刺概念之争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黑格尔与施莱格尔的讽刺概念之争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黑格尔与施莱格尔的讽刺概念之争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黑格尔与施莱格尔的讽刺概念之争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格尔与施莱格尔的讽刺概念之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格尔与施莱格尔的讽刺概念之争(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黑格尔与施莱格尔的讽刺概念之争学 号:_0311237_姓 名:_高 辉_指导教师:_陆_扬_2黑格尔与施莱格尔的讽刺概念之争高辉 哲学 0311237【内容摘要】讽刺开始作为古希腊雄辩术而进入伦理话语,在同样身为智者的苏格拉底的语境下转变为哲学方法,经过中世纪的演化发展又作为修辞概念出现在文艺理论中,最后经由耶拿早期浪漫派的阐发而进入了思辩领域。本文从黑格尔与施莱格尔关于讽刺概念的争论记叙讽刺的性格发展,展现 “辩证”与“讽刺”这一对概念在对立中的思考。【关 键 词】讽刺 喜剧 辩证 黑格尔 施莱格尔【正 文】Schlegel predigt gegen Hegel,Fr den Teuf

2、en schieb er Kegel.Hegel spottet ber Schegel,Sagt,er schwatzt ohn alle Regel.Schegel spannt der Mystik Segel,Hegel fat der Logik Flegel.Kommt,ihr Deutschen,Kind und Kegel,Von der Saar bis an den Pregel!Schaut,wie Schegel kmpft mit Hegel,Schaut,wie Hegel kmpft mit Schlegel.施莱格尔劝诫黑格尔,因为他为魔鬼推锥球。黑格尔嘲讽施莱

3、格尔,称他玷污了一切规则。施莱格尔扬起神秘之帆,黑格尔抓住逻辑之枷链。来吧,你们这 德意志的冤家,从萨尔到普莱格尔。看哪,好一场大斗,施莱格尔如何斗黑格尔 ,黑格尔如何斗施莱格尔 。奥古斯特 冯施莱格尔这首“打油诗”是当时德国思想界的常谈,颇为形象地描绘出了德国早期浪漫派与绝对哲学的思想交锋。1791 年左右的耶拿产生了一个组织严密的社会3圈子,它的声音在雅典娜神庙 (Athenum)中得到了集中的表述,该小组于黑格尔迁入耶拿之际解散。浪漫派的成员包括: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及其兄奥古斯特,戏剧家蒂克,诗人诺瓦利斯及卡洛莱娜施莱格尔谢林。 1虽然诗中说“看哪,好一场大斗,施莱格尔如何斗黑格尔,黑格

4、尔如何斗施莱格尔。 ”其实相比之下,黑格尔对施莱格尔的攻击要远远多于前者对后者的批判 2,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文的叙事内容。在黑格尔眼中,施莱格尔的讽刺概念是“无终的绝对的否定性”(unendliche absolute Negativitt) ,在施莱格尔眼中,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否定与矛盾的恶的精神” (bser Geist der Verneinung und des Widerspruchs) 3;彼此的思想在对方看来都是“空洞的” 、 “抽象的” 、 “死的” 。而此番争论的焦点就是“讽刺概念” (Ironiebegriff):在黑格尔的体系中得到辩证克服的矛盾,却被施莱格尔当作艺

5、术最高表现的讽刺原则。但是我们发现两位思想家在彼此的批判中,却表明了一个共同的立场:“生命中的统一” 。一、讽刺概念综述1讽刺之源讽刺,古希腊语为 ,首先以“撒谎”的含义出现在了亚里斯托芬的喜剧中 4,而没有后来逐渐发展出来的复杂的掩饰之意。既而又用于意图使人看出的掩饰,而非蓄意的欺骗,这也是现在讽刺最通用的解释。在哲学文本中, 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来指“艺术性的双意 ”(artful double meaning) ,确切地说,讽刺之显现正是源于话语的多义性,如果取消了语言存在多义性的可能,那么讽刺现象将不可能出现,换言之, “如果不存在多义性,也就没有喜剧。 ”5多义性使得含义的流转成

6、为可能,这就使流转中的含义得以在运动中不断地被重新唤醒。 6喜剧产生于生命的间隔,在圆融无间的世界使无法出现真正伟大的喜剧的,因为间隔是外在性表现的动力,意义的模糊性只不过是痕迹在场和缺席的游戏 7,喜剧最原始的欢笑也便产生于这种对分裂的痛苦的“游戏”态度之上。这种对于讽刺“隐匿性”的运用,打开了西方哲学的传统。带面具的思想者苏格拉底 8,以“讽刺”挑战一切常识及既定知识,使日常用语的不完善在自相矛盾中暴露。对话中的“讽刺”自始至终在操纵着语言和意义的游戏,苏格拉底的讽刺常作为故意的隐藏,自己在提问前就已经有某种确定的答案,尔却装作无知来向自以为明智的人请教。这种讽刺运用的前提就是将被问者与提

7、问者摆在不同的水平上,将表面上的有知和无知进行倒转;另一方面,对话中预1 Judith Norman, Squaring the Romantic Circle: Hegels Critique of Schlegels Theories of Art, in Hegel and Aesthetics, ed. William Maker,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0, p. 132.2 Ernst Behler, Studien zur Romantik und zur idealistischen Philo

8、sophie, Wien: Schningh, 1988, S. 9.3 参 Ernst Behler, Studien zur Romantik und zur idealistischen Philosophie, Wien: Schningh, 1988.4 Claire Colebrook, Irony, London,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04, p.1.5 Wiiliam Desmond, Being and Between,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pp

9、117-118.6 雅克德里达: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 ,方向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 46 页。7 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 ,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第 101 页。8 苏格拉底是个带面具的思想者,他并非简单直接地揭示自己,盖因“一切深刻的东西都偏爱面具,最深刻者甚至憎恨形象和比喻。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 ,谢地坤、宋祖良、刘桂环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第 178 页。 )4设了双重的听者和说者,一个说话者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另一个却不知,一个听者知道说话者的意谓,而另一个却茫然不知。在听者与说者之间呈现出了一种“分裂” ,似乎实际情况并非我

10、们表面所看到的那样,无知的苏格拉底和“聪明”的年轻人:苏格拉底知道自己提问的真正意图也知道对方的回答中所暴露的真正的观点而对方往往竟对此毫无觉察, “聪明”的年轻人不知道苏格拉底提问的真正意图,也不明白自己的回答其实与自己声称的观点相悖。这样,讽刺使我们与自己的世界保持距离,于是作为讽刺出现的条件的分裂却被当成了讽刺的造物。而实际上苏格拉底作出讽刺性的提问,并不须要对于问题已经具有明确的答案,只须要对问题本身有某种程度的把握,柏拉图的对话中状苏格拉底“多智而近妖” 。这种西塞罗式的苏格拉底 9所运用的讽刺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撒谎” ,是作者的自娱,而听众只不过成了摆设,而撒谎更深层的欺骗则在于

11、讽刺的作者充当了“伪牺牲品”的角色,而真正受到欺骗的却是对话的听众。如此对话性的活生生的“思”就变成了宿构的文本僵尸(corpus) 。而实际上“撒谎”虽然作为使两种不同的意义公然发生冲突的一种戏剧手段,但却不能作为讽刺的关键环节(Moment) 。真正的讽刺的结构往往包含:表象与实在的冲突程度由最微小的差别发展成为完全对立;讽刺矛头所向的领域由语义学的单位双关到“泥字的讽刺” 10、戏剧性讽刺 11或曰命运之讽刺 12、以及事件本身与观察者的心境之间的关系,由此产生最广泛的讽刺的态度。讽刺迫使对话者不得不面向语言的基本概念,于是“讽刺”由一种“爱智者” 13的存在风格演化成复杂的修辞,即“所

12、言并非所谓” 。作为修辞风格,讽刺成了使人的说话变得更有效的一种方式,在柏拉图充满讽刺意味的对话中俨然成了苏格拉底最擅长的论证方式。2亚里士多德的讽刺概念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作了详细的定义,而喜剧只是作为与悲剧相对的剧种为衬托出悲剧的特征才得以出现,但其中对喜剧的描述却产生了无法忽视的规范作用,以至直到莱辛仍声称:在美学理论上人们离开亚里士多德一步,也就离开完善一步。亚里士多德第一个表达了喜剧与悲剧的对立,即便后世所谓的“喜剧是对我们生活中错误的模仿” 14也仍然能够见出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的影子。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喜剧与悲剧都是戏剧性的模仿 15,但是悲剧处理的是比我们好的人,或有实体的

13、人,而喜剧处理的则是比我们坏或低下、普通的人。 16悲剧有严肃的关注,而喜剧的任务只是逗趣、使人发笑。9 在西塞罗看来,苏格拉底的讽刺才首先成为了完全值得推崇的东西。10 Verbal irony,意为某个字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与其本义产生冲突。11 Dramatic irony,意为某事件或情景从一种局限的观点解释与置之于更广泛的知识背景下予以解释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讽刺所要处理的领域。12 Irony of fate,文学上所谓的戏剧的讽刺置之于生活中就称作“命运之讽刺” 。13 讽刺属于爱智者的方法,不同于智者的“嘲讽” (satire) 。当然也可以说,苏格拉底本人就是位“反对智者派的智者”

14、 ,参 Sren Kierkegaard, The Concept of Irony, trans. Howard V. Hong & Edna H. Ho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14 Philip Sidney, An Apology for Poetry (1595), in Elizabethan Critical Essays, ed. G. G. Smith, Oxford, 1904, i. 176-177.15 Aristotle, Poetics, trans. Malcolm Heath, Ne

15、w York: Penguin Books, 1996, I.16 Aristotle, Poetics, trans. Malcolm Heath,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6, II.5悲剧诗人的精神先导是比较高贵的精神;而喜剧诗人的先驱则是有着卑微性情的人。 17亚里士多德追随柏拉图,将讽刺至于伦理学的话语中观察,吹嘘者就是假装具有他实际上所不具备的可信的品质的人, 18亚里士多德认识到讽刺与真理有多种程度的差异,甚至于讽刺又是就是对真理的全部否定。亚里士多德的讽刺者就是隐藏或低调表现其智慧和道德的人,而真正有道德的公民既不应是吹嘘者,也不应是讽刺者,而只

16、是如实地展现其德性。但是在与撒谎的恶相比,亚里士多德宁愿选择讽刺,因为它至少还是素朴的。 193讽刺的经典定义讽刺在中世纪叫做“ironia”,是讲话的方式,运用语言的技艺。很明显可以看出,讽刺的内涵更进一步迈向了修辞风格。直到文艺复兴,讽刺概念在修辞范畴内理论化,作为寓意和暗喻的方法。当时最为流行的定义是西塞罗和昆提利安的定义。自从西塞罗和昆提利安以来讽刺最流行的准公式就是:所言所谓。于是讽刺便成了后世修辞理论的源泉。在这种意义下的 ironia 更确切的含义确实应该是“反讽” ,它的内涵莫过于表层语言与深层意义之间的游戏。开始时称作“反语法” (litotes/meiosis)的一种低调陈述在 16 世纪末时被称作“讽刺” 。 “相反”在西塞罗的解读下已经成为讽刺的标志性特征,并将讽刺作为与“寓意”相对的概念而出现, “寓意总是传达所说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