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作业提升3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7419005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作业提升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作业提升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作业提升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作业提升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作业提升3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作业提升3 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提升3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据此回答12题。1该材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2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

2、定性【答案】1.B2.D【解析】第1题,科学技术与获取资源的数量密切相关,从渔猎时期到工业时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获取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因此环境人口容量不断增大。第2题,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回答34题。3没有生态赤字的省份是()A新疆B西藏C山西 D河北4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A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B人口密度小C自然灾害小D生

3、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答案】3.B4.B【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高,人均生态足迹较低,故西藏是没有生态赤字的省份。第4题,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与人口密度小有关。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读表回答56题。气候区合理人口容量(亿人)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热带雨林气候区28.00200亚热带季风气候区9.30100地中海气候区2.2590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气候区7.35305.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 D历史因素6从表中数据可知热带雨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与合

4、理人口密度,导致该区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平 B水资源贫乏C气候湿热 D常年战乱【答案】5.B6.C【解析】第5题,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说明这种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第6题,热带雨林气候区湿热的气候特点会限制人类的某些活动,导致人类在此地区分布稀少。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超过忍耐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比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7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

5、极限,某些部分甚至遭透支,其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土地资源交通科技水资源A BC D8日本地狭人稠,下列是其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利因素的是()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A BC D【答案】7.C8.D【解析】第7题,深圳的交通和科技较为发达,而随着其人口的剧增,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过大。第8题,日本资源贫乏,而其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很高,这两点都不是优势。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910题。9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A空间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D草场

6、资源丰富10上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是()A BC D【答案】9.C10.B【解析】第9题,我国北方地区资源利用条件比西北地区优越,特别是水资源,因此北方地区承载更多的人口。第10题,从上图中可知提高青藏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是科技应用。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1113题。11.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A BC D12表中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13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不具有相对确定性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合理容量C

7、环境人口容量的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D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3亿人【答案】11.A12.C13.C【解析】第11题,环境人口容量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科技水平条件下,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第12题,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科技、资源、教育、区域开放程度等呈正相关。第13题,环境人口数量受多个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二、综合题14人口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问题。(1)读图,概括世界人口数量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许多专家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地球环境承载力。请表明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并说明理

8、由。【答案】(1)二十世纪中期以前人口增长缓慢,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人口增长迅速。(或1950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950年以后人口增长迅速。)(2)乐观观点:尚未达到环境承载力界限。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可以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扩大和加强勘探,可以不断发现和利用新的资源。通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拓展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悲观观点:已经达到,甚至超过环境承载力界限。由于长期过度的消耗,已出现多种资源、能源的短缺甚至枯竭。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过量的废弃物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地球空间的有限性和空间区域的差异,无法承载更多的人口。【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时间表述即可。

9、第(2)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的观点进行分析,要注意理由紧握观点,进行合理分析。15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及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比)省(区)沪苏津粤辽鄂豫贵甘内蒙青老年人口比重12.88.587.56.36.56.95.1553人口承载状况0.2080.810.510.2070.7130.9222222(1)上述省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有_个,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2)分析人口压力最小的两个省区人口压力小的原因。材料二世界、中国、美国人均耕地比较。世界中国美国人均耕地(公顷/人)0.240.080.76(3)读上表

10、,分析造成人均耕地继续减少的原因。【答案】(1)4计划生育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比重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等,使平均寿命延长。(2)沪、粤自然条件优越;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高;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对外的高度开放;环境人口容量大。(3)自然原因:灾毁耕地;社会原因: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等。【解析】(1)根据老龄化社会标准(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大于7%)可知沪、苏、津、粤四省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政策有关。(2)从表中可知沪、粤两省市人口压力最小,其原因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有关。(3)我国人均耕地减少与灾毁耕地、生态退耕、建设用地及农业结构调整等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