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链及行业发展趋势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418924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0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产业链及行业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蔬菜产业链及行业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蔬菜产业链及行业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蔬菜产业链及行业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蔬菜产业链及行业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蔬菜产业链及行业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产业链及行业发展趋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蔬菜产业链及行业发展趋势 1、蔬菜种植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 物(多属于草本),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国际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 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 C 的 90、 维生素 A 的 60来自于蔬菜,由此可见蔬菜对于人们的生活是不可 或缺的。 蔬菜行业的发展受社会因素,尤其是人口因素的影响较大。因为 蔬菜属于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因此人们的饮食结构、人口数量 将直接影响蔬菜行业的市场发展。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 口增长速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但从总量来看,依然呈现上升趋 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 2014 年末,我

2、国人口总量已达到 13.68 亿,这为蔬菜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诸如“高血脂”“肥胖症”等富贵病高发, 究其原因,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有直接关系,“饮食清淡、多吃蔬菜” 逐渐成为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共识, 因此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趋势为 蔬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下图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 变化趋势。 虽然我国蔬菜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整体在不断增强,但我国蔬菜 产业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制约了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 提升。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 产品质量水平依然有待提升。 虽然近几年我国蔬菜整体质量 水平在不断提升, 但局部地区、 个别品

3、种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时有发生。 除此之外,蔬菜标准体系缺失、监管手段偏弱、监测与追溯体系不健 全等也影响到了我国蔬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2)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快。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果蔬流通 腐损率高达 20-30%,每年损失 1000 多亿元。由于我国蔬菜产业整 体现代化水平偏低,加上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还较弱,使得我国 蔬菜产业在流通环节中成本急剧攀升,同时还造成巨大的浪费,这不 仅影响到我国蔬菜产品国内市场的销售, 还直接制约了我国蔬菜产业 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 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有待增强。 当前我国蔬菜产业大多依靠 传统产品的种子种植, 由于科技投入不足, 我国每

4、年要进口超过 8000 吨的海外蔬菜种子, 进口种子的销售额占据了我国蔬菜种子年销售额 的 25%以上。由于优良种子的缺失,使得我国蔬菜产品的品质很难 得到有效的提升,难以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2、行业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际果蔬业贸易环境日趋自 由化,我国蔬菜产业在生产、流通、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等方面 已构成了完整的系统经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一大支柱产业。然而,我 国的蔬菜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蔬菜产 业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 第一阶段:缓慢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是在 1984

5、 年以前,当时中国主要实行以统购统销为特 征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自建国以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蔬菜市 场处于半封闭的状态, 生产上实行以就地生产供应和统购统销为特征 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造成了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 率, 致使中国蔬菜产业呈现倒退或停滞不前状态。 且 “大跃进” 和 “文 化大革命”对中国的经济体制造成的破坏,经济长期停滞不前,致使 农产品流通运输力不足,因此在围绕城市蔬菜供应问题上,主要依赖 于城郊蔬菜生产。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农村改革的实施为中国的蔬菜产业进入 增长时期奠定了基础, 1978 年当年蔬菜产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当年蔬菜收获面积 472

6、.2 万公顷,产量 0.575 亿吨,分别比 1977 年上涨 12.5%和 10.6%。进入 80 年代以后,中国蔬菜产业开始了 快速的发展,1984 年收获面积超过了 500 万公顷,产量达到了 0.89 亿吨,分别比 1970 年的最低值增长了 78%和 111%。在生 产布局上,主要有成都、广州、柳州、福州四大蔬菜生产基地。 (2)第二阶段:改革调整时期 这一阶段发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初期, 中国正 处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自 1978 年家庭联产承包经 营制的推行,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传统 的统购统销弊端凸显,因此,广州、西

7、安、武汉等城市从 1983 年、 1984 年开始,率先放开蔬菜价格和经营,改革了统购包销的菜篮子 供应体制。1985 年中国开始全面改革农产品统购包销制度,我国蔬 菜业得以在全国层面上放开价格和经营, 自此中国的蔬菜产业也开始 了从计划向市场的过渡阶段。1988 年,由农业部牵头在全国组织实 施“菜篮子工程”,实行市长负责制,促进了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蔬菜生产布局也由大中城市郊区向原郊区延伸扩展, 由城市郊区向广大农区延伸扩展,逐步形成了城市近郊、远郊结合和 城市郊区与农区结合的多层次、 多流向的网状生产布局。 在这一阶段, 围绕大城市供应保障的目的上, 全国逐渐形成了五大农

8、区商品菜生产 基地,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包括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 6 省 在内的南菜北运基地,这些省市增长率均在全国前列。 (3)第三阶段:迅猛发展时期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 立,使蔬菜产业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全面推行,中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1995 年 第二轮“菜篮子工作”的实施,以及 1990 年末种植业结构调整,使 中国蔬菜在生产结构、生产方式和流通体系均有了较大改善,生产规 模、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蔬菜品种供给随着蔬菜消 费趋向多元化,同时促进了全国蔬菜产区的集中,中国蔬菜生产

9、格局 也从以农区为辅变为以农区为主,蔬菜大县不断增加。在原有 5 大 基地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华南、长江上中游两个冬春蔬菜重点区,云 贵高原、 黄土高原两个夏秋蔬菜重点区域以及黄淮海与环渤海蔬菜重 点区域。同时,随着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中国蔬菜产业开始了 国际化时代,逐步形成了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东北沿边三个出口蔬 菜重点区域。 这一阶段的特征主要是蔬菜种植技术变革和蔬菜栽培技术的突 破,带动了包括河南、江苏、河北等中北地区蔬菜产业的发展。随着 专业化、 规模化的发展以及交通运输的改善, 蔬菜产业形成了大生产、 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3 、国内蔬菜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

10、的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蔬菜产需基本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蔬菜的消费已从数量型逐 步转向质量型,要求蔬菜“优质、卫生、营养、保健、方便”。由此, 我国蔬菜产需出现了六方面的转化。 (1)向营养保健型转化 当人们对吃饱吃好的基本要求满足之后,就将寻求能预防疾病、 强健身体的食品,以达到保健的目的。而蔬菜是重要的功能性食品, 因为人类需要的六大营养素中的维生素、 矿物质和纤维素主要来源于 蔬菜,而且某些营养素还是蔬菜独有的。如果人们缺少蔬菜中某种营 养素,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还导致某些疾病发生。因此,不少消 费者到市场选购具有营养价值高和保健功能的蔬菜。 (2)向 “ 绿色食品

11、型 ” 转化 20 世纪 80 年代初,农业部植物保护总站开始推广无公害蔬菜生 产技术,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已有 22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200 多个城市建起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6.67 万公顷,年生产无公害 蔬菜 610 万吨以上。20 世纪 90 年代,农业部成立“中国绿色食品 发展中心”,实行“绿色食品”认证制,从产地生态环境、产品生产 操作规程到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和细菌含量等方面对“绿色食品” 的标准做了界定。 (3)向净菜方便型转化 净菜生产是农产品加工中的第一个环节。所谓净菜,就是蔬菜采 收后,进入 5-7的低温加工车间,在这里完成预冷、分选、清洗、 干燥、切分、

12、添加、包装、贮藏、质检等工序。这时的蔬菜即是净菜, 只要稍加清洗,即可食用或烹调。 (4)向 均匀化、 结构型转化 由于蔬菜生产受到温湿度、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表现出 一定的季节性特征,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温室大棚、反季蔬菜逐渐 成为调节蔬菜季节供应不均匀的主要推动力, 另一方面相关技术的发 展也将反过来促进蔬菜种植的结构,发挥市场调节的推动作用。 (5)向 出口创汇型转化 由于我国各地生态条件不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具有地区特色的 优质蔬菜品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植技术的升级,这类产品将 逐渐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 因此我国未来将逐渐倾向于出口高技术含 量、高工业附加值的蔬菜产品。 4

13、、行业价值链的构成与上下游关系 蔬菜行业的产业价值链是以种子培育为起点,农户种植为根本, 并通过一级、二级经销商将产品运送到各个食品终端。产业链中每个 环节相互依赖,整体性较强。首先种子培育是蔬菜成品质量的关键因 素,蔬菜种植是决定市场商品品类的重要原因,而作为短保质期的产 品,经销商则是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履行者。 总体来说,蔬菜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蔬菜种植,蔬菜加工和蔬菜 市场,而蔬菜种植的价值链为蔬菜种子采购、蔬菜育苗、蔬菜产成品 以及果品蔬菜的批发。 (1)蔬菜种植上游行业基本情况 1 )种子行业向规模大和质量优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国内种业借鉴国外种业发展的经验,在政府一系列政策 的推动下

14、,经过不断地改革实践,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种子企业已 由原来的 8000 多家,下降到目前的 5000 多家,未来几年仍然呈 现快速下降的趋势。运用资本运作,推进种子企业之间的合作重组, 是未来种子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膨胀企业育繁推一体化规模的有效途 径。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 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的要求。随着以企 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及种业科技体制改革深入,种业 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不断推进,种子企业的发展质量、抗风 险能力会逐步提高。 国内种业正处在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发展的过渡阶段,一些突出 矛盾和问题会通过改革逐步

15、得到解决。目前,行业出现的种子库存居 高、小型种子企业倾销甩货或赊销造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现象,再 加上套牌侵权假冒种子以及散籽对市场秩序的严重干扰, 会对规模化 的种子企业发展产生极为不利得影响。 2 )优良品种是种子企业发展的基石 优良品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单产的提高、 品质的改善、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都要依靠 优良的品种。纵观行业发展的历史,种子企业拥有了优良品种,也即 掌握了发展的主动。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种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迅速变革与 发展的新时代,社会资本融通,产业优化重组,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 展,育种新技术的应用,为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

16、的活力。2015 年 2 月 1 日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 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详尽部署,提出了“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 动”的总要求。 3)农资产品不断完善 除了种子外,农资产品的生产是保障蔬菜种植健康发展的重要因 素,农资产品生产进入的技术门槛不高,因此国家对一些禁止使用的 农药(如:六六六、毒杀芬)做了强制规定,并在农村设立获得监管 机构批准的农资站,以保证农资产品的供应规范化。一般而言,农资 产品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价格合理,不会对种植企业造成巨大成 本负担。 (2)蔬菜种植下游行业基本情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等均持续增长,城镇化水平日益提升,为蔬菜下游行业发展提供了良 机, 而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又给中国蔬菜行业带来日益增长的市场空 间。我国人均年消费额仍存较大差距。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 生活水平的提升,蔬菜行业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下游行业主要为蔬 菜果品的批发。 1 )农产品流通行业政策环境和导向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着 力加强促进农产品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