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乘务员培训课件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417912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PDF 页数:101 大小:4.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中乘务员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空中乘务员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空中乘务员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空中乘务员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空中乘务员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中乘务员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中乘务员培训课件(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 中 乘 务 员 培 训 课 件空 中 乘 务 员 培 训 课 件空 中 乘 务 员 培 训 课 件空 中 乘 务 员 培 训 课 件 深圳航空公司 航务部杨军 飞机升力产生原理飞机升力产生原理飞机升力产生原理飞机升力产生原理 飞机之所以能够在天空中飞行,主要升力来源自翼,空气流到翼型的 前缘,分成上下两股,分别沿翼型的上下表面流过,并在翼型的后缘 汇合后向后流去。机翼上下表面的弯曲程度其实是不一样的(机翼刨 面)。其上表面的曲线弧度要比下表面的弧度大些。机翼的上表面, 由于正迎角和翼面外突的影响,流速增大,压力降低;而在翼型的下 表面,气流受阻,流速减慢,压力增大。这样,翼型的上下翼面出现

2、 压力差,这个压力差是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当升力大于飞机 的重力时,飞机就会上升,小于重力时,飞机就会下降。升力和重力 相等时,飞机就会优质水平飞行。 飞机升力产生原理飞机升力产生原理飞机升力产生原理飞机升力产生原理 飞机的升力主要与迎角(翼弦与相对气流的夹 角)。飞机的飞行速度,机翼面积成正比。 失速:当飞机的迎角超过最大的临界迎角(正常迎 角)时,气流就不再平滑的流过机翼的上表面,就 产生了强烈的气流分离,破坏了机翼上表面气流的 流线,使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差减小,从而使升力显 著减小,同时阻力急剧增大。若不立即减小迎角, 飞机将进入难以控制的下冲状态,对飞行安全危害 极大,飞行中必须避

3、免进入失速状态。 飞机的组成飞机的组成飞机的组成飞机的组成 飞机主要由机身、发动机、机翼等部位 组成。 机翼:主要不仅是升力产生的场 所,它还是飞机主要的油箱之一。 翼弦:机翼前缘到后缘的连线称为 翼弦 翼展:指飞机左翼尖到右翼尖之间 的距离 机长:指飞机机头最前端到飞机尾 翼最后端之间的距离。 机翼机翼 垂直尾翼垂直尾翼 水平尾翼水平尾翼 发动机发动机 机身机身 翼展翼展 指飞机左右翼尖间的 距离。这个参数在实 际运作中较为重要, 要确定飞机滑行路线 、停放的位置、安全 距离时均以它作为重 要指标。 产生飞行所需升力,支 持飞机在空中飞行,也 有稳定操纵的作用; 装载机组成员、 旅客、货物和

4、提 供安装飞机操纵 机构的场所,同 时机身也将飞机 其它部件连接在 一起形成整体; 产生飞机的前进动力,除常听说的 发动机外,还包括一系列保证发动 机正常工作的系统极其附件; 指飞机左右翼尖间的 距离。这个参数在实 际运作中较为重要, 要确定飞机滑行路线 、停放的位置、安全 距离时均以它作为重 要指标。 产生飞行所需升力,支 持飞机在空中飞行,也 有稳定操纵的作用; 装载机组成员、 旅客、货物和提 供安装飞机操纵 机构的场所,同 时机身也将飞机 其它部件连接在 一起形成整体; 产生飞机的前进动力,除常听说的 发动机外,还包括一系列保证发动 机正常工作的系统极其附件; 飞机的组成飞机的组成飞机的

5、组成飞机的组成 飞机的组成飞机的组成飞机的组成飞机的组成 机舱内:是增压座舱(内部压力始终不小于外部压力),内外最大压差 不超过8.6PSI(不同的机型限制数据不同),当座舱高度到14000英尺 时氧气面罩自动落下。 发动机:现在大型民航客机主要采用燃气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产生原 理与活塞式发动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式发动 机)主要是靠: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热力特循环过程产生热 能带动车轮向前运动;燃气涡轮风扇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主要是靠 压气和排气风扇,依靠向后排出大量气体而获得向前的推力。其原理就 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依靠改变排气出口的开关而获得向后的推力,就 叫反推或

6、反喷。 飞机性能方面的知识飞机性能方面的知识飞机性能方面的知识飞机性能方面的知识 1、巡航速度:指飞机完成升空过程后在航线上水平平稳飞行时速度。1、巡航速度:指飞机完成升空过程后在航线上水平平稳飞行时速度。 2、起飞重量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以下几方面的限 制: 2、起飞重量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以下几方面的限 制: 爬升梯度限制:为了能够给飞机提供足够的滑跑速度,就必须有足够的轮胎转 速,所以轮胎本身的强度限制了起飞重量。 爬升梯度限制:为了能够给飞机提供足够的滑跑速度,就必须有足够的轮胎转 速,所以轮胎本身的强度限制了起飞重量。 刹车能量限制

7、:中断起飞时,在飞机所能提供的有限的最大刹车能量内,必须 保证使飞机停在跑道上。 刹车能量限制:中断起飞时,在飞机所能提供的有限的最大刹车能量内,必须 保证使飞机停在跑道上。 障碍物限制:有些特殊机场在起飞航迹下方有较高障碍物,为了保证有足够的 超障裕度,就必须减小起飞重量。 障碍物限制:有些特殊机场在起飞航迹下方有较高障碍物,为了保证有足够的 超障裕度,就必须减小起飞重量。 最大着陆重量限制:当飞机起飞后遇到特殊情况返航时,飞机落地时的重量不 能超过最大落地重量。 最大着陆重量限制:当飞机起飞后遇到特殊情况返航时,飞机落地时的重量不 能超过最大落地重量。 道面强度限制:机场跑道所能承受的最大

8、重量限制。 还有飞机设计的结构强度限制,跑道长度限制等等。最后确定的起飞重量是这些 因素的综合,是各个限制中确定的起飞重量中最小的那个重量。 道面强度限制:机场跑道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限制。 还有飞机设计的结构强度限制,跑道长度限制等等。最后确定的起飞重量是这些 因素的综合,是各个限制中确定的起飞重量中最小的那个重量。 3、落地重量的确定:同起飞重量的限制一样,也受多方因素的限制。3、落地重量的确定:同起飞重量的限制一样,也受多方因素的限制。 装载与平衡的重量术语装载与平衡的重量术语装载与平衡的重量术语装载与平衡的重量术语 1、基本空机重量:指飞机制造厂的基本空机重量加上标准设 备项目重量(包括

9、氧气设备应急设备厨房设备等)。 1、基本空机重量:指飞机制造厂的基本空机重量加上标准设 备项目重量(包括氧气设备应急设备厨房设备等)。 2、干使用重量:指上面定义的基本空机重量加上一些使用项 目重量(包括机组人员饮用水,旅客服务设备)。 2、干使用重量:指上面定义的基本空机重量加上一些使用项 目重量(包括机组人员饮用水,旅客服务设备)。 3、滑行重量:飞机在地面开始滑行时的总重。3、滑行重量:飞机在地面开始滑行时的总重。 4、起飞重量:飞机开始起飞滑跑时的总重量。4、起飞重量:飞机开始起飞滑跑时的总重量。 5、无燃油重量:除去燃油后的总重量。5、无燃油重量:除去燃油后的总重量。 6、着陆重量:

10、着陆接地时的总重量。6、着陆重量:着陆接地时的总重量。 7、商载:旅客货物行李邮件的重量之和。7、商载:旅客货物行李邮件的重量之和。 以上几种重量的关系如下:以上几种重量的关系如下: 基本空机重量基本空机重量+使用项目重量使用项目重量=干使用重量干使用重量+商载商载=无燃油重量无燃油重量+ 可用燃油可用燃油=滑行重量滑行重量-开车、滑行、发动机试车耗油量开车、滑行、发动机试车耗油量=起飞重 量 起飞重 量-飞行中耗油飞行中耗油=着陆重量着陆重量 航管相关术语航管相关术语航管相关术语航管相关术语 1、最大速度:也称极限速度,指飞机能达到的最大 空中飞行速度,喷气式飞机速度较高,一般有M数表 示,

11、也有用每小时飞行多少KM表示。 1、最大速度:也称极限速度,指飞机能达到的最大 空中飞行速度,喷气式飞机速度较高,一般有M数表 示,也有用每小时飞行多少KM表示。M数称为马赫 数,是飞机的真速与所在高度的音速的比值, M数称为马赫 数,是飞机的真速与所在高度的音速的比值,一般巡 航马赫数在0.8_0.85左右。 一般巡 航马赫数在0.8_0.85左右。 2、着陆速度:(又称接地速度)是指飞机接地瞬间 的速度,此时飞机升力大致与飞机着陆重量相等,所 以接地速度的大小决定于飞机着陆重量,气象条件和 接地时的升力系数(与飞机的形态有关)。 2、着陆速度:(又称接地速度)是指飞机接地瞬间 的速度,此时

12、飞机升力大致与飞机着陆重量相等,所 以接地速度的大小决定于飞机着陆重量,气象条件和 接地时的升力系数(与飞机的形态有关)。 3、经济巡航速度:飞机发动机有着各种不同的工作 状态,当飞机发动机飞行时每公里消耗燃油量最少情 况下的飞行速度。 3、经济巡航速度:飞机发动机有着各种不同的工作 状态,当飞机发动机飞行时每公里消耗燃油量最少情 况下的飞行速度。 4、最大航程:是指飞机一次加油能飞行的最大的距 离。 4、最大航程:是指飞机一次加油能飞行的最大的距 离。 仪表飞行程序仪表飞行程序仪表飞行程序仪表飞行程序 (ILS)精密进近(盲降)是利用仪表着陆系统提供航迹和 下滑引导进近着陆的一种程序,它与非

13、精密进近的区别在 于非精密进近没有下滑道引导。 决断高度:在沿精密进近下滑道下降到此高度时,飞 行员在不能看见跑道时必须采取复飞行动的高度。 类盲降的标准:决断高度(DH)60米,跑道视程 800米。 类盲降的标准:决断高度(DH)30米,跑道视程 400米。类和类盲降的区别在于地面导航台精确 度以及机场设备的不同。类盲降的标准对飞机和飞行 人员有较高的检查和训练要求。 深航部分机场着陆最低标准及备降标准深航部分机场着陆最低标准及备降标准深航部分机场着陆最低标准及备降标准深航部分机场着陆最低标准及备降标准 各航空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最低着陆标准或备降最低标准等。签派 员会按照这些标准对

14、飞行作出放行 城市城市/机场跑道号 码 仪表近进类型(以下均为机场跑道号 码 仪表近进类型(以下均为C类飞机数据)备降最 低标准 类飞机数据)备降最 低标准 ILS/DME DA(DH) RVR/VIS GP(INOP) MDA(H) VIS VOR(DME) MDA(H) VIS NDB(DME) MDA(H) VIS DH或或 MDH VIS 深圳/宝安 1564(60) 550/800 95(91) 800 140(136) 1600 (120) 1600 3364(60) 550/800 155(151) 2000 250(246) 3200 上海/浦东 1764(60) 550/80

15、0 140(137) 1200 140(137) 1200 (120) 1600 3564(60) 550/800 150(147) 2000 150(147) 1600 1664(60) 550/800 140(136) 1200 3464(60) 550/800 150(146) 2000 上海/虹桥 1863(60) 550/800 110(107) 1200 120(117) 1200 120(117) 1200 (120) 1600 3663(60) 550/800 110(107) 1200 120(117) 1200 南京/禄口 06 78(65) 550/800 130(115

16、) 1200 130(115) 1200 160(145) 2000 (125) 1600 2472(60) 550/800 140(128) 1600 150(138) 1600 150(138) 1600 矩形起落航线由五个直线段组成矩形起落航线由五个直线段组成矩形起落航线由五个直线段组成矩形起落航线由五个直线段组成 一边(Departure leg):沿着起飞跑道方向,开始 于飞机起飞离地,终止于一转弯的开始; 二边(Crosswind leg):航迹垂直于跑道中心线; 三边(Downwind leg):航迹平行于跑道; 四边(Base Leg):为三边与最后进近段的过渡段, 垂直于跑道的中心线,一般为下降飞行; 五边(Final Leg):即最后进近至着陆段,使整个 起落航线中最重要的部分,要求飞行员对飞机速 度和下降角度的精确判断和控制,以使飞机在预 定地点接地。 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 按大气温度的垂直结构,可把大气 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和热 层。其中与飞行最为密切的是对流 层和平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