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时练习+单元复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7409560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时练习+单元复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时练习+单元复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时练习+单元复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时练习+单元复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时练习+单元复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时练习+单元复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时练习+单元复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对点精炼】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2016日照)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木材燃烧C、 汽油挥发 D.、钢铁生锈2(2016菏泽)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品红扩散 B、 碳铵分解C、纤维织布 D、 积雪融化 知识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2016南宁)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延展性C、酸碱性 D、氧化性4. (2016龙东)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C、 金属用作导线 D、 用煤作燃料 知识点三、性质

2、和变化的区别5(2016四川广安)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B: 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物理性质C: 冰川融化物理变化D: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化学变化6.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B.镁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夏天易变质C.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汽油燃烧D.石灰石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课时层级训练】1. (2016甘肃兰州)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C、木已成舟

3、 D、蜡炬成灰2. (2016山东泰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B. 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C.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D. 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3(2016临沂)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铜丝做导线 B、 干冰用作制冷剂C、焦炭用于炼铁 D、石墨制铅笔芯4(2016菏泽)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碘酒作消毒剂 B、稀盐酸作除锈剂C、生石灰作干燥剂 D、活性炭作吸附剂5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湿法炼铜 B、雕琢

4、玉石C、制造轮胎 D、 葡萄酿酒6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鲜牛奶变质 B、酵母粉发酵C、 钢丝球刷碗 D、洁厕精除垢7.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碘酒作消毒剂 B、 稀盐酸作除锈剂C、 生石灰作干燥剂 D、活性炭作吸附剂8.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食物腐败变质 B、 水遇冷结冰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 D、 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9初中化学教材中,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 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 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 铁矿石冶炼成

5、钢铁 钢铁能变成铁锈 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_.10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叙述,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常用仪器、药品的取用【对点精炼】知识点一

6、、常见的实验仪器1下列有关仪器图示与名称吻合的是()A、锥形瓶 B、酒精喷灯C、长颈漏斗 D、 药匙2.下列仪器在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烧瓶C、 试管 D、 量筒知识点二、药品的取用3. (2016上海)实验室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装入粉末状固体 D. 装入块状固体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 A B C D【课时层级训练】1.(2016河北) 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2. 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加热烧杯中液体 B、放置洗净的试管C、锌粒放入试管 D、闻气体气味3下列实验项目与所

7、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B、吸取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取用粉末药品-药匙 D、较多量液体加热-大量筒4如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 取用固体 D过滤粗盐水 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放回滴瓶C加热液体D振荡试管6(2016云南)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第二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与洗涤【对点精炼】知识点一、酒精灯的使用1 (20

8、16山东烟台)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 )。A、量取9.5mL液体 B、 测定溶液的pHC、闻气体气味 D、 点燃酒精灯2. 下列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C、添加酒精 D、 熄灭酒精灯知识点二、物质的加热3. 下列常用仪器中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 烧杯C 、烧瓶 D 、锥形瓶 4. 加热时,可能导致试管、烧杯等玻璃容器破裂的原因有:(1)玻璃容器 有水,未经擦拭干就加热;(2)容器底部与 接触;(3)给烧杯、烧瓶加热时,底部没有垫上 ;(4)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没有 ;

9、(5)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立即用 知识点三、仪器的洗涤5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A.橡胶塞旋进容器口 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C.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胶塞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胶塞孔中6. 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是玻璃仪器内壁上( )A.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 B.附着的水成股流下C.一点水都没有附着 D.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课时层级训练】1. (2016江苏泰州)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加热烧杯中液体 B、 放置洗净的试管C、锌粒放入试管 D、闻气体气味2. (2016四川宜宾)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10、)A: 读取液体体积B: 闻药品的气味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 B、 取用块状固体C、滴加液体 D、稀释浓硫酸解析C项,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C项正确;A项,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操作错误,故A项错误;B项,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图中操作错误,故B项错误;D项,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

11、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图中操作错误,向浓硫酸中加水可能会造成液滴飞溅伤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稀释浓硫酸C、加热液体 D、称量固体药品5用试管加热23mL的食盐水,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点燃酒精灯,加热 在试管中加入23mL食盐水 将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A、 B、C、 D、6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瓶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洗涤较干净的试管,可注入水用拇指堵住管口,上下晃动D、组装仪器时,一般循环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上后下7.

12、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8. 下列仪器,可以用来加热液体、溶解固体、配制溶液、还可以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 B. C. D.9填空。(1)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一般用_。(2)读数时量筒必须放_,视线与量筒内_保持水平。若俯视,则读数_;若仰视,则读数_。(3)在量取液体时,当向量筒内倾倒液体接近_时,应停止倾倒。然后用_滴加到刻度线。(4)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用作_,也不能_。单元知识复习易错易混剖析易错易混点一: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误以为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最能说明该过程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