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金刚石备课资料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7400116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金刚石备课资料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金刚石备课资料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金刚石备课资料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金刚石备课资料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金刚石备课资料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金刚石备课资料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金刚石备课资料教学导案新版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金刚石备课资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作者: 日期:2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差异。2.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3.由于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具有吸附能力,可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也可以用它来吸附有异味的物质。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4.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5.碳的化学性质:(1)在常温下,碳的

2、化学性质不活泼。(2)当碳不充分燃烧的时候,生成一氧化碳,同时放出热。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当碳充分燃烧的时候,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热。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3)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6.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木炭具有还原性,因此单质碳可用于冶金工业。知识点1:金刚石金刚石为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它无色、透明、不导电,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用于雕琢后作装饰品、钻探机的钻头、玻璃刀的刀头等。【例】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N2作填充剂 B.金刚石作钻头 C.干冰作制冷剂 D.天然气作

3、燃料答案:A、D点拨:N2作填充剂利用的是N2的性质稳定、不活泼这一化学性质;金刚石作钻头利用的是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这一物理性质;干冰可作制冷剂利用的是干冰升华吸热这一物理性质。天然气作燃料利用的是甲烷的可燃性,是一种化学性质。知识点2:石墨石墨为细鳞片状固体,其碳原子呈平面层状排列,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质软,有滑腻感,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熔点高,耐高温。广泛用于制铅笔芯、石墨电极、润滑剂等。拓展延伸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组成单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结构就不同,所以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例】填涂答题卡使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A.石墨

4、B.金刚石 C.二氧化锰 D.铅答案:A点拨:铅笔中不含铅,铅笔芯是由石墨和黏土制成的,利用是石墨质软这一物理性质。知识点3:木炭和活性炭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通常称为无定形碳,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1.木炭的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吸附气体或溶液中的色素。可用来作冰箱的去味剂。2.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可用在防毒面具里吸附毒气。3.焦炭用于冶金工业,作还原剂。4.炭黑用于制造油墨、油漆、鞋油、橡胶工业的填充剂等。易错警示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用木炭和活性炭脱色是物理变化。【例】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A.炭黑 B.活性

5、炭 C.木炭 D.石墨答案:B点拨:相比较而言,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最强,所以应用于滤毒罐中的吸附剂一般是活性炭。知识点4:C60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0。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性质稳定,质脆,导电、导热性差,可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例】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图所示)。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单质 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 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答案:C点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一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碳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等,它们

6、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完全燃烧都生成CO2,故选C。知识点5: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易发生化学反应。2.可燃性,见下表。氧气充足时碳与充足的氧气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O2,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充足时碳与不充足的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3.还原性,见下表。实验用品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胶塞、火柴、药匙、木炭粉末、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实验原理2CuO+C2Cu+CO2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1)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

7、均匀,小心地铺入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2)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气管,用酒精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3)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实验现象试管中的黑色粉末状固体在加热后变成了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点拨(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2)加热试管时,应先将试管预热,再固定在盛药品的底部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3)实验结束后,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中,引起试管炸裂【例】炭雕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其主要成分是木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B.

8、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C.摆放炭雕必须远离火种D.将炭雕的下脚料研成粉末,与氧化铜粉末共热,不能发生反应答案:D点拨:炭雕的主要成分是木炭,属于碳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炭雕可以长久保存;木炭具有吸附能力,因此可以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单质碳具有可燃性,因此摆放炭雕必须远离火种;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知识点6: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在反应2CuO+C2Cu+CO2里,氧化铜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还原性。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拓展延伸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从得失氧的角度讲:物质跟氧发生的反

9、应叫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是氧化剂;得到氧的物质是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在反应中提供氧使别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性质叫氧化性;夺取氧使别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的性质叫还原性。【例】镁带能在CO2气体中燃烧2Mg+CO22MgO+C,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A.Mg B.CO2 C.MgO D.C答案:A点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它能夺取含氧化合物里的氧元素。考点1:木炭还原氧化铜【例1】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

10、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浸有磷钼酸溶液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实验验证:(1)点燃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装置中浸有磷钼酸溶液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实验反思:(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应产生CO;原因二:反应C+2CuO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原因三: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

11、(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添加装置。答案:(1)Cu或铜(2)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3)CO(4)C+CuOCu+CO或CO2+C2CO(5)尾气处理或点燃尾气或尾气收集点拨:(1)根据反应信息“C+2CuO2Cu+CO2”,则红色物质是Cu;(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生成不溶于水的CaCO3沉淀;(3)因为CO气体能使浸有磷钼酸溶液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说明有CO气体生成;(4)原因一是木炭与CuO反应生成Cu和CO,原因二是木炭与生成的CO2反应生成CO;(5)为了防止CO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可增加收集装置或燃烧掉

12、CO。考点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例2】有关C+2CuO2Cu+CO2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O具有还原性 B.C发生了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答案:C点拨:物质得氧发生氧化反应,即C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物质失氧发生还原反应,即CuO发生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反应前CuO中的O为-2价,反应后CO2中的O仍为-2价;反应前固体质量是CuO和木炭质量之和,反应后生成气体CO2,固体质量是Cu的质量,即固体质量减少。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

13、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个小题。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